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蔚:刘翔萨马兰奇金庸等都是加油手势的推广大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03日15:50 新浪博客
图:
图: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助理、《开心辞典》制片人郑蔚

    精彩语录:

    我们的观众不可能对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这么了解,怎么办?就要靠我们奥运手势的这样一些带动者,他们可以告诉大家,用他们的这样一些行动会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能够加油,什么时候是不能够的。

    郑蔚:节目现场啦啦队让观众情感空前凝聚

  主持人:相信我们这个节目也通过这个契机,把观看不同类型比赛的知识传递给大家。这个过程中觉得现场的观众,包括有很多啦啦队参与,他们的感受怎么样?

  郑蔚:我录过很多综艺节目,录过很多年。说句良心话,以前我们现场观众大家看到的鼓掌的镜头都是我们需要有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要领掌,不断告诉大家你们要微笑,你们也是节目的一部分。这次观众确确实实是我十几年来录过的节目里最辛苦的观众不断地做手势。但是他们都很激动,除了我们有一天晚上录得实在太晚了,他们有点疲惫,都很激动。而且要做队形、手势的变化,完全跟啦啦队队员融合在一起。而且跟啦啦队员交流结下了感情。最后投票,基本上哪个啦啦队在哪个方阵,这个方阵基本支持他。最后主持人李咏问大家喜欢谁就投谁,方阵喊的基本都是自己啦啦队的队员。所以,这也是让大家参与最积极的一个状态,我这十几年录像的时候。

  主持人:其实他们参与节目之后他们也成为了推广大使。

  郑蔚:对。

    文明手势在奥运赛场的多种功用

  主持人:说到推广大使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手势出来以后,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有叫好的声音,有不叫好的声音。手势是对观赛者水平是有提高的,而且是大家跟着一起做的手势,要不然东喊一下西喊一下,看的人也没劲。但是好的东西把它推广出去非常重要,如果推广得不够广泛,就没有落在实处,就空了。节目也好,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推广也好,怎么样使我们的网友真正接受这个,学会这个,到时还能做?三位有什么好主意。

  张晓梅:首先据我们所了解,所有的赛场,因为这次要求比较高,赛场的观众会提前进场,提前进场之后,就由这次选出来的文明手势推广大使现场就要先教大家,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让现场观众能够互动的方法。因为奥运的比赛,中外媒体关注的非常高,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因为比赛持续时间也会相对比较长,但很快对后续的比赛就会有影响。这当然是一个方面。

  还有中央台以他们为主体的媒体推广。说到这儿我特别想提一句,因为这两天我们也在做另外一件事情,全国奥运礼仪大赛,做这么一项工作,我在这个大赛中做评委,那就更加特别体会到文明手势的重要性。因为刚才大家提到,因为我们大量的比赛是有国际观看的一些基本的默契,或者说一些规则。比如像有些比赛,像射击这样一些比赛,就属于是无光、无声、无动,属于三无的标准。有的比赛是两无,有的比赛是一无。因为我们的观众不可能对所有的体育项目都这么了解,怎么办?就要靠我们奥运手势的这样一些带动者,他们可以告诉大家,用他们的这样一些行动会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能够加油,什么时候是不能够的。

  比如像刚才讲的体操,还有比如在竞赛,竞赛在发令的时候绝对不能有声音,包括游泳比赛、跑步的比赛,因为他要听发令员的声音。举重也是这样,在你抓举的这一瞬间绝对现场不能有声音,会干扰比赛。还有像马术比赛,在赛马过程中也是不能有声音的,你有声音可能让马惊吓。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从奥运的赛场要求来讲,我们的文明手势同样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啦啦操的表演融合了很多民族元素

  主持人:其实听您这么说,说到这些比赛了,我就在问自己是不是很了解,我自认还是比较喜欢体育的,但是一说出来就看出来了,很多体育比赛不知道怎么看,而且像我这样不知道怎么看的观众朋友,已经订了票的还不少。在这里特别要跟我们的网友说一下,我们在讨论奥运手势的时候,其实更想跟大家说的是,整个观赛的过程,包括可能来到北京或者是在青岛看比赛,在城市里你的活动,怎么样符合奥林匹克整体的精神,也不是说要求规范自己,以自己一个更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去迎接我们国家、世界这么大的一个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太容易。

  咱们的推广大使节目中选出十位,到时这十位为代表的推广大使将会行使什么样的任务?

  郑蔚:她们会在现场,这十个场馆啦啦操的表演是印象非常深的他们不仅会在现场有啦啦操的表演,有竞技型啦啦操和表演型的啦啦操。中国啦啦操的表演非常丰富多彩,有很多民族元素在里边,除了操的表演,还会把手势融合在表演当中,告诉现场观众怎么做这个手势。另外,奥组委体育展示团队也会做这样的Flash和动画片,让大家在比赛前能够看到这个东西,大家再组织。

  另外,奥组委的志愿者部有志愿者组织的观众,大概整个奥运会期间有20万位志愿者观众,他们自己还创作了一首歌《万众一心》,还做了自己的动漫小人,也把这个手势纳入到他们的体系当中。

