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是二千四五百年前的人物,有关他的形象根本没有留下任何直接的记录,连间接的描述也相当有限。作为一个学术团体,在自己活动或影响的范围内为孔子确定一个“标准像”,并向社会推广,这是它的权利,旁人不应也不必干涉。但从实际效果看,似乎没有什么必要。[全文] |
细细想来,这个存活于几千年历史长河的伟大人物,究竟以何种面目出现呢,代表什么,怎么表现,这都是值得博取众意。我想,推出孔子标准的雕像仍是必须。孔子是儒学象征,几千来,儒文化圈形成,其所代表的华夏文化也逐步走向世界。[全文] |
|
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了该不该为孔子长相定标准的热烈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