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23日16:55 新浪博客
林格:
林格:培养好的习惯不是束缚创造力,而是腾出更多的空间让创造力发挥。

    精彩语录:

    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生都享用不尽那个利息,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辈子都还不清那个债务,所以习惯的意义毋庸置疑,肯定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人的行为当中70%是习惯   

  主持人:我们看下一个问题,其实养成教育的落脚点,您说过是习惯,说到习惯的话,我们要给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个会不会束缚了孩子的创造力呢?

  林格:我可以简单说一下,什么叫习惯?习惯是稳定化的自动化的行为,人的行为当中70%是习惯,就是我们现在平时所有的这些行为70%都是习惯,你想想你不重视习惯能行吗?

  主持人:我在想还有30%是什么?

  林格:还有30%是偶然性的,因为你有应急性,就好象著名心理学家林丛德老师讲的,他用一个比方很惟妙惟肖,就是你心里痒痒的,你不做它心里就感觉发痒,一旦一个人养成了习惯以后,其实我们现在不是去束缚他,是把孩子从低级的行为习惯,磨蹭、乱花钱、说话不算数这种低级的行为习惯当中解放出来。培养好的习惯,培养好的习惯的目的是最终不仅要解放他自己的注意 ,比如我们学会了这样去拿杯子,我们大脑是不需要注意的,我们大脑是发挥创造力,所以最终的目标还是把大脑给解放出来。比如我怎么喝水怎么拿筷子,你的大脑就不太注意了,所以有一个东西很神秘,就是潜意识的力量,任何的潜意识可能存在巨大的能量,我们怎样用一种方法把它激发出来,习惯,把它从低级的行为当中解放出来,把大脑的注意给它解放出来,这种习惯就变成了一个人的品质。其实爱因斯坦也讲过,他说当你把所学的东西全部忘掉的时候,剩下来的就是人的品质,人的素质,这个品质和素质具体而言就是指习惯,当一个人把所有学来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习惯。

  因为习惯我给你插一句,俄罗斯,前苏联有一个著名的教育专家叫乌申斯基,他就认为习惯就是人存放在神经体系统当中的一个道德资本。 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生都享用不尽那个利息,如果培养了好习惯,他一辈子都还不清那个债务,所以习惯的意义毋庸置疑,肯定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主持人:所以您刚才讲养成教育的落脚点最后还是习惯。

  林格:对,甚至我写的书都叫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个话有一点武断,但是我想矫枉必须过正,我先讲清楚这是最终的教育成果,为什么国家在推动这个养成教育呢?就是因为我们知道,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很空,而习惯是很具体的,很好抓,一抓一个准,而学习又好,习惯又好,我们的教育其实就实现了。

    良好习惯利于激发创造力

  主持人:现在咱们再讨论刚才那个问题,习惯和创造力,一边是下意识的规律性的东西,一边是一个人的自主的创造力,会矛盾吗?特别是对于小孩来说,

  林格:不矛盾,当他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候他的大脑是自由驰骋的,因为他不需要注意什么,他所有的行为,比如怎样上课,就像你刚才讲怎样骑自行车,怎样拿筷子,怎么吃饭,全部变成下意识的了。他的大脑就被解放了,大脑解放之后他在干什么,他就有无限的可能性,比如想像、联想,去思考很多的其他的问题,好了,他的大脑就被开发出来了,而只有这种下意识的这种行为一旦稳定以后,他的潜意识很有可能是被引导,潜能可能会被开发出来。

  主持人:培养好的习惯不是束缚创造力,而是腾出更多的空间让创造力发挥,能把一个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的琐事当中解放出来,这是非常好的一点,那习惯这么好,我们怎么样去培养这个习惯呢?对一个孩子来说。

  林格:通常来说,我想先讲一个步骤,方法之前我还会讲一些,我觉得应该要很清晰它的步骤,第一个它的首先的认识,这是习惯的重要性。

  主持人:我们现在都认识了,特别重要。

  林格:第二个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孩子一起来讨论,我们需要培养哪一些习惯?

  主持人:这个确实要明确。

  林格:第三步设立一个榜样,没有榜样不是教育,这是很有效的一种途径。第四个进行积极的训练,习惯是需要训练的,甚至训练的时间很长,美国研究是21天,我们发现大部分在30天到40天,当然时间越长,不是越牢固嘛!第五个要积极的评价和鼓励。第六个很重要,就是在他的同伴当中或者同班当中应该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不断地监督。

  主持人:就是他的环境,可以说是。

  林格:对,简单说起来应该是这六个步骤。

    培养好习惯的六个步骤

  主持人:简单说六个步骤,这中间我觉得有一个哪些习惯需要去培养,因为您刚才说了好习惯受用一生,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所以什么样的习惯是值得去…

  林格:我认为这个可能还不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想详细阐述一下,究竟哪些习惯是决定性的,或者是人格化的,要培养人格化的习惯,不能培养束缚他的发展的习惯,所以这里面确实要有很多的专家,很多的老师来一起参与研究,我们大概做了10年时间,10年时间来敲定,究竟哪些习惯是决定性的。当然我们现在我想这个问题如果直接列出来哪些习惯,我觉得会显得很突兀。

  我还是先讲讲养成教育的基本原理,它的基本原理实际上是这样的,它有一个,基本原理就是说我们现在找到他的教育依据是什么,就是前提,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避免到时候人非人格化,我先讲清楚是自我教育,自我去培养,而且它真正隐含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好了,自我教育有三个隐含,第一个隐含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哪些不足,哪些有优势。第二个是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或者接纳自己的优势。最后是控制自己,就是真正的习惯的培养的过程实际上是这样,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控制自己的过程,而这三个自己,实际上也是我们讲的一个人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的三个指标,这个原理正好是我们在推动养成教育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清晰的教育原理,就是认识自己很好理解吧!接纳自己我可以讲两句,因为这个挺重要的。

  比如说去年我们有一个日本的朋友,他曾经见过松下幸之助,相当于晚辈一样,他就讲松下幸之助临终前跟他的晚辈讲了三句话。他怎么讲的,他说其实我觉得我的人生经验很简单, 第一因为我出生贫寒,这本来是一个劣势,但是他说就是因为我出身贫寒,所以我奋斗不止,所以他一生的成功第一个原因是奋斗不止。第二个原因他说,我没有上过大学,这本来也是一个劣势是吧!但是他认为就是因为没有上大学,所以他所学习到的东西全是听来的和看到的,听来的和看到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都是最最管用的东西。第三个,他说因为我身体不好,所以我总是卧床休息,所以我就学会了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所以你看,出身贫寒本来是劣势,没上大学,小学毕业这是他的劣势,身体不好是一个劣势,但是他接受,接纳了自己,他把这种劣势变成了一种优势,实际上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的。比如说我不会开车,我就不去学习,这样的话我有司机,不至于很疲惫,或者喝了酒以后我也去开车,这就很安全了嘛!我还有好多不会,好多人不会游泳,被淹死的你看都是会游泳的,是不是?你说你不会打高尔夫,你说你好多时间一个人独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