标签:
顾群业评论当代艺术潘鲁生上海 |
标签:
顾群业葡萄酒平度栖霞蓬莱 |
分类: 网络传媒与视觉传达 |
——金秋果香全国名博齐鲁行活动中的一点思考
10月12日考察了平度大泽山葡萄园,紧接着要考察烟台莱阳、栖霞、蓬莱等地的水果产业。近几日的些许思考逐渐清晰起来。
思考源于平度市委书记王中提到的发展精致农业的理念。平度已经依托全国优质葡萄主产区大泽山镇开发了一系列葡萄酒产品,融入创意,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尤其是大泽山打造中国第一家中式葡萄酒庄园的构想,不仅延伸了葡萄产业链条,而且提出了发展本土葡萄酒文化的思路,禁不住为之叫好!
打“产地”牌,塑造品牌
很多人以为葡萄酒文化是外来文化,葡萄酒也被列入“洋酒”之列。其实中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是我们的祖先发现并“酿造”出了葡萄酒。虽然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葡萄酒暂时无法与西方世界的顶级葡萄酒相提并论,但参观过大泽山的葡萄酒研究所,信心为之大增!
青岛平度,烟台莱阳、栖霞、蓬莱等地已然提出了打造产业文化、推动产业升级的思路,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了。品牌建设当是必由之路,那么从哪里入手呢?广告和营销固然重要,但质量才是根本。好的质量从哪里来?大泽山的葡萄酒研究所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此番行程,最大的感受就是:打“产地”牌将是品牌塑造的重大突破口!因为“产地”永远都是无可替代的品牌资源。比如,波尔多被视为法国葡萄酒的代名词,而加州的纳帕山谷则是美国葡萄酒的代名词。挖掘产地特色,打造本土葡萄酒文化,将赋予品牌以灵魂。所谓差异化竞争:只有成为不可替代的,才有定价权,才会引领市场。
打“产业”牌,整合资源
以往我们谈论葡萄酒的时候都以行业为背景,实际上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置于产业的大背景下来发展,产业链的竞争才是葡萄酒行业竞争的核心。一般讲到葡萄酒的产业链时,大都包含“种植(种植农)、产品设计(研发)、生产(企业)、销售(经销商)、零售(终端卖场)、消费(饮用)”六个部分,往往忽略了这六个部分的灵魂,就是“葡萄酒文化”。而围绕着“葡萄酒文化”,产业链内外资源的整合是关键。比如,烟台通过品牌培育、市场建设、配套服务等全面协调发展,依托葡萄酒主产区打造蓬莱、栖霞等几个子产区,形成烟台葡萄酒产区的风格特色。同时,烟台将建设“两横两纵”的葡萄酒特色产业带,带动休闲旅游业发展。葡萄酒产业与相关产业直接关联,不仅能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还可带动包装和深加工等配套企业的成长,促进物流运输、贮藏、销售流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可以说,葡萄酒产业对于壮大地区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福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艺术”牌,凸显个性
葡萄酒与艺术有着不解之缘。近100年来,葡萄酒已由单纯的佐餐功能,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从而成为一种精神产品,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现象。酒标、酒具的设计(平度开发的灵魂水、生命水、爱情水系列葡萄酒),以及围绕葡萄酒的艺术活动,无不传递着精致、优雅的理念,成为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在全球性的收藏与投资品种挖掘中,顶级葡萄酒的投资回报率甚至超过了古典名画等传统艺术品。其实葡萄酒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一种非常值得人们去研究、传承和创新的艺术形态。比如法国的酿酒师就特别注重个性和原创性,使得法国葡萄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地位。所以说一定要把葡萄酒生产上升到艺术层面,才能打造出成功的品牌。
有人说“世界的葡萄酒市场在中国,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在引导”。随着国人葡萄酒消费习惯的逐渐形成,相信山东的葡萄酒品牌大有可为!
