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大讲堂之三:作家梁晓声谈青少年写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16:28 新浪博客 | ||||||||
6月14日下午3点,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梁晓声(blog)先生做客新浪“网上大讲堂”,跟青少年和家长朋友们谈谈写作方法,并从写作活动的角度关注青少年的成长问题,以下为聊天实录:
精彩语录: 写好文章有三大前提。第一是观察的能力,第二是对人情事理的分析能力,第三是情怀感受。 孩子的情感体验、认识事理的能力,都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人不断跟他交流。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是我们新浪网上大讲堂的时间,我是主持人术术。坐在我旁边的是各位网友都非常熟悉的梁晓声老师,欢迎梁老师做客新浪,老朋友了,我想我们这个网上大讲堂也有越来越多的老朋友,也欢迎各位新朋友加入。除了通过电脑访问新浪网,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 今天梁老师做客我们大讲堂,想跟网友们交流关于青少年写作的话题,这个选题是我们共同商定的,您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选题呢?给大家介绍一下。 写好文章有三大前提 梁晓声:因为大约在二十几年前的时候就有许多中学生和高中生的家长,有时候甚至包括小学五、六年级孩子的家长,有的是我的朋友,有的是专门到我的工作单位找我、给我打电话、给我写信,苦恼于他们孩子的作文成绩。他们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想法是特别单纯的,也是特别功利的,就是希望有一种最快速的方法让他们孩子作文成绩提高一些,如果不提高的话就影响语文成绩,就影响成绩总分。每个家长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由于作文考试不顺,然后使总分拉下来。所以这促使我想到了一些关于我们的小学四、五年级以上,初中、高中包括大学同学写作文的一些问题。我还曾经想过到退休的时候我应该写两本小册子,《小学生怎样写好一篇作文》,《高中生、初中生怎样写好一篇作文》,因为我在知青的时候就当过小学语文老师,然后又一直在电影厂工作,接触很多青年写作者,在大学里边也教中文。 主持人:梁老师,您自己能够产生这样一个想法,除了跟大家对您的这种提出的一些问题有关系,是不是跟您对当下青少年写作水平,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判断也有一些关系呢? 梁晓声:是这样的,因为小学的一年级到三年级是不必写作文的,他们主要是积累字词,训练造句,然后到四年级以上才开始接触作文,那都是一些短小的作文。但是到了中学、高中的话,作文开始成为语文课中比较主要的一个方面了。一般中学和高中和大学这个作文还是不同的,但是也有共性的东西,就是无论是作家写好一篇散文或者写好一篇小说,还是中学生和高中生写好一篇作文,恐怕有一些前提:第一是观察的能力,第二是对于人情事理的一种分析的能力,第三就是他的情怀感受。这三方面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对文学写作还是对于学生写作文都是最主要的元素。在这个前提之下才是操作汉语言,把这三方面中的某一种表达出来的能力。但是我们的思维上常常有一种本末倒置,认为作文写得好或者不好纯粹是语言