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58岁的人生困惑:为何有人说话不算话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3日15:42 新浪博客

傅佩荣:

傅佩荣:我把幸运界定为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和幸运,从来不幻想忽然会中乐透。

    精彩语录:

    孔子四十而不惑他所不惑的是了解各种因果关系,孟子的时候,他说他到四十岁以后,不动心,所以儒家的思想里面提到四十岁往往就代表一个成年的阶段开始了,你不会有什么大的迷惑。

    我特别奉劝年轻的朋友,如果你现在有挫折,不要怕,正好是上天给你考验的机会,借这个机会开发自己潜能,将来可能能够对未来更有信心。

    如何理解男人“四十不惑”

  主持人:再看其他的问题,老师,您的名著《哲学与人生》,《心灵导师》能不能解决一个人所遇到的全部问题或者人生中全部的问题?

  傅佩荣:我们说到人生的全部问题,每一个人都有个别差异,所遭遇的环境不可能复制,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要了解从宇宙开始以来,你现在这个生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我们说你把《哲学和人生》,或者《心灵导师》这样的书拿来看的时候,也是很多人的经验,综合起来以后成为一套系统提供给你参考。我们教的是方法而不是答案,譬如说你要帮一个人,给他一条鱼不如教他怎么钓鱼,我们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能力,但是不一定有方法,所以我过去这么多年所做的事就是要设法从中西各大哲学家的思想里面抽出他们的方法以及他们透过的方法得出什么样的结论,这个结论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有时候你可以跟别人说这个方法很好,你必须有根据,所以这些书在谈到人生问题是相当全面的,包括身心灵,生前死后宗教问题都会碰到,但是你说能不能解决呢?他能够解释,要不要解决?如何解决?看你个人如何去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主持人:还是要看个人的命运。傅老师您的年龄大概处在哪个年龄段?人生的哪个阶段了?

  傅佩荣:我是1950年出生的,已经58岁了。

  主持人:其实我是想知道,到您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会有疑惑?或者说人生的困惑吗?如果要真的有的话,对于您来说您的困惑又是什么呢?

  傅佩荣:我们还是举孔孟子为例子,孔子四十而不惑,他说他真的没有迷惑吗?我们也知道,四十而不惑是对于人间的事情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比如你谈什么是人生问题,我常常讲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每天早上起来打开电视看各种新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就这些天灾人祸,或者一些好的事情,你都知道是人类做出来,其实你去找历史的话,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都有类似的事情,好的坏的都有,有什么好迷惑呢?你迷惑的是说你自己碰到几个选择的时候,你怎么选择?比如说我父母如果还健在的话,我如何孝顺他们?我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我跟他们如何相处?这些往往都是事后才有先见之明,所以为什么需要学习?只有学习才能让你避开这些问题,所以你提到说在这个阶段会不会有迷惑?孔子四十而不惑他所不惑的是了解各种因果关系,孟子的时候,他说他到四十岁以后,不动心,所以儒家的思想里面提到四十岁往往就代表一个成年的阶段开始了,你不会有什么大的迷惑。小的困惑是有了,比如说今天出门要不要带雨伞,很迷惑,要下雨又不下雨,这个不能算,其他任何事情说实在的,会不会有什么迷惑?

    有时候我常常在想,我到底有什么样的困惑呢?我的困惑现在如果还有的话只有一点,就是我有时候会想为什么有些人说话不算话呢?因为我自己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做到,我自己从来不欠别人钱,有人欠我钱为什么不还呢?想不通,他跟我结构不一样吗?所以我后来学道家之后比较好,别人欠我钱不要计较,想开一点,像我主张人性向善,可是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人性的成分比较复杂一点,所以有时候常常就会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一点上对我来说还是有一些困惑(笑)。

  主持人:这些都是细枝末节的小问题,都是可以忽略掉的。

  傅佩荣:对,就是一些小插曲,有的时候人生增加一些趣味,但是我也了解别人有别人的困难,这个比较重要,我们算很幸运,我把幸运界定为有几分耕耘就有几分收获和幸运。我从来不幻想,没有耕耘忽然中了乐透,我的幸运在于只要有了耕耘就有了收获,但是有多人耕耘得很辛苦,没有收获,这有时候问你自己有没有选对方向的问题,选对目标的问题,像很多人考高考,有些人选某一个科系念得很顺利,但是另一个人念不好 ,这就是选择的问题所造成的。

    傅佩荣:如何从口吃成长为演讲家

  主持人:我们看网友其他的问题,现在有许多大的企业和机关单位都争相请您去做有关人生的演讲和讲座,想问您怎么从当年还有一点口吃的青年变成现在的一个大师的?