http://s3/mw690/4a14c5f4hcc1a973f4812&690
在平度大泽山葡萄大观园,笔者与“葡萄大王”昌云军合影。葡萄基地建设很重要。
http://s15/mw690/4a14c5f4hcc1a9960e25e&690
“金秋果香——全国名博齐鲁行”采风团来到张裕体验采摘葡萄自酿酒
http://s4/mw690/4a14c5f4hcc1a9be9f2b3&690
全国知名博友参观张裕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带动旅游产业
http://s16/mw690/4a14c5f4hcc1addc3520f&690
张裕的个性化酒标,我一直认为葡萄酒产业应该归类于文化创意产业
标签:
顾群业中澳新媒体艺术对话展cos系列文化 |
分类: 顾群业的作品 |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平台上,新媒体技术通过展示和应用,对它的受众群体进行了最大范围的教育普及。最近一段时间,中澳新媒体艺术展、中法新媒体艺术展、“延展生命”国际新媒体艺术展等大规模高层次新媒体艺术展览相继举办。一时间,新媒体艺术借助展览媒介以席卷之势再度进入大众视野,从一种圈内人玩的小众艺术,成为日渐为大众所关注并接受的新兴艺术门类。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敏锐地认识到:“新媒体艺术是从20世纪到21世纪的时代转折中发展最为明显、也是发展趋势最有力的艺术领域。”因此他早在2008年就引进了“合成时代”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并于日前宣布将“新媒体艺术三年展”纳入制度建设的轨道,成为新媒体艺术殿堂化的推动者。那么,新媒体艺术新在哪里?它是对传统艺术理念的颠覆,还是继承或延伸?在当代艺术生态格局中,新媒体艺术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尽管从形式上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有其实验性和先锋性等特征,呈现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全新概念,但是从艺术的本质来看,新媒体艺术仍然是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延续而不是颠覆。因为其创作的核心理念仍然是艺术家借助某种媒介语言生成意义,表达思考和感受,引人共鸣。最为人们所接受的新媒体艺术作品,它们往往是以艺术的观念提出问题、生产意义以及建构想象,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世界以及感知体验的探索。
新媒体艺术的“新”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摄影摄像技术是新的媒介传播方式,彼时的新媒体艺术主体是指录像艺术,即实验影像、观念摄影、影像装置等影像艺术形式。进入新世纪后,随着计算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新媒体艺术的主体逐渐转向为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要表现方式,涉及艺术学、心理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众多领域。艺术的发展绝不是孤立、片面的,它必然不断吸取其他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自己。各个历史时期有其自己的时代技术。例如石器时代的打磨技术、青铜时代的冶炼技术、近代的电器技术、现代的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尼克拉·歇菲尔说:“艺术创造过多,换句话说,不得不使同样的形式漫无边际地重复着,因此,必须将手段和形式同时加以改变。”正如青铜时代的青铜铭文艺术,纸媒介时代的绘画艺术,以及今天数字时代的新媒体艺术,技术进步为艺术的流变推波助澜,媒介的拓展不断发展出新的艺术形态,这也成就了今天多元化的艺术生态。
