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开阔的思维有助于写作 |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16:28 新浪博客 |
精彩语录: 当你培养了观察的能力,思考的习惯,和你心中有了一种情愫的形成,在这个前提下你驾驭文字的能力又不比别人弱的话,你对于任何一道作文题可能你的思维都比别人要开阔一些。 思考的习惯不可被替代 主持人:梁老师,刚才我们谈到了观察能力,又谈到了阅读对写作的影响,其实我觉得最终还有一个东西可能是写作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思考能力。其实我觉得所谓会写的人是会思考的人,那您觉得这个能力应该怎么培养? 梁晓声:这个能力是这样,别说我们的初中生、高中生了,前几天因为到期末了,各大学都有毕业生,我和我们的同事们也是连续一个星期差不多都在学校里,组织本科生答辩,硕士生答辩。在答辩的过程中因为面对论文,大家讨论过这个问题。就是说在答辩结束以后有些同学要请老师吃饭了,同学们把这个叫做“谢师宴”,其实老师们一方面是婉拒,另一方面也不能使同学们感觉到自己愿望落空,有的时候也会去陪同学们。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同学会有很多交流,这个交流都是讨论式的,就是关于文学的,关于社会的,关于文化的。恰恰是在这种时候的讨论使好多同学最后都会说出这样的话:老师,我们今天的收获才是最多的。 因此我跟我的同事说到,对于大学课程,其实我反对的主要是在方式上灌输。因为我历来认为知识两个字是要分开来谈的,知就是知感,识就是认识。所谓知感就是别人呈现给你,展现给你,说给你听,要求你记住的那一部分。只有这一部分是不够的,而当人习惯了这一部分的时候,那么思维的那一部分神经就会渐渐地产生惰性。我在大学里边最初的时候上课也是那样,因为当你一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一些用功的学生会本能地、习惯地拿出小本来了,就要记,但是在一堂课45分钟里面你有些话语是不值得去记的,因此我马上告诉他们,我说现在都抬起头,放下笔听我说话,如果我的哪一段话是应该记的,并且值得你们记的话,我会告诉你们下一段话你们可以记下来,更多的时候我所说的话只不过是引导你们来思考的一些话。 开阔的思维对写作有帮助 主持人:实际上在写作的过程中,阅读、观察和思考三者不可缺一,才能构筑一个人相对强的写作能力。 梁晓声:在这三者都经过训练之后,接下来才是运用汉语言表现的那个魅力。我这里还可以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今年的高考,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应该是…… 主持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梁晓声:对,是唐开元年间的进士,刘长卿,他当过监察御史,应该是官品比较高的一个官位了。这首诗他是赠给友人严士元的。在读刘长卿的诗的时候,你会发现经常有出现答严员外或者谢严员外,我估计都是给这位严士元的。刘长卿写了很多很多诗,在唐诗的全卷中可能他一个人要占其中的几卷,有九百多卷,他单独恐怕有四、五卷之多,他的诗其最大多数是五言,当时甚至有人说他筑起了一道五言长城。现在考的是七言,这七言应该是他写了许多五言之后的一首诗。 他写这首诗赠给严士元的时候,他那时候在官场上已经失意、受贬,并且有一些看淡了、看破了,因此刚才你说的那两句话再接下来应该是东道若逢相识问,因为东道是指主人,就是说主人你如果遇到认识我们两个的人问起我,那么我目前的感受就是青袍今日误儒生,因为他是儒生,靠应试上来的,他感觉到他的人生在官场上有一种淡泊,这是他内心寂寥的,也是失意的。因此你看闲花落地听无声,就是你看在唐诗中有野花,有繁花,但是用闲花这个词用的不是很多,我也是第一次在诗中看到闲花,这是寂寥的一种心境。但是假如我们对这样一种背景知识知道一些的话,对于写好这篇作文至少多了一个选择,就是N种选择,N种开篇中我多了一种。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对于那些唐诗宋词中写春天描述景色的诗句知道的多一些的话,也可以串联起来加以互补,这时候纯粹展示一篇写景的美文,也是N种选择方面的一种。