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钱文忠:对佛教至少应保有一颗尊敬的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6日17:09 新浪博客
![]() 精彩语录: 对于佛教我们应该尽量理解,而如果我们还做不到理解的话,就先让我们对他保持一种非常尊敬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不要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就枉加批评,可以把它作为一段民族的文化史去了解它。 网友:《大唐西域记》现在有没有白话文的版本? 钱文忠:有一个版本,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但已经是20年前出版的,是季羡林先生组织一批当时一流的学者翻译成白话文,翻译得非常可靠、非常精彩。但是这本书当时的印量不多,现在陕西出版社是不是会重印,当然还得征求季羡林先生的同意,有一部,我现在用的就是这部。 主持人:现在能买到吗? 钱文忠:应该绝版了,可能只有在图书馆里。 主持人:您对西藏佛教有没有研究? 钱文忠:谈不上研究。 主持人:以后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吗? 钱文忠:肯定会,但是说不准会在什么场合讲。 玄奘与高昌国王是结拜兄弟 网友:请您谈一谈玄奘在高昌国的一些动人故事? 钱文忠:我在“百家讲坛”中已经讲了,而且书里也专门有一章,主要是碰到一个国王叫鞠文泰,后来结为异姓兄弟。这也就是《西游记》中,或我们在民间传说中,把玄奘说成是御弟的故事的一个历史依据和来源。因为我们在民间故事中把玄奘说成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但在实际历史中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不到他和唐太宗结为兄弟,但是在高昌国,他跟高昌国的国王从历史记载来看的确结为了兄弟。 主持人:玄奘在西天取经的时候有很多动人的故事,能不能跟网友分享一下,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钱文忠:太多了,恐怕很难一一列举,一个是我的讲座里都讲了,书里也都写了。他在印度当然碰到过很多事情,他在学习过程中的艰辛,包括在游历过程中的心潮澎湃,太多了,因为他在印度呆了那么长的时间。 网友:您对《心经》、《金刚经》有什么理解? 钱文忠:这都是佛教徒都知道的,《心经》有好多译本,一共也有200多字,最著名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其中的话。《心经》我自己手抄了一遍汉文的,另外用梵文也抄了一遍。 网友:您对《心经》的理解是什么? 钱文忠:这个可以讲一年。《心经》是般若这类佛教学说中最提纲挈领的一部经典,是已知的佛经当中除了密咒、各种咒语中篇幅最短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很关心,就跟我讨论,说玄奘默念《心经》。他们就问《心经》不是玄奘翻译的吗?其实《心经》有很多版本,玄奘翻译的是最流行的一本,在玄奘翻译之前已经有一些版本了。 主持人:今天节目的最后请您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籍给大家,比如您觉得对大家比较有益的。 钱文忠:这样的书相当多,如果从佛教的领域,因为佛教文化毕竟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汤用彤先生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我希望大家慢慢地静下心来读下去,会觉得意味深远。这本书我读过很多遍,从大学前就开始读,这本书应该说我读了20多年,每一次读都能够得到很多知识,这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 对佛教我们应保有一颗尊敬的心 网友:您对佛教的一些行为,如转世、活佛是如何看的? 钱文忠:因为这是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活佛转世是藏传佛教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这个制度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也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在藏族或者在信仰藏传佛教人民的心目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它里面有神秘性,有的时候你要进入到信仰的领域中才能理解。佛教里像活佛转世、衣钵传承,有很多这样的东西,我们应该尽量理解,而如果我们还做不到理解的话,先让我们对他保持一种非常尊敬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不要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就枉加批评,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文化现象、一段民族的文化史去了解它。 主持人:《玄奘西游》已经在“百家讲坛”播出了,下一个选题是什么? 钱文忠:下一个是《我的老师季羡林先生》,已经录完了,还没有播,可能在十月下旬或十一月份播出。因为我是季羡林先生的学生,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得到全社会绝大多数人尊敬的一位学者和长者,他今年已经96岁了,经常还在发表文章,发表他对当前文化现象的评论,我用12集的篇幅讲了季先生从出生到1946年,从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留学归来这么一段的经历。我想把季先生从一个出身非常贫苦的农村的孩子怎么一步步奋发向上、刻苦求学,最终走上了成为一位大学者的道路,把这段经历真实地讲述出来,这样大家可以更真切地、更具体地了解季羡林先生。 主持人:主要是讲季羡林老师生平的求学经历? 钱文忠:对,因为35岁他从德国回来,然后到北京大学当教授。所以前一段是他的求学经历。 主持人:有没有讲到他著作方面的内容? 钱文忠:当然会讲到,这个回避不了。 主持人:大家都非常期待。 钱文忠:希望不要让大家失望。 主持人:今天时间差不多了,因为明天钱老师会继续光临我们的嘉宾聊天室,谢谢大家的观看,再见。 ![]()
【发表评论】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