翻开艺术史,超越架上绘画和雕塑等利用一切可以表达的媒介进行创作的艺术理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上半叶的超现实主义以及达达、波普等现代艺术思潮,在普遍关注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这一方面,新媒体艺术与其他当代艺术门类的最终落脚点是一致的。正因为如此,“生态主义”“大众文化”“女性主义”“身体政治”“公共性”“传媒文化”等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热门话题,成为新媒体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新媒体艺术的出现实际上还深层地反映了艺术界对大众认知方式转变这一文化语境的一种回应。如果说传统的艺术形式注重对物象瞬间的描摹,那么新媒体艺术更加注重以视听综合手段营造“场”的氛围。任何艺术的所谓“创新”,更多体现为形式上的创新,而真正打动人心的,其实一直都是那些千百年来不变的东西。新媒体艺术不过是艺术媒介延伸的自然结果。
新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媒介的更新,也带来了观念上的更新。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讯息”,意思是说媒介本身就是它的内容,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引入都会带来一种新的尺度,新媒体艺术的出现更新了艺术的概念。它的发展体现了一种对技术的无限开放性。艺术家经过不断地实验和探索,逐渐发展出个性化的表意语言,这几乎是所有艺术家共同走过的道路,不管是早期的摄影家、录像艺术家,还是新媒体艺术家,大多表现了一种对于技术的高度敏感,从摄影胶片到数码像素,善于追踪技术并通过实验摸索迅速展示出新的表现语言。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共同努力,符合这个时代审美趣味的新媒体美学标准正在逐渐形成。半个多世纪以来,新媒体艺术家们创造了图像时代的视听世界,大大拓展了当代人的感知经验。
对于近期举办的展览,尽管很多观众抱有“像是进了科技馆”的疑惑或诟病,但我们回过头来梳理一下就会发现,其实所有新兴的艺术形式,在刚开始的时候都是始于形式上的探索和变革。另外,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也有来自自身特点的制约。拼“新”的技术、烧钱,使得这个艺术门类的门槛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赞助者、基金会制度的建设,将成为新媒体艺术获得良性发展的基础。相信假以时日,新媒体艺术定会快速发展并最终成熟起来,与其他艺术形式一起成为艺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美丽浪花。
我们理解了新媒体艺术的本质,也就明确了发展方向。毕竟,炫奇、炫技并不是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的决定性因素。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既体现了艺术媒介的拓展,也丰富了艺术的内涵。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还会有更新的艺术形式,可能还叫新媒体艺术,也可能是谁也没有听说过的一个新概念。
原文刊载于《中国文化报》8月22日第6版:http://epaper.ccdy.cn/html/2011-08/22/content_56395.htm
标签:
顾群业数字艺术动漫当代艺术cos时尚 |
分类: 顾群业的作品 |
一直没有停止过创作。这次呈现给大家的,是我亲自挑选的作品。
重新审视这些东西,尽管在当时激情澎湃,现在看来却有那么一些“装逼”的感觉。而且我越来越感受到,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已,而“自己”的“观点”,其实早就被无数人采用各种形式反复表达过无数次了。
个人的理解,艺术创作就是艺术家说话的方式,就像文学家用文字说话一样。某日使用自己的名字在网络上搜索,猛然发现自己说得有些多了。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错。天啊,是不是该住嘴了?
尽管如此,还是抑制不住表达自己的欲望。可是我们絮絮叨叨,其意义在哪里呢?最终我发现所谓的“个性”、所谓的“观念”,根本不是自己的!早些年,我曾驳斥艺术是“创造”的提法,现在看来,连“创新”也算不上了。这个世界上,除了造物主,谁敢说自己创造了什么?改头换面、新瓶旧酒的东西也能算作创造吗?人类文明几千年了,还有什么话没被人说过?
生命不息,絮叨不止,如此而已。
http://s3/middle/4a14c5f4ha1b3de8019e2&690
http://s3/middle/4a14c5f4ha1b3dfb8f972&690
http://s9/middle/4a14c5f4ha1b3e0414498&690
