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内蒙古民族电影发展(3)

2012年03月15日14:07  新浪博客 微博
内蒙古电影艺术家纵论民族电影魅力与发展内蒙古电影艺术家纵论民族电影魅力与发展

  让民族电影更好看需继续努力

  主持人:冉平编剧,您觉得发展民族电影目前有哪些困难,为什么有些主旋律的电影叫好不叫座呢?包括影视作品都有这样的情况。

  冉平:我觉得主旋律的概念应该更广泛。(现在)主旋律仅仅是一个主题的问题,在拍摄方法上导演们、编剧们,包括表演,都应该跟国际接轨,应该有一个商业的皮和一个文化的心,至于民族的东西我觉得是深入在血液当中的,刚才我说过,麦丽丝导演那种强悍的力量和哈斯朝鲁这种悲悯的情怀渗透在里面,跟时代结合起来。主即使是主旋律,我们也要让它更加地艺术化,更加地有市场,我觉得现在大家都不会专门为了拍主旋律而拍。

  主持人:但是我前两天刚看新闻有一个报道,有一个女演员说现在主旋律的作品看的观众太少,是因为观众的觉悟不够高。

  麦丽丝:不能这么讲。我倒是觉得,主旋律只是说它的主题立意方面,可是我觉得有一种类型,比如说商业片的类型和文艺片的类型,如果说是我们民族电影,我觉得你刚才那个话题提完了以后,我们其实常常也有一种困顿,怎么能够让民族电影让更多的观众去看?我们不能说固守着我们民族自我的意识,总感觉你来看你来看,不看拉倒。其实我觉得这是不对的。我们的文化是应该更大地去拓宽,你的电影让更多的观众看,去挑你的毛病,去感受你的这种民族的生存和生活的形态。所以我们也想,如果说美国的电影不是主旋律的,我们也不同意,很多大片也很主旋律。

  主持人:有,弘扬正面的、人性的。

  麦丽丝:(美国大片)它的国家精神是很强的,但是我们也一直在探索,特别是现在年轻人也在面临着走出去(的问题),比如说现在美国的大片对我们没有压力吗?也有压力。其实我们的痛苦与我们的压力,就像哈斯朝鲁说进入西藏拍《心跳墨脱》这样一部片子,基本上导演(的经历)我觉得是一种炼狱,我觉得这种经历中间有个人的追求,但是摆在所有电影人面前最难的一点,就是说你的电影能让更多的观众爱看。

  主持人:所以观众不买账不能怪我们觉悟不高是吗?我一直以为我还真觉悟不高呢。这么看,我是追求更好的艺术效果,愿意看更好看的作品。(笑)

  冉平:其实民族电影也有某种的商业性,像麦丽丝导演拍的《成吉思汗》,既得了华表奖,又得了美国费城电影节的金奖。其实国外很多进来找民族文化、民族电影里的商业因素,现在这个意识他们都很清楚。

  主持人:我发现咱们民族电影人的意识真的走在前面,跟国际接上了轨,不是说做民族创作的好像就比较封闭在自己的圈圈里,不是的,这个观念完全都是跟国际级的导演是一样的,一个观念。

  冉平:尤其内蒙古。

  麦丽丝:我想一直有一个对民族片的误导。我觉得,如果民族电影还在拍,我就认为他肯定没有亏损。怎么来评判他的亏损?比如说徐静蕾当年的电影,说在我没拍之前已经收回了成本。民族电影也是一样的,不管投资,是不进入商业院线的,如果他的电影赔本我认为不会拍第二部。他们能够连续去拍,市场票房可能是可以评判一部民族电影的观众群,可是有的时候公益的对民族电影支持的,我觉得在中国电影的群体里,比如说云南的民族电影、新疆的民族电影,还有宁夏的,我依然觉得它是有观众群的,可能它无法用票房来计算他的观众,但是它一定没有亏本,亏本绝对不会再拍了。

  主持人:衡量一部电影不能光用钱、光用票房去衡量。

  最后一个问题,想请我们的电影人和我们的宣传部门领导跟我们一起聊一聊,内蒙古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的电影包括电影人才有什么支持鼓励吗,在电影事业的发展方面,有没有一些相关的改革措施,让我们感受到了对民族电影发展更有利的一面呢?

  陈宝泉:咱们自治区近些年来大力打造我们民族文化建设,进行草原文化建设,民族电影作为我们草原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从政策上、经费上、人力上全方位大力支持,包括我们最近在国内的一些重点院校培养一些少数民族特别是跟电影有关的人参,导演、演员,包括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还有其他一系列措施。

  我们的目的就是把我们的民族电影做的更好,我们的目标很多,但是有两个目标,我觉得今后肯定能实现。一个是我们的电影以后拍得越来越好看,刚才像哈斯朝鲁说的,我们拍得逐渐是高水平、高质量。另外,我们电影今后肯定我们的内蒙古特色、我们的草原特色、我们的民族特色更加浓,因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主持人:最后还有一点点时间,三位影视工作者、文化工艺者还有什么话特别想说的,每人一两句话总结一下。

  冉平:民族文化、民族电影其实观众都很喜欢,希望大家更多地关注、支持。

  哈斯朝鲁:民族电影是一块挖不竭、取不尽的矿藏,其实不是观众不爱看,是我们没有挖到真正观众爱看的那块“金子”。我还是对我们电影人自己没做到(最好),表示抱歉。

  麦丽丝:民族电影,我觉得电影人不要觉得我们自身是小众群体,而应该是去打开你的视野,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民族的文化。这个手段是要我们自身去努力的。

  主持人:今天跟咱们内蒙古的宣传(部门领导)包括文化工作者聊了一下,真的学到很多东西,我们的观念也有革新了。可能大家看待内蒙古,包括民族电影、民族文化都有一个新的视角了,包括对我们如何来评判一部电影的优劣,也有了新的见解。

  最后还是要祝愿内蒙古的电影人,拿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全世界人民面前,也希望戛纳电影节的展映能够成功,同时也谢谢陈部长和三位影视工作者来到我们新浪《网上大讲堂》,谢谢几位。感谢大家收看我们今天的新浪《网上大讲堂》,再见!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