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平:学术界出了问题何必拿于丹出气 |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9日16:19 新浪博客 |
![]() 精彩语录: 对于学术走向大众传播,我不会给很高的评价,但我也反感有些人痛心疾首,觉得是学术的堕落,这个也说得太过分了。学术界本身有很多堕落的地方,用不着拿几个上电视的人出气。 于丹并不是要我们只学孔子或庄子 主持人:现在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国学热,像百家讲坛,于丹谈《论语》,您也知道。您觉得让人们从古人的哲学中建立现代的人格,这种做法可行吗? 周国平:我不太懂这个提法,我觉得不太可能(笑)。 我知道你的意思。首先怎么理解现代的人格?你的意思可能是说能够在现代环境中生活得有意义的一种人格。我觉得是这样的,你不可能从某一本古书里去提炼一种人格,然后把它拿到现代社会里来用。 主持人:这不可能? 周国平: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我想于丹他们做的也不是这个事。实际上你在建立自己人格的时候,可以利用自己的思想资源。这种思想资源包括中国古代一些思想家的资源,也包括西方的一些思想家的资源,都可以用。但是是作为思想资源来用,并不是说我单一地用孔子来指导今天的生活,或者是用庄子来指导自己今天的生活。实际上这些大思想家,包括中国的孔子、庄子,也包括像西方的苏格拉底,《圣经》里的耶稣也好,还包括佛教的释迦牟尼佛陀。所有大的思想家、精神伟人,他们确实是有一些很共同的地方,因为他们里面都包含着对人类一些根本问题的思考。所以,你只要是一个人,不管生活在哪个时代,都可以从那里找到你的思想之源,来建立自己的人格。但是不要单一地从某一个人中得到,这不太现实。 柏拉图的幸福密码是什么 主持人:人格对于幸福的意义在哪里?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周国平:这看怎么理解人格了。如果我们理解得宽一点,像我一开头说的,幸福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生命的快乐,一个是灵魂的快乐。从灵魂的快乐中来说,你也可以说人格这个概念和灵魂这个概念是很接近的。我刚才讲的时候没有展开这个问题,就是灵魂的快乐。实际上灵魂快乐的内容是很丰富的,应该说包括人格方面。人的这种精神能力的实现,人的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这就是灵魂的快乐。人的精神能力、人的精神需要应该说是包括好几个方面的,用柏拉图的分法可能还是比较准确的。柏拉图把人的精神层面分为三种:智、情、意。智就是智力、头脑、思考能力。情是情感,对爱的需要,对美的欣赏。意就是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实际上指的就是道德上的追求,追求善。事实上,头脑对应于真,情对应于美,情感是追求美的,意对应于善,是追求善的。从精神上的幸福来说,这几种能力、需要都得到满足。而人格可能更比较接近于这里面讲的道德。 做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有尊严的人,这是道德的含义。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和幸福的关系很大。你有善良,而且把你的善良表达出来给周围的人以帮助。另外你有尊严,也尊重别人,也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人生幸福很重要的方面,这和人格的关系就比较密切了。 百家讲坛跟学术走出象牙塔是两码事 主持人:您现在怎么看待学术走向市场,走出象牙塔?您支持这样的方向吗? 周国平:这个帽子戴得有点大了。你不能说有两个人上电视台,讲了一点东西以后,这个学术就走出象牙塔了,就走向市场了。 主持人:但它确实是给大众普及了一些曾经感觉比较远离大众的东西。您自己是比较提倡还是反对? 周国平:这样讲了以后大众离学术是不是近了一步,这是一个问题。 主持人:还在探讨之中。 周国平:不一定真正把大众引到了学术的面前,也不是把学术带到了大众中间,这样讲还是有点说大了。我觉得实际上从学者来说,它的基本功、主要的功夫应该是在象牙塔里面的。他得潜心研究,他应该能够耐得住寂寞去深入研究一门学问或者是研究一个问题,这确实是需要特别安静地去做这种事情的,这是主要的方面,他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在这儿。在这个前提下,如果说他有一种传播的能力,也不妨可以让他做这样一些传播的工作。 另外,学者里面有一些人,可能传播能力特别发达,研究的能力弱一点。那么他主要去做传播工作,不怎么做研究工作,这也无可非议。 主持人:只要是自己擅长的就可以。 周国平:对,这对学术没有坏处,但是你也不能说有多大的贡献,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大众传媒的时代,这是非常正常的。所以,我不会给它很高的评价,但我也比较反感有些人痛心疾首,觉得是学术的堕落,这个也说得太过分了。这很正常,我自己的看法,这个时代确实学术有堕落的地方,但是这个堕落主要不在有些人走向传媒,走向传播,而是学术界本身有很多堕落的地方,行政化、追求利益的情况都很严重,用不着拿几个上电视的人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