http://s16/middle/4a14c5f4ha1b3e0f8bbff&690
http://s10/middle/4a14c5f4ha1b3e169c009&690
标签:
顾群业儿子作文手艺农村民间艺术文化产业杂谈 |
参观“手艺农村”,感受艺术生活
大年初六,爸爸说,明天我和你妈妈就要上班了,今天带你去长长见识。于是,我们全家一起来到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手艺农村”展馆。到了展馆门口,就看见一双巨大的手摆着一副“翻绳”的姿势,那双手是用五彩藤条编成的,我想,那一定是民间艺人的巧手。
我迫不及待地走进展厅,情不自禁地把眼光定在了那个中国结拼成的墙上。墙上的中国结一个连一个,每一个都是鲜亮的红色,每一个都如火焰般耀眼,这是不是象征着火红的生活呢?等我回过神来,爸爸已经去看一扇门了。他跟我说,这扇门叫“幸福门”。从名字便能看出,这是对走过这扇门的人的祝福,祝愿大家生活幸福美满。门上的花纹很精致,还有两个门神,门神是用创新的掐丝珐琅工艺制作的,栩栩如生。门神代表了美好生活不再受侵害的愿望。看过门神,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地方,这里全是木头做成的小件家具,鳞次栉比,样式繁多。有能存放东西的橱子,有表面光滑、做工精细的桌子,还有雕刻着花纹的椅子。我忍不住摸了摸这些家具,啊,打磨得那么光滑,这需要多少时间和耐心啊。
这些家具真是太漂亮了,但当我看见下一个展厅的藤条椅时,又被吸引了过去。这些藤条椅是由数不清的藤条编成的。一根根藤条交错在一起,这样的藤条椅非常轻便,而且也十分结实耐用。每一根藤条的位置都是非常合适的,可以看出,这样的编织包含了民间艺人的耐心和心血,包含了民间艺人对生活的热爱。正是因为对生活的热爱,才会把藤椅编织成这么精美的艺术品。
我们看完了这些藤条编成的艺术品,就去了下一个展厅:中国民俗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有许许多多古色古香的家具,还有那些现在很少见到的生活用品,仿佛置身于几十年前的中国。在这里,我见识了民间艺人的本领。心灵手巧的民间艺人,将鲜艳的“花朵”绣在了轿子上,或者制作出了有趣可爱的泥玩具。他们还花费了时间和心血,在家具上刻满了雅致的图案,使实用的家具多了一分古朴和典雅。生活中的艺术在这里得以充分的体现。我从这里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民间艺人的手艺,是十分神奇的美,是非常有趣的美。他们被美吸引着,制作了这许许多多的生活用品,也因为他们的用心,这些生活用品成为了艺术品。我想,这些展品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每件展品都包含着艺人的心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我禁不住感叹:民间艺人们,真了不起!
看完这些展厅,我们离开了这个让我大开眼界的艺术馆。门口的那双大手离我越来越远,但在我的心中,它却越来越清晰。我甚至觉得,门口的矗立的那双大手,更加灵巧了。就是这双大手,创造了艺术的生活。
标签:
潘鲁生手艺农村时尚文化产业顾群业初六文化 |
“手艺农村”是著名学者潘鲁生主持的“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项目的成果汇报展。年前在中国美术馆的展出轰动京城。此番回乡展,就在自己家门口,这样的机会当然不容错过,遂择吉时携妻带子前往参观。
展出地点就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长清校区的美术馆,拥有2万平米的展示空间
展馆门口左侧,有个藤编的蛋形“蜗居”,进去体验一下:)
门口摆放着两只正在“翻绳”的大手,五彩藤编的
一进展厅,就看到一面高4米,长40米的背景墙,是用4000个火红的中国结做成的。
展台里摆放的展品,示意了中国结的编结步骤
背后的这个大门,叫“幸福门”。这里当然要合个影,要幸福吆~
这个好看的柱子,其实是用来放置投影机的,滚动播放一段动画短片
这个是潍坊厅,展示了潍坊风筝、年画等等
这个麦秸垛,是件装置艺术作品。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孩子们已经无法理解其中的情感寓意了
这个叫“水晶门”。门上的一对门神,采用了经过创新的掐丝珐琅工艺
潍坊厅的另一个角度。对面墙上展示的,是我们学校师生结合农村手艺开发的创新产品
观众们都对这个织布机感兴趣
这个厅展示的是木制工艺
中间这个是以风箱为题材的装置艺术作品。拉动把手,真的可以鼓风哦~
中间这个是鲁班锁。
这个厅展示的是柳编工艺
采用柳编工艺开发的产品
农村手艺是不是也很时尚呢?