那当然我们还可以写情绪,写情绪的话就是那样一种寂寞感,可能要跟刚才这种诗人当时的心情联系起来。 其实我们还可以展开来想一想,就是在当时还能看到野渡花争发,你会想到渡口那里所有的花都在春季开放的感觉;你会想到林花扫更落,就是扫了一遍又一遍,给我们感觉我们先人他们处的那个年代,只要离城不远,到春季的时候似乎到处都是花,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绿。可我们现在生活在水泥墙中,严格说我们要观察,又到哪儿观察呢?因此你没有观察,你可以反省,你可以质问我们现在人类的生存状况,我们和自然的关系。我们现代的人不可能产生这样的诗句了,我们也没有这样的心情。 当然你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想,听无声音也罢,看不见也罢,那都还是这个诗人本身的一种状态,他在想听,他在想看,什么人在想听花落地的声音,什么人在想看雨湿衣的那种情形,这时候人的那种轻松的状态是令我们羡慕的,自己看我们把当代人搞得家景过去,然后我们再总结出来时间就是金钱,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我们肯定不会有那种听无声,看不见的那样一种情怀。但是这时候如果我们的孩子们读这样的诗,也可以由他们来告诉大人,包括父母,放松一下,大人们放松一下,这也可以是一篇作文。 我们应该重新重视写景 主持人:我听梁老师解读今年的北京市的高考题真是茅塞顿开,因为当时我想如果让我写,我只想到一个角度,我觉得这句话告诉了年轻人,你的人生中你受到的一些影响未必是能够听得到,看得到的,可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我可能从培养自己做人的方法上去考虑。 梁晓声:你这至少是N种选择中的又一种,我们之所以说N种,就是说当你培养了观察的能力,思考的习惯,你心中有了一种情愫的形成,在这个前提下你驾驭文字的能力又不比别人弱的话,那么对于任何一道作文题,可能你的思维都比别人要开阔一些。我记得就是去年,去年我教的大三的学生,我给他们的考题就是《雨和雪》,但是我已经注释了,我说可以单纯的写景,单纯的写景我不是看他们的文字能力,我就是想看他们平时留意观察过生活没有,当然也可以写事,也可以写人。我的大多数同学都是抱怨的,他们说老师,什么写雨,什么写雪。第一,这非常像中学高中的作文题,第二,我们早已经不关心雨和雪了,自从我们上高二的时候就已经不关心了。这也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个状态。因此在这个状态下你让他回忆下雨下雪的那个感觉,他确实没有观察到。 但是一个女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她说我跟大家一样,我自从高二以后什么下雨、下雪、天晴、天阴对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关系,我的一门心思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因为爸爸妈妈寄希望于此。因此这个题不是我喜欢的。但是我想起一件事和下雨有关,她讲什么呢?就是说天旱,家里边的那一片菜地盼望着雨水,可是天总也不下雨,爸爸焦急,没有办法,最后就忍痛掏出一百元钱请人抽水浇园。后来当水抽出来了,也已经交钱了,天上这时候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时候她透过窗子,看着身材瘦小的父亲低着头看着自己刚挖开的水渠里边抽出来的水,然后又抬头任凭瓢泼大雨浇着自己的脸,那种沮丧,那种无以言表的感觉,她甚至突然知道了父亲跟她说,别考虑学费,家里一定让你上学的那种心情。然后她跑出去偎在爸爸的怀里,说爸爸我爱你,你是我最好的爸爸。她说我那天突然明白了,一百元钱对我父亲意味着要摘满一手推车的豆角,要推到二十里地以外的集市上全部卖完,我的学费和我的生活费将来上大学都是父亲这样积累下来的。我们这样写作文也很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