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杰:演讲的关键不是天才是学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5日17:04 新浪博客
李燕杰:
李燕杰:我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能朋友,拜万能师。

    精彩语录:

    人生需要真正的大智慧、大美和大爱,这样才能成就真正的快乐和丰盛的人生。

    李燕杰的人生智慧很纯真

  主持人:因为这个书可能是在您的帮助之下出来的,什么原因促使您出这套书呢?

  张立红:这个过程也是有点曲折的,因为刚开始说实在的,我也是孤陋寡闻,最初黄海平给我介绍,他说听了李老师的演讲,他是30岁左右的一个企业老总,他说听了李老师的演讲之后流了一晚上的眼泪,我特别惊奇,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我真的没有听说过,我就问我先生,我说李燕杰老师的书能出吗?他当时一听,他说他的书不出你还要出什么人的书?当时他在南开想听李老师的演讲都没有挤进去,他说谁的书不出,也一定要出他的书,他是一个文化宝藏。当时我一想,让他这样评价的人还没有碰到第二个,所以我就好好整理他的东西。我见了李老师之后非常惊奇,平时跟李老师通电话的时候,他经常说我最近干了一件事情我觉得很棒,我感觉跟一个很率真的年轻人在讲话,就是没有年龄感,所以我经常说有两种作者是很珍贵的,一个就是非常年轻的,大概也就二、三十岁的人,但是他写出来的东西给人感觉像是五、六十岁的人写的,另一种就是七、八十岁的人,他写的东西给人一点没有老朽,虽然经历那多么多人生波折,但是一点不世故,还是保持从来好像没有经历过人事那种人的纯真和率真,这一点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觉得很多人到了李老师这个年龄,尤其经过这么多人生坎坷之后会变的很圆滑,很世故,很会回避,他还是保持这份毫不掩饰的本色,让我感觉这种大道理,虽然同样是大道理,同样是人生智慧,但是给人一种纯真的感觉,特别容易给人一种零距离感,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非常珍贵的。而且一直我在讲,我做策划,我讲初级策划,中级策划,高级策划,之所以有这个三部曲,我是有感而发的,因为我碰到一个出版界的老策划人,他说策划很简单,坐飞机跟别人聊聊天就可以策划到一套书,当时我特别有感触,难怪现在社会上有这样浮夸的气氛,大家要有这样的感觉确实令人挺担忧的,因为初级策划,比如《跟风》这样的书确实是谁都能策划的,中级策划是立刻能打到单的书,这种书如果能找到一个很好的技巧,或者资深的人写的话也会很受欢迎,这种书我觉得也是很需要的,但是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而李老师这套书确实是我一直在寻找的。出版这套书也说明我们团队在向高级策划的道路上前进。

  主持人:特别是这里边您刚才提到诗歌散文这本书,非常值得一提,我也觉得这本书真的是,可以说让很多人能够眼睛一亮。

  张立红:其实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李老师是一个很厉害的书法家,他的父亲就是很著名的书法家,他父亲一直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书法上能超越自己,因为他父亲在当时也是几个书法名家之一,但实际上因为李老师的名气,李老师的书法现在也是在大家心目中非常认可的,他书法也是非常厉害的。所以大家对李老师如果仅仅停留在演讲这方面的认识的话,那么就太片面了,而且从李老师那儿能获得的智慧就肯定要打折扣了。

  主持人:而且我听说李老师真是一个很全面的大家,但是在演讲方面,这个书卖的非常好,据说已经达到上千万册了。

  张立红:对,我在李老师那儿碰到一个,现在畅销书的作者,就是我说的中级策划类的畅销书的作者,他说他在地摊上买了一本李老师《塑造美的心灵》的旧书,激动万分,他觉得他们现在的培训和演讲跟李老师比差的很厉害,社会很需要李老师这样的演讲和培训。其实我一直在演讲,像比尔盖茨和巴菲特他们成功肯定不仅仅看我们现在通常看的教你怎么在社会上用技巧,也就是停留在术这个道路上,让你明年工资更涨一些,能有更好的业绩,仅仅靠这些书是肯定达不到那样成就的,人生需要真正的像李老师倡导的大智慧,大美和大爱,这样才能成就真正的快乐和丰盛的人生。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演讲者

  主持人:今天有很多网友在网上,我看都是问有关于李老师演讲方面的问题。

  网友:李老师,您60年代演讲的记录现在还能找到吗?

  李燕杰:所以这次就进去了,我是1976年开始演讲,1977年1月25号就从高校走向社会,所以当时说我是跨行业的演说家,就这么走出来的。刚才张老师说的那个我说一下,这个演讲集有几种,但是差不多相当一个主题,当时最牛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德诗才学与真善美,光上海一家就印了五、六百万,广州印了三十万,沈阳印了七十万,盗版书不算,没打版权页的书在部队里边多的是。前几天还有人把在部队里边,他当领导的时候,那个书给我了,所以他说那个数字是包括着上海的,包括着广州的,包括着沈阳的,包括维吾尔族语言的,包括外国的,都算上,上千万,我也挺高兴,能有这么一个广阔的天地,这么多读者,对我们宣传真善美是有利的。

  张立红:李老师每天如果不写文章,就觉得这一天白活了,没有干事情。所以他给我的感觉,真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老人,只有懒人,如果像李老师这么勤快,这么勤奋,而且到现在可以说满腹经纶,仍然在努力学习,还努力创作,他实际上让我感觉,就是直接交流起来,尤其电话交流,跟30岁左右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交流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一个人勤奋永远都不会老。

  主持人:在我们最后还有一点时间,问几位网友的问题,网友很多问题还是关于演讲方面的。

  网友:老师,演讲是一种天才,一种技巧,还是别的什么东西?是靠什么能够演讲这么好呢?