参观完手艺农村展,顺便去看了一下学校的中国民俗博物馆
面人
轱辘
轧麦秸的铡刀吧,忘记看说明了
瓷枕头,可爱的猫咪
这个应该叫“榻”吧~
老旱烟
地主以及地主婆~
展品丰富极了,令人目不暇接。儿子大呼过瘾
我家有个类似的小黑猪
这些东西,媳妇喜欢得不得了
好看吧~
各种可爱的小玩意儿~
两个木偶
马车跟轿子
没坐过大花轿,忍不住要体验一下
灶台
炕
精美的雕花锁
织布机
中间跟右边那两个,叫做“懒婆婆”
谁知道这是什么东西?答对有奖哦~
各种生活用具
这个是中堂的常规摆设吧~
正面,就是地主跟地主婆坐的位置~
学校美术馆里还有个鲁锈馆,也是常设的展览,随时来都可以看的
换个角度拍一张。展品太丰富了,就不单拍展品了。想开眼界就来看吧,免费对社会开放的
展品太多了,拍不过来,随便发上几张
这个我觉得像汉服,看来满清的服装受中原文化影响很大
这应该是个帽子,现在谁家还有这么精美的绣花帽啊~
肚兜,哈~
学校常设的展览之一,苗族服饰
银帽
超短裙应该就是从苗族服饰得到的灵感吧~
孙长林老先生是我们学校的创办者之一,这里全是他的私人藏品,捐献给学校的
令人尊重的老头儿~
宝贝太多,随便发上几张
陶俑,表现了民间的体育运动
照片太多了,先发这些吧。这个是摆在美术馆空地上的一个雕塑。
今天最开心的是儿子,说回来要写篇作文。哈~等他写好我发上来给大家看。
标签:
cos顾群业原创动漫形象数字艺术 |
标签: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山东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文化 |
标签:
photoshop二十年摄影影像顾群业it |
分类: 网络传媒与视觉传达 |
时逢Photoshop二十周岁,在围脖上抛出一个话题供大家讨论。现将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顾群业:Photoshop缔造了一个“没有什么不能修改”的世界。由于有了PS,“有图有真相”成为一个伪命题。新闻界常常曝出某张震撼人心的新闻图片通过PS歪曲了事实真相。已经有很多国家通过法律或者新闻机构的自律来对图片记者进行规范。但是由于PS的强大,这样的约束看起来并不容易做到。
@顾天宁: “这样的约束看起来并不容易做到”,不是“由于PS的强大”,而是由于人性中的某种力量极为强大。
@顾群业: 被Photoshop处理过的照片还是真正意义上的摄影作品吗?我们要争论这个问题,得到的结果将是没有任何结果。像笛卡尔那样,我们也需要一个基本的事实: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正迅速地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
@宁馨小雨: 我感觉....还是需要讨论的.......
@老虎君: 我觉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反正我照的全部没处理过。处理过的感觉很虚伪,不真实。
@顾群业 回复@老虎君: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PS只不过是“数字暗房”罢了。如果你承认暗房技术,为什么不承认PS呢?它们都是“作品”成其为作品的必要过程。
@同阿呆: 我更喜欢照片原本的样子。
@顾群业 回复@同阿呆: 其实这个疑问早就存在了。传统胶片时代,也有很多人质疑暗房技术制作出来的照片还算不算是“原本的”的照片(如果你是一位老摄影师,就会很清楚这段历史),但摄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怀疑暗房技术了。(当然事实上还是有的,只是很少有人去关心了)
@熊猫简 回复@顾群业: 不用磨牙了,会摄影技术,又会PS技术,是我的也是很多人的追求!
@顾群业 回复@熊猫简: 这才是务实的态度。
@YounaChiang: 新闻摄影还是需要真实的,艺术创作就不用太拘泥~
摄影的意义并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摄影师的表达和创意,现实不可能完全达到摄影师的想象,但PS能~
况且玩PS也是乐趣,这种乐趣不亚于玩相机~
@顾群业
回复@YounaChiang: 没错。
@申紫龙: 这有什么好争论的呢?相机拍出来的素材就叫“摄影”,进行图像处理之后就叫“影像艺术”。
@顾群业 回复@申紫龙: 其实也可以叫“艺术摄影”,就是说,仍然是“摄影”。
@申紫龙: “摄影”和“摄影作品”的区别也就是在这里。
@顾群业 回复@申紫龙: 这么说是完全错误的。虽然纪实摄影不允许PS,但纪实摄影属于“作品”的范畴。
@姑苏叁少 回复@申紫龙: 呵呵,摄影本身就用光作画的艺术。
@张作清: 自然的最美
@顾群业 回复@张作清: ps的不也是自然的吗?那你说拍摄是不是自然的?按你的思路,眼睛看到的才是自然的?但要再深究下去,眼睛看到的就是自然的吗?——到底什么是自然的?你能说明白吗?