  另外,节目当中30位推广搭档,和这个节目相关的人都是推广大使。比如我们在等的时候,跟张老师说她就是推广大使。每一个人都觉得有这个责任,我把这个手势告诉给别人,节目当中30位推广大使也是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有我们的青藏铁的司机,有第三航站楼的民警,还有姚明、刘翔,因为测试赛的时候,刘翔在赛场已经做了这个手势,自己可能特会被鼓励。包括钱红、萨马兰奇都做了,包括金庸,我相信通过这些推广搭档,包括我们的努力,会把这个手势更多传递给大家。

  主持人:关于手势以及相关的奥运观赛的声音有各种各样,有人说建议除了这个手势之外,有没有统一的歌曲。

  网友:统一歌曲国歌是最好的一首歌了。

  网友:有没有人带着掀人浪,有没有人带着起立鼓掌,不一定完全是这一个手势。

  主持人:这些都有吧。

  郑蔚:有,而且人浪是不同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朋友有质疑的声音。

  网友:如果咱们的手势想要激动人心,请大家看看文革红卫兵的宣誓,这样才有激情、感染力。

  网友:我印象中北朝鲜的啦啦队最整齐划一,有组织,我们是向他们学习吗。

  主持人:这是反对的一个声音。说到这儿想起一个经常看NBA的场景,在看MBA的时候,除了穿主队的队服,吊在体育馆上空的大屏幕,在该需要发出什么样声音的时候,欢呼的时候,它就会提醒你。全都发出噪音甚至那个时候。

  张晓梅:我正好去年年底在美国看过NBA的表演,真的很好玩,想让你发出鼓励的时候,你真的听那个直译感觉很有意思,让你赶快制造噪声,大家这个时候特别整齐做一些鼓励。

  主持人:可能作为网友在底下说,可能咱们被计划经济压抑时间太长了,只要一听什么事有组织,必须整齐划一就会有反感,凭什么呀?

  郑蔚:自然的逆反情绪。

    张晓梅聊在NBA现场当加油观众的刺激经历

  主持人:但是真正大家看体育比赛,或者是看上学时自己班啦啦队比赛的时候,说肯定会出来一个带头的,哪怕够喊高二三班加油也会有一个人站出来,如果大家都闷着,谁都没有站出来喊,大家都不好意思。

  张晓梅:我经历过国内国外一些大型比赛,中国人的整齐划一是特别超级的魅力。94年那时是世界妇女大会,那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建国以来最大型的国际会议,在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时候,大型的团体操看得外国人真会流眼泪,因为他们在国外看不到这些组织得这么好这么有气势的活动,真的会被感动。因为人心是会被力量打动的,当你的力量足够强大,现场所有的人真是会被感染和打动的。

  主持人:说了半天奥运加油、中国加油这个手势,大家现在想一想,还是在电视里看到、节目里看到。

  张晓梅:还是想象的。

  主持人:真正到奥运赛场,真实赛场的时候,我想不管是体育馆里还是体育场里数万人一起做那样的手势,每一个在场的人都会感觉到这个票买得值,跟电视上看比赛和到现场看比赛最大的不同点可能就在于现场感,这是大家都很期待的一个场景。

  另外,今天的访谈谈了这么多,也快到时间了,问一下三位嘉宾,你们觉得咱们这个手势推广,现在离奥运会开幕式还有36天,你们觉得下一步不会更大面积铺开或者是迅速点燃大家所有对奥运关注的这些人的热情?

  郑蔚:其实现在我们已经从包括新浪,包括其它网上都看到,自从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开完,很多学校和单位都在组织学习这个手势,我们下周开始会在青岛、秦皇岛、天津、沈阳这几个奥运城市,我们都已经联系了,而且当地的市政府非常积极,主动组织各种活动,要参与,一起学习这个手势,同时因为都是奥运城市,等待奥运开始的一个启动仪式,还会陆陆续续有一些活动,我相信这个手势会在随后的短短的奥运会几十天之内,会大面积在全国范围开始。

  主持人:首先小朋友自己做,带动家长一起做会更好。

  郑蔚:我们有一个同事上班就跟我说,周末带着孩子出去,小孩就说爸爸加油、妈妈加油,然后让爸爸妈妈心里觉得特别感动(笑)。其实就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情感。

  主持人:30多天的时间,大家除了期待、等待之外,还想一想是不是有些跟奥运相关的东西可以去学习一下,或者是去熟悉一下。

  张晓梅:我稍微提一下,其实我们有一些国际通用的手势,比如OK、V字,都是在特地的历史条件下,从美国、英国这样一些国家传遍世界的。手势的这种流行趋势确实有一些因素,比如首先手势的表达是积极向上的,同时符合民众的心理需求的。再一个说句实话也有一个很强大国力的背景,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现在就在中国目前的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其实我真的是会想象,这个手势不仅仅会成为一个赛场手势,很有可能就成为世界性的一个在中国发出的带有很强体育印迹的通行的手势。所以,大家都很期待。

  主持人:我们经常说北京奥运会能够给世界留下什么,给人们留下什么?留下一些符号性的东西,可能一首歌、一个手势都可能会成为一个符号而留下来。我们希望奥运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北京2008的一个符号被流传下来,感谢三位参与我们的访谈。

  节目结束之后再做一遍。谢谢,谢谢!

  (访谈嘉宾做奥运加油手势)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右下分类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