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李欣频聊人生状态提升(2)

2011年12月16日14:01  新浪博客 微博

李欣频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途径李欣频认为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梦想的途径

  精彩语录

  如果我希望去希腊,我就会每天看一点希腊的东西,看希腊的影片,看希腊的网站,甚至发现:去希腊并一定非得存很多钱才能去。

  每天花点时间在梦想上就有机会

  主持人:可能这样快乐的画面只占生命1%、2%。

  李欣频:有的人可能连1%都不到。当你回顾这五个人生中最甜蜜的画面,就可以自己再继续创造新的五个画面,例如每个礼拜有意识地再安排五次这样的事情。我建议大家想办法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每半年至少学一样新的东西,这个新的东西是你很好奇,很想完成的。很多人说等到我到退休的时候再去做,退休的时候再去旅行,到那个时候就没有力气了。

  主持人:李老师说了,是对人生充满恐惧,所以不快乐,一方面恐惧来自于内心的不自信,这种不自信更深源于受到教育的影响,我记得古人说,没有远虑必有近忧,大家在担心未来的生活会怎样,所以给自己造成不堪重负,这种情况到底应该怎样呢?

  李欣频:大家看过《盗梦空间》吧,有的时候我们的脑子被别人下了种子都不知道,在《十堂量子创意课》提到,你要回顾一下从小到大被植入了哪些思想的种子,比如刚才你讲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或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我而言,那些都是恐惧与自苦的种子。

  主持人:因为我们吃了苦,才有最后的甜蜜。

  李欣频:事实上不一定是这样的,你可以看到有些人在他领域做得非常好却又非常快乐的人,他不会感觉日子是苦的,他非常开心的在做他自己喜欢的事情,乐此不疲地把那些事情做得非常好。做同样的事情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一个在快乐兴奋中完成他的梦想,所以你不能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苦,因为那是你自己选择”苦”这条路,你的命运由自己决定,如果你不喜欢你现在的命运,你势必得重新清理你脑袋里被放的种子,这部份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座右铭全部写下来,假设这些座右铭都是已经冒芽的种子,那么这种子的优点跟缺点分别是什么?举你刚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例子:有了这个想法时,优点在于可以做好万全的准备与退路,这可以是好处,但如果这个想法有负面的影响,那会是什么?

  主持人:就是盲目存钱了。

  李欣频:或是你只是拼命赚钱存钱却忘记了生活的目的在哪里,所以当我们被植入了一个座右铭”,就要想一下这概念对於自己好的影响、坏的影响分别是什么,然后自己有觉知地使用这概念而非被这概念所用。举我自己的“种子”例子:我妈妈从小教我,做事情一定要自己独立做到好,不要依赖别人、麻烦别人。

  主持人:这是家长一直教育子女的座右铭。缺点是什么?

  李欣频:缺点是他没有办法跟人家合作,他什么事情自己做完,失去人跟人之间合作的机会,久了累了人生就越走越窄,因为他无法透过与人合作而扩大自己生命的版图。

  主持人:从根深蒂固的理念让自己跳脱出来,站到一定的高度,很难。

  李欣频:我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2》提到:最快的方式就是把这个概念变成”相反词”再度重植入脑中,比方说刚才讲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的反式座右铭可以是:“你无法以不快乐的途径,通往快乐的目的地”;或是“所有的目的地都不在逆流的方向”,你必须要顺着河流走。我讲的“苦”绝对不是一般人认为辛苦跟艰苦,而是心里很痛苦的状态:有的人很喜欢做菜,可能花两天不睡觉研究一个食谱,都乐此不疲,别人看他觉得他很辛苦,但其实他心里是快乐的,这就不能算苦。换个例子来看,比如某人去当律师、法官或是医生,人家觉得他工作、薪水都很高,他应该是很快乐的,可是他非常痛苦,因为那不是他喜欢做的,他真正喜欢的是听音乐和弹琴,所以“苦”“乐”绝不是从表面上看到的那样,而是这个人内心真正的感觉。当你身在生命真正轨道的状态时,是顺天应人的时候,那个状态绝对是非常开心跟喜悦的。我自己的人生到现在为止,也被很多中西观念、就是我所说的“种子”所限制,但我有觉知地把它们抓出来,破解这些种子的负面影响,让自己重新建立人生新的价值观。

  主持人:感觉到你的这种生活丰富性,刚才说每天要做一件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半年学一样新的东西,包括之前你写了很多书,去了很多很多的地方,这些都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不同的体验呢?这些是其他人普通人能够效仿的吗?