@liugaogao: 在我看来暗房和PS的区别就是眼镜和万花筒的关系,你该不会认为万花筒里的景象是真的吧
@顾群业 回复@liugaogao: 那你以为你用眼睛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姑苏叁少: 其实很简单,相机和PhotoShop都是工具而已,不同的是一个是硬件,一个是软件。可以用来还原真实,或者创造艺术。
@顾群业 回复@姑苏叁少: 说得好!但是硬件和软件的区分也是很难界定的。
@姑苏叁少: 是的,而且相机,尤其是数码相机,本身就带有图像处理程序,所以才有NIKON色彩艳丽,CANON偏柔的区别。B门,多重曝光,等等,都不用通过PS而实现超现实的效果。
@stiller: Ps是被修改过的。。怎么能叫自然呢。。
@顾群业 回复@stiller: 你眼睛看到的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自然了(是经过你大脑处理过的自然),相机拍到的更加远离自然(是经过机器处理过的自然),而PS不过是把这一过程走得更远了一点(我们可以称之为经过photoshop处理过的自然)。
@johnnyr: 既然相机镜头可以加滤镜制造效果,那也可以用ps加滤镜制造效果了,否则的话,是不是可以说,镜头加了滤镜,照出来的照片还是照片吗?只不过是个适度的问题吧。
@顾群业 回复@johnnyr: 就是这个意思。
@纹瑄: 影像应该是内心对眼前事物的一种展现方式,如果需要在这种真实的表达方式上行进加工的话,那请不要用相机,油彩可以满足你的愿望!
@顾群业 回复@纹瑄: 那我要问你了,为什么不能用相机呢?我完全驾驭不了油彩,只会使用相机,怎么办?
@纹瑄 回复@顾群业: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用相机将看到的展示出来,那就应该还原它最真实的影像,无论是纪实摄影,新闻摄影还是风光摄影,你想表达的不就是你眼前看到的最真实的现象吗?如果经过后期艺术的加工,那为什么还要用相机呢?!干脆画画好了...
@顾群业 回复@纹瑄: 我不会画画,我只会用相机+PS,不行吗?——“那就应该还原它最真实的影像”,这是谁规定的?你根据什么说它“应该”还是“不应该”?你又根据什么判断“真实”与“不真实”?也罢!如果你真能讲明白什么是“真实”,我就听你的,改行去学画画。
@纹瑄 回复@顾群业: 越说越说复杂。一切都源自内心,所以喜欢就好,如果ps的照片就是你想给大家看的,那它就是你的作品,还是别学画画了。
@顾群业 回复@纹瑄: 对头,这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
@萨尔兹堡的顽童: 美是比较出来的,观察对象的客观一致性是首要前提。参杂了主观不确定性的(PS水平的高低)对象还能有客观一致性吗?既然没了比较的基础,那么真正的美也就不存在了。
@顾群业 回复@萨尔兹堡的顽童: 照你这么说经过PS的就是不美的?
@顾群业 回复@萨尔兹堡的顽童: “美是比较出来的”,这话也有问题。可以另外展开一场讨论了。
标签:
艺术品投资艺术市场当代艺术名利场顾群业财经 |
投资艺术品,其实是投资艺术家。那么,如何挑选艺术家呢?现阶段来看,主要考察以下几条:
1、有思想,真诚。不会为了钱而委屈自己。
2、具备鲜明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技法。最好是某个流派的代表性人物。
3、有连续的拍卖成长记录。
4、有丰富的参展经历、曾被出版或报道,有评论家写的文章,美术馆或藏家的收藏。
5、有实力的画廊签约代理或有重要的策展人关注。
6、有一定的产量。
其实满足第一条和第二条,就完全具备投资价值了。后面几条都属于运作层面。列出这几条,主要是为了帮助想投资艺术品的有钱人更容易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