  李燕杰:关键的关键不是天才,因为我小的时候,因为我父母亲都特别老实的学者,而我父亲这个名儿就是要谨言慎行,所以我自小不爱说话。我刚参加革命的时候,我的领导人就说我像大姑娘,一说话就脸红,现在我在国际上影响比国内大,国内的影响好像比北京大,北京影响比我们学校大,为什么?就因为我有一个革命事业的需要,也是人类的需要,当感觉到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的时候他就比较勇敢,所以我认为首先得敢于走向讲台。西方有这么个说法,哪个大演说家,怎么成为大演说家了呢?说嘴巴里搁个石头子,天天说话,成了演说家,这个我好像不敢苟同。你说演说家一人嘴里搁一大石头就成演说家了?不可能。但是勇于上台是第一条,有一个前提,必须有相应的学问。所以我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且教万能朋友,还拜万能师。因为我是专门讲了司马迁,司马迁之所以伟大,一个是读书,二是拜师,第三是交友,然后是远游,再一条,遇到灾难的时候他自己经受了考验,所以演说家跟这个一样,也得有德识才学。昨天闻一多的侄子闻一树教授,不速之客,突然间到我家来,他惊讶,怎么这么多书?他问我谁还比你多?我跟他开玩笑,我就知道毛主席是六万五千册,我说别人谁有这么多我不知道,三万五千册,几乎每天买书,那些年书店不认识我,那肯定不是大书店,所以我认为必须有一个很好的学问,我不是说我有学问,必须学习才有学问,所以这是关键。

  张立红:去李老师家第一次我也是很惊奇,他家房子那么小,很普通那种单元楼,里边坐的地方很小,其他全都是书架和书,还堆满了讲稿和纸稿,李老师都讲了四千多场了,他仍然每次之前都要认真想想再讲点什么新的东西,我觉得这个特别难得。我第一次在清华听李老师给清华的总裁班讲课,我在后面听,我特别吃惊,一个身患绝症20多年的人,他能从8点讲到12点,中间都没有人出去,实际上他就喝了两口水,一直站着,中间就10分钟,就喝两口水,而且10分钟在签字,我觉得年轻人都不能有这样好的体力。

    教授们应该走出象牙塔多做文化传播

  主持人:真的是一种铁人的精神,因为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我们只能聊到这儿了,最后我们请李老师给我们青年人,特别是网友能够推荐一本书,对他们能够有帮助,或者有启发,我们看李老师会推荐哪本书?

  李燕杰:我倒不想提供这个,因为介绍书的很多,你像前两、三年,好象也是新浪,新浪网出现了一个年轻人,认为对他影响的人,十个人,其中有我,书不是我,是别人外国人的书。所以我现在坦诚地讲,对事业,对青年负责,因为我是所谓的演说家,因此我愿意向大家推荐我这四本书,这四本书既有一定的国学知识,又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同时我这些年当中经常给企业作报告,所以讲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经营管理,企业谋略,我都学习过,都研究过,我也都很佩服他们,但是我觉得中国必须有中国相关的教授,所以我在北大说过一个词语,我说现在在清华北大扔个砖头能砸仨教授,但是找个教练很难,因此我呼唤,今后教授加上教练,都走出象牙塔,奔向十字街头。所以我既然把书摆这儿了,我就建议年轻人先读读我这个书,读书的过程中干三件事,第一件事,李燕杰这里有什么问题及时指出,明年争取改版改好,这些人我一定一定对他表示感谢,头三名我准备给他各送一个书画条幅,我的字不值钱,但是毕竟是个老人,前三名,或者前五名,甚至前十名,我各送个条幅行不行?我这个人就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主儿。

  第二条,看这里边对你有什么好处,给我写信来,我有一个教育艺术杂志,好的,合乎我们刊物需要的我给你登出去,所以怎么样解决这个教育艺术问题,咱们就结合起来了。

  第三个,应该对清华大学出版社也提建议,我主张,一是向他们表示感谢,书有什么意见也提出。

  张立红:另外对我们出版的图书,还有希望我们出版什么样的图书也多提出宝贵意见。

  李燕杰:我是很坦诚的,别人的书我要推荐那太多了,毛主席的书我都认真读,今天我翻出来了,我真是很感动。我是请大的心理学家,他从劳改队出来替我刻的钢板印出来的,我骑着自行车到中华书局,找到周正辅先生,我把那些稿给他看了看,他非常感动,给我逐字逐句做了修改,所以我这个人说实在的,能有今天,应该感谢很多领导,很多我的老师,很多我的学生,最后用一句话概括,青年是我师,我是青年友,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

  主持人:今天也非常感谢两位老师做客我们新浪,也跟我们网友说了这么多有价值的话,最后也要感谢各位网友收看本期的新浪网上大讲堂,我们下期再见。

  张立红:再见。

  (本次访谈结束)

  点击进入网上大讲堂往期精彩回顾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