  李欣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途径,可能觉得一天画一幅画,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很精彩了。回去想一下,自己小时候的梦想究竟是什么,那个梦想不是大人告诉你,要去当律师或者医生这样的梦想,而是自己从小的时候,第一次开始乐此不疲的事情,那个东西才是真正生命本源。现在想起小时候,我并不是最喜欢文字的人,我喜欢画画,在三四岁的时候,可以为了画一幅画一整天不吃饭,安安静静画画,画画是我最喜欢的事情,但因为上国中后必须面临很大的升学压力,没有办法画画,所以我有一段完全不快乐的童年与求学过程,还好现在是自由的,我就会想每天画一幅画,等于是回补我当时失去的童年。现在画画绝对不是为了任何目的,不是说今天为了开画廊或者出画册,而是让自己开心,回到童年乐此不疲的喜悦,当生命初始的喜悦回来了,你才能恢复青春活力,因为童年很纯真的梦想,会带给你很多生命力,不止在工作上,生活上,都会带给你很多滋养。所以建议大家找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是每天可以做的,不要把它拖延到五年后,十年后。我很喜欢一句话:往往我们会低估一年内能做的事情,却高估了十年后能做的事,我们以为梦想在遥远的未来,其实不是,是现在可以去做,每天要为你的梦想灌溉浇水。常有人问我:理想与现实之间该怎么平衡,我的回答是:现实是正在进行中的梦想,所以不需要平衡,因为中间没有鸿沟。再举个例子,如果我希望去希腊,我就会每天看一点希腊的东西,看希腊的影片,看希腊的网站,甚至发现:去希腊并一定非得存很多钱才能去,比方刚好希腊有一份义工工作、或是交换学生、或是当个沙发客……当你全心关注在“希腊”两个字,你就会发现很多免费或低价去希腊的机会,甚至还可以边旅行边赚钱。当你把机会开放给其他各种各样的可能,而不是只有”存钱”这样一条路径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很多机会,让你瞬间完成这件事情,因为存钱去希腊,至少得花三年五年的时间,但你只需每天花一点时间在梦想上面,花三、五分钟就好,你极有可能就在这三到五分钟突然想到或看到一个机会,它会瞬间让你这个梦想完成。

  主持人:李老师,(还想)跟您探讨的是,台湾人他们的生活节奏是怎样的?我知道大陆现在人的生活节奏是非常快,大家的目标也非常明确,一直朝着自己的目标积极努力,这个时候让他突然停下来,我觉得如果你真的在为自己的梦想去做什么的时候,势必放弃一些什么,这个时候如果停下来,您觉得现实吗?

  李欣频:不必停下你原来手边在做的事,你想一下昨天24小时,你是怎么分配时间的,你会发现除了工作以外,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很无聊的事情上。有人会很无目的看网络或者看新闻或者看八卦,如果把这些时间累积下来,每天做一点点他的梦想,现在就非常了不起。我自己的方式是,我先把我真正要实现的梦想计划优先做完,然后再去以高效完成必须做的例行公事,剩下的时间再做其他的事情:阅读、看电影、旅行。一般人的生活惯性会走入连自己都走不出来的死胡同,我们已经习惯这样过日子,这样的日子通常让很多人既不开心又无力,才会开始问自己:我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吗?当你不开心,你的生活习惯出了问题,每天的状态不是现在想要过的。很多人说还是要工作,不可能不赚钱,不可能放下工作,但事实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与你现在每天的生活一点也不冲突,你可以先把必须工作的时间切割出来,其他时间你就可以去有意识地做规划,我们往往连这个时间都浪费掉了,这个时间把握好,每天花一个小时或者半小时,或者简单到开车坐地铁的时候,你脑袋是空著的,不一定想工作的事情,这个时间可以规划一些你的梦想,利用琐碎时间积沙成塔地完成你喜欢的小说、词曲。我所有的梦想都不是把手边的事全停下来才去做的,我在完成梦想时(写书与旅行),也同时在念硕士、博士、教书、写广告文案、主持、广告代言、演讲、接受媒体采访,一样是很忙,但我还是同步完成梦想,这是时间规划的艺术,在《十四堂人生创意课3》都详细提到了。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