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工作者观念需与时俱进
主持人:现在我们演播室里继续请到了三位,也是今天第三组内蒙古的电影人跟大家面对面,一起聊一聊这次前往戛纳的安排,另外还有内蒙古电影的发展。坐在我旁边的是内蒙古电影家协会主席兼导演麦丽丝,欢迎您。
第二位是内蒙古导演之一,也是《斯琴杭茹》的导演巴音,欢迎您。第三位是《斯琴杭茹》的演员巴德玛,欢迎您。
巴德玛:谢谢你。
主持人:首先和麦导对话。这次您是领队,带着一组内蒙古电影人去戛纳,您对它有什么期待和展望呢?
麦丽丝:这次特别有幸带了八部内蒙古民族特色的电影,有三部影片是2012年的作品,比如像《老哨卡》是年轻的新生代导演拍的,还有《唐卡》是由我们著名的哈斯朝鲁导演拍的,还有一个叫《月亮之上》,今天导演还在内蒙古还没有飞过来,这三部影片我们要在戛纳影展上做国外的开幕影展。而且我们把这三部影片作为新片的开幕展映的时候,戛纳电影节组委会对我们非常重视,帮我们组织了开幕很多的活动。
接下来我们会有像《斯琴杭茹》,巴音导演拍的,还有《天边》,还有《成吉思汗》,还有《长调》。这些影片不是今年的新片,但是它在国外是第一次这样大规模地展出去。有一个特别好的消息,在我们将要出行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影片已经在跟戛纳影展联系的时候登在他们网络平台上,在他们的国家竟然有很多购销的,还有谈参加竞赛评选的。(一些)国外的组织,我们还没有启程就率先跟我们联系了。比如说像《老哨卡》,蒙特利尔电影节这样A级的国际电影节,已经要选送这部影片去参加2012年的竞赛,比如说像《唐卡》,美国的一些电影工会,还有一些美国的和国际上的关心佛教的组织,提出来要购买。
当然也有我们《成吉思汗》,还有巴音的《斯琴杭茹》,都已经有一些制片公司看了我们宣传营销的广告,要在戛纳电影节市场平台上跟我们谈洽谈购买。所以我觉得网络这种新时代的交流工具,我们内蒙古的演职人员还没有出来,就借助这么一个平台把我们电影的一些节目推广出去了。我也特别地感谢,咱们新浪网给我们也付出了这样一个很强大的功能。
主持人:应该的。因为内蒙古电影它反映人性,非常值得我们关注。这次不光是展现中国的内蒙文化的一个平台,更多的是一个把咱们电影介绍给当地观众和世界各地观众的平台。
麦丽丝:对,比如上次聊的时候,我们感到我们民族电影总是在一个角落里边,总是在边缘化。我们借助这样网络的平台以后,发现我们民族电影特别国际,很多国际(组织)愿意跟我们交流洽谈,我们特别希望能够也借新浪这样的网络平台再一次去推广我们。新时代已经不同了,新的交流也不一样了。
主持人:咱民族电影人也走到网络上来,走到戛纳电影节上来,观念在创新。接下来跟巴音导演对话,巴音导演这次带着《斯琴杭茹》去戛纳,这是怎样的一部作品?
巴音额日乐:斯琴杭茹是一个人名,现在88岁了,是成吉思汗第33代的嫡孙女,她是个牧民,虽然她她的经历比较传奇,她本身是个牧民、母亲的一个形象,挺好的一个题材。
主持人:您之前也是金鸡奖的获奖导演,获过很多奖项,这次去到戛纳,不知更多是期待还是忐忑?
巴音额日乐:我原来是演员,这是我第一次导的电影。作为少数民族电影来说,电影没有分什么种族什么地区或者是什么国家,它是全人类的文化,全人类的艺术,我觉得没什么区别,只不过是我们生活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我们把内蒙古老百姓牧民的生活,怎么样生活,给大家展现一下,是这样的目的,生活的再现。
主持人:您是怎么选巴德玛演您的作品呢?巴德玛在国外和大导演合作过,在国外很有名,国内很多观众对她,比如肯定没有对娜仁花(熟悉),国外很多人认识巴德玛,您是怎么选中的?
巴音额日乐:她是我妻子。选她也不是这个原因,她的口音。她的形象挺像,选来选去她是最合适的。我们也想沾一些光。(笑)
主持人:巴德玛经历很传奇,先被国外挑中演作品,又和巴音额日乐合作去戛纳。您是怎么样的机缘,能够和国际导演又和国内导演合作?
巴德玛:我是搞声乐的,1990年正好有一个偶然的机会,俄罗斯的导演米哈尔科夫要拍《乌尔加》的时候,很意外地被选中了。很幸运跟电影有缘。
主持人:作为您这样学声乐出身的蒙古演员,您觉得塑造这些角色,对您来说是很自然的一件事,还是像演员一样扮演?您的表演状态是怎样的?
巴德玛:我没学过导演,导演怎么要求我怎么演。
主持人:麦导怎么评价巴德玛的表现?
麦丽丝:巴德玛是留学过外蒙古的纯蒙古族演员,俄罗斯电影主席来挑选,她的第一部作品是《乌尔加》,在威尼斯获得了大奖,和张艺谋《大红灯笼高高挂》一起的。
巴德玛:当时我们两个一起去的。
麦丽丝:她当时代表俄罗斯参加,她的《乌尔加》获奖,在欧洲这部影片卖得很多。当这次《斯琴杭茹》登在网络上以后,看到这个演员在,也要买她的片子,她在欧洲电影平台上还是比较著名的。
主持人:希望咱们借着内蒙古电影平台把咱们这么优秀的演员推广出来,呈现给更多的大众。
麦丽丝:我们觉得新浪这样一个平台它是最国际化的,在我们出行之前,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很多。表示感谢。
主持人:明天从内蒙到北京,飞到欧洲参加活动,不知道对这次活动有什么展望,说给大家?
麦丽丝:我们这样强大的蒙古族电影团队,是首次赴戛纳电影节。我们在戛纳的电影院里,八部影片要重复放映。我觉得我们借新浪这个平台能够带给我们更大的收获,也把我们推广到世界去,非常地感谢。
主持人:最后也衷心地祝愿,麦导您带队把这么多优秀的民族电影,同时代表中国的电影,推广到世界各地接受他们的认可。谢谢麦导。巴音有期待或者祝福吗?
巴音额日乐:希望我们中国电影越来越好。
主持人:巴德玛呢?
巴德玛:我很感谢,电影让我有了今天。如果没拍过电影,也不可能去戛纳国际电影节。很感谢内蒙古电影家协会的领导们,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今天。
主持人:我们也谢谢各位电影工作者,你们给我们很多精神食粮。再次祝愿内蒙古新片电影组团能够在戛纳真的受到大家的好评,谢谢。
麦丽丝:谢谢。
主持人: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新浪网上大讲堂,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