  傅佩荣:说到口吃不是有一点口吃,是口吃非常严重的。我以前小时候从8岁到17岁,小学三年级到高二,公开场合没有讲过半句话,讲不出来,一讲话别人就笑。但是给我两个改变,第一个我从来不嘲笑别人,第二个我从来不迟到,这都是互相尊重的开始。我自己小时候有这样的遭遇,我觉得事后想起来反而很幸运,让自己比较能够谦卑,比较能够跟别人以平等的心互动。另外一个使我很珍惜说话的机会,比如今天你给我这么好的机会的说话,我觉得一定要讲出自己真实的体验,对于听众和网友有一些参考价值的,我珍惜这个机会,那么很多人在我演讲的时候,我都会先了解,他们是什么样的单位?他们要谈什么问题?听的人的年龄层大概是什么样的情况?他们背景如何,大概多要知道一下,怎么讲是一个方式,讲的内容其实都一样,我这几年讲的都是国学,儒家、道家,怎么讲怎么包装,怎么讲到别人有兴趣的故事,这个比较重要,挑战在这个地方,很多时候大概都要经过10分钟,上来一看这些人的反映怎么样?这个笑话没有人笑,就换一个,这个挑战比较大,其他的话人生的遭遇由于在年轻的时候,我特别奉劝年轻的朋友,如果你现在有挫折,不要怕,正好是上天给你考验的机会,借这个机会开发自己潜能,将来可能能够对未来更有信心。

  主持人:其实我也能想到我当年读大学的时候,也听了很多的讲座和演讲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内容已经忘记了,只是记得听完演讲以后感觉特别有力量,特别振奋,觉得想做一点什么事或者很受煽动的感觉,但是事后可能对到底讲了一些什么内容又淡忘掉了,只记得当初很激动,所以傅老师您觉得演讲对于听众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或者它的这种力量能够保持多长一段时间?

  傅佩荣:这个很好的问题,到现在为止也很难有一个客观的方式测定,演讲听得多会有两个困难,第一个很多人在讲他们的意见比如说矛盾,比如我讲国学,我讲人性向善,有很多人讲人性本善,后来学生一听到底谁对呢?第二个是你刚才说的,隔了几天没有这种热忱了,我的学生跟我开玩笑,每次上课就像来充电,隔了三天又没有电了,又觉得需要再补充能量,一定要自己阅读,每天看书20分钟,打开书来看,打开经典感觉到说语言的经典透过这些文字进入到你的思想里面去,这是我们必须要自己做的工作。

    在北川中学演讲感动现场每个人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有关于您去四川,您去四川北川中学了,据说您在上台做演讲之前,犹豫了大概有几分钟的样子,您这个犹豫是什么原因呢?

  傅佩荣:我这一生第一次碰到这么样特殊的情况,因为现场的学生们大多数家里面都出了一些事故,因为地震太严重了,学校的同学有一半都罹难了。所以我们自己家里面都没有事,你再跟他们讲说没有事情,你不了解别人的痛苦,不是我了解你们一句话就算了,所以当时我在考虑,这一生演讲上千场了,怎么面对这些特殊状况特殊遭遇的年轻的学生,让他们暂时化解他们的困扰,他们的痛苦,让他们还有勇气迎接未来。所以我就设法从人类整个历史上各种苦难的经验做了一个介绍,让他们知道说上天给你们这么大的考验,肯定希望你活下来,将来有一种更大的成就,对个人对人类都应该有更积极的帮助,所以我的主轴,我大概思考了一下我才上台跟他们谈内容。

  主持人:您当时讲的东西您是以什么方式跟他们讲的,您说内容是一样的,不同的听众有不同的方式,这个方式我们很简单的介绍一下。

  傅佩荣:当时我的观点就是你今天活下来,你就感觉到生命有这么大的痛苦让你思考,这个思考一定可以更深刻更完整,所以你必须去问,你将来怎么过这一生,当然是有意义的人生,过成功的人生。怎么样叫有意义?我就想到四个简单的标准,第一个要有目标,阶段性的目标还有人生整体的目标。第二个要全力以赴朝目标奋斗,光有目标没有用。第三个自得其乐。奋斗很辛苦,所以自得其乐就可以取得一种调节跟平衡。最后要提升心灵,你不断的年龄成长,将来从关心自我到关心别人,到最后可以服务社会,越来越提升,越来越扩张自己的善意。所以从目标明确、全力以赴、自得其乐、提升心灵连贯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生的理解,学生们当时听了,我自己的感觉他们觉得可以听得进去。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傅老师今天跟各位网友分享了一下怎么样让我们面对自己的心灵,今天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收看,也希望傅老师以后继续到我们新浪来做客,谢谢傅老师,再见。

  (本次访谈到此结束)

傅佩荣:《心灵导师》

傅佩荣:《心灵导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右下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