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网上大讲堂150:“高考战神”王金战谈高考前夕备考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4日11:37  新浪博客

主持人尹俊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

主持人尹俊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

    又到一年两考时。面临着人生重要的关口,考生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素质将经受双重考验。“考学生也是考家长。”对于考生家长来说,同样也面临着考验。大到把握两考最新政策、引导孩子备考、帮孩子轻松走向考场,小到孩子在考前吃什么、和孩子说什么,诸如此类问题,都是考生家长关心的话题。今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blog)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与网友探讨高考备战的方法与心态。

 访谈视频——“高考战神”王金战谈高考前夕备考

    精彩语录:

    王金战:考前30天,只要方法得当,复习重点突出,一个学生的提分甚至大幅度提分是一个完全可能的事。所以各位考生不要以为已经定局了,已经来不及了,中国有句古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走一百里路,前面走过的九十里路完成事情的一半,恰恰最后十里路,承担整个事情的一半。

    “高考战神”王金战谈高考前夕考生与家长如何备考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新浪网上大讲堂节目,我是主持人尹俊(blog)。今天我们要谈谈高考的话题。因为高考临近,很多家长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担心能不能考出一个满意的成绩,为此,今天我们的演播室特意请到一位高考方面的专家,我们欢迎教育专家王金战王老师,欢迎您。

    王金战:您好。

    主持人:王老师,我们知道高考前夕,考生紧张,家长也很紧张,所以今天要请您给我们大家舒缓一下紧张情绪,同时给大家一些高考技能和技巧。在节目开始之前,我看您的资料时发现有人称您为“高考战神”,有人叫您“提分能手”,其中有一个资料要跟您核对,在考前辅导学生两个小时,能帮助学生提高20分,从未失过手,我想问一下这到底是真的还是宣传策略?如果是真的,他是怎么做到的,请您跟我们来讲一讲。

    王金战:确有此事,因为我本身是数学老师,所以每年高考之前,找我辅导的学生很多,我基本上是面对面辅导学生一次,至少能提高20分以上。这并不是一个传奇,是一件真真事实发生的事情。这个问题说明什么?说明考前30天,只要方法得当,复习重点突出,一个学生的提分甚至大幅度提分是一个完全可能的事。所以各位考生不要以为已经定局了,已经来不及了,中国有句古话叫“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走一百里路,前面走过的九十里路完成事情的一半,恰恰最后十里路,承担整个事情的一半。高三冲刺的十个月,最后一个月正好承担着整个事情的一半嘛。所以我一直强调最后一个月对一个考生来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但是,这个关键的时刻,应该怎么抓好呢?我强调了四个字,就是“重点突破”, 突破什么呢?就12个字——“高考必考,看似会做,经常出错” 。一定要在这样的地方进行集中投入,重点突破,其实学生短时间内提分,确实是非常可能的事。

    主持人:就是针对考试本身做一个相对应的培训的话,对他的分数提高是很有帮助的。因为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在面对高考考试题方面,可能他的技巧或者技术不是那么丰富。我们想知道,在考前30天,您给学生精选60道题,他的分数据说从原来的70分,提高到112分,提高了42分,这个数字更大了。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考前30天必做60题》是不是也是原自于此呢?

    王金战:这样的故事在我的经历中发生了很多。你说的是2008年的时候,2008年五一之后北京通州的一个学生找到我,让我给他辅导一下。当然这个时候找到我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找到我以后,我问他,你现在数学成绩是什么水平?他说70多分,我笑了笑,我说你是我教过的学生中,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了。我说:“你既然见到我了,你的要求是什么?”他说:“我的要求是高考能得80分就行。”我说:“我可以告诉你,你今天既然见到我了,两个小时之后,你的数学今年高考至少应该在100分以上。”这个学生说老师有那么神吗?我说咱们先不讨论这个问题,具体来看一看你的问题在哪儿。于是我按照高考可能考的所有内容,跟这个学生从头一个点一个点的排查,最后我让这个学生把那些他现在已经来不及看了 但又不会的题目砍掉,那些你已经非常熟练的题目了,可以放弃。我们就是在刚才说的12个字——“高考必考,看似会做,经常出错” ,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排查出了五六个点,最后我给他布置了相应的作业。我说只需要把这些题目完成,高考你一定能考100分以上。学生说:“老师我要完成这些任务,我觉得不难。”最后的结果是,他高考得了112分。他并没有觉得有多累,因为考前很多的考生到现在不知道重点在哪儿,无奈只有成天成套做题。当一个学生在这个阶段复习重点不突出的时候,主攻方向找不到的时候,这20多天一眨眼就过去了。至于说我的《考前30天必做60题》,这个问题怎么出现的呢?我近几年研究高考发现,高考一共有八个题目,第一个选择,第二个填空,后面有六个大题,我发现六个大题,虽然每年都有所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比如说高考数学,一定考一个三角函数,一定考立体几何,一定考解析几何,一定考概率。这些题目虽然每年都有所变化,但是我发现它万变不离其宗,也就是说对每年高考必考的题目,用十个题目就可以把这一个题目给覆盖住,也就是考前学生只需做我提供的十个题目,基本上高考可能考的题型,都逃不出这个范围。于是在今年结合自己20多年的工作体会,写了一本书叫按《考前30天必做60题》,以其想给参加高考冲刺的学生提供一个短时间内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高效提分的一套材料。 

    王金战:好方法对于高考最后冲刺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主持人:老师您现在手里拿的这本书就来源于此了。

    王金战:就是这本书,这是刚刚上市,还热乎的,现在各大书店还没有卖的,但是现在很多的热线电话都打爆了,要买这本书。先睹为快的学生都有强烈的感觉,觉得看完这个题目以后,对一些误区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吧。

    主持人:另外,我们知道现在离高考还有不到30天的时间,这个时候高考能考多少分基本已经定型了。学习好的,高考能考一个好的分数;学习不好的,30天的时间要提高一个质的档次的话,可能很困难。所以很多人还有30天的时候,会用来看看历史,记记政治,瞬间记忆下比较容易强化的科目,像数学这样的科目,很多人就放弃了,老师您觉得这种传统的观点到底有它的科学依据吗?另外在您的教学生涯,有没有在最后还有30天复习阶段,还能够发生逆转甚至有质的飞跃的学生出现?

    王金战:我刚才谈到考前最后30天承担着事情的一半重量,所以最后这30天,肯定应该能够有一个质的飞跃,只是方法问题了。如果说这个阶段,光去看看书,我们发现这一个阶段学生是心浮气躁,心情焦虑。如果真是看书,反而是看不下去。拿着书,老半天眼睛一动不动。所以这个时候看书不能简单地看书,叫回归课本,意味着带着问题向课文中寻找一些答案。比如说我是教数学的,考前必须有一段看书的时间,怎么看呢?我们要做概率,概率的课本上给出了几个例题,这个例题,第一代表了典型性,它是这部分最典型的代表,也是高考必考的题目。第二,这个例题告诉你它标准的答案,但是很多考生发现高考阅卷,很多考生做概率的题目,答案是对的,但是常常被扣分,什么原因呢?就是步骤被扣分了。所以一个考生考前看书怎么看呢?我要求学生看例题,把例题看完,把答案盖死,在旁边做一遍。当你做一遍的时候,做完以后跟课本上的例题一对照,可以说你的差距到底在哪儿,尽显纸上面。这样看书比你从头到尾稀里糊涂看一遍、没有重点看一遍,那个效果差距五六倍,我说的看书是要看书,但不是说从头到尾没有问题、没有目的看一遍,这样的学习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了。

    主持人:在您教学生涯中,这样很好利用考前30天,能够实现这种成绩质的飞跃甚至逆转的考生,您说的比较会看书的学生,并且达到一定效果的学生,能有多少?

    王金战:我觉得很普遍。刚才讲我只要辅导一个学生,按照我的理念和做法去做,基本上至少能提高20分,近乎100%的比率了。所以我当班主任一个特点,平常不一定太在乎,但是到最后一个月能瞪起眼了,我有本书叫《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谈到最后一个月怎么引导学生,其中一个做法,考前最后一个月能每天给每一个学生写一封信,学生在我每天一封信激励下,每天斗志旺盛,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所以他们每天的学习都是高效的。最后高考结果出来以后,总是和我们其他的班级相比,出现比和平时不一样的差距。这就说明最后这一个月的重要性。所以对于一个学生应该这样去看待,老师千万不要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已经定局了,调整调整、休息休息。当所有的考生定局了,休息休息、调整调整的时候,如果这个学生调整好状态,重点突出,每天都高效地学习,那么就可以迅速地拉大与别人的差距。

    王金战:父母过度包办代替将培养出失败的“作品” 

    主持人:看来高考前30天一定得很好地利用,方法很重要,技巧很重要,这30天如果能利用好,会比别人超越出很多,具体30天怎么利用,王老师刚才跟大家提到了,要会看书,要有好的复习方法,这个时候可以仔细去钻研一下。王老师从事教学生涯有30年头,30年,一届高中生也就上三年,30年如果是每一届都从高一带到高三,已经带完十届,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有接触。从您教学生涯中,您觉得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如果纵向去做一个比较的话。

    王金战:我是1980年(开始)工作的,1980年工作在农村,我觉得农村的孩子更加令我感动的是他们的朴实、他们对人的诚恳,而且他们的吃苦精神,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调到城市工作,城市孩子的奔放、个性张扬、知识的广博,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近几年大量接触了一些独生子女,我发现独生子女群体一些弱点表现得比较多。按理说独生子女衣食无忧,生活优越,但是我发现独生子女往往在一种对他人的关心、理解方面有些欠缺,包括吃苦耐劳精神、责任心、感恩心方面,和过去一家五六个孩子,和这些学生相比,反而是有些欠缺。所以这就要提示各位独生子女的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所以大家应该共同关注。其中注意一点,对于学生能干的事,如果家长包办代替,家长就剥夺了学生培养能力的权利,所以我认为只要孩子能干的事,应该多交给他去锻炼,这才行。 

    主持人:刚才提到城市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包括80后独生子女的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您对待他们以及相处的方式方法也会不一样吧?

    王金战:对,方法不一样。特别对独生子女,因为他们过惯了所有人围着他转的生活,所以我对这些孩子更多的是,无论干什么事,我要站在他们角度,先替他们想。会考虑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先做他们的朋友。当取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以后,有一句话叫尊其师则信其道,就是你在引导孩子的时候,他愿意听你的,这个问题就好办了。现在很多家长或老师, 不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不去成为他的朋友, 就给他发号施令,反而把他推向了反面,叫做逆反。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转发此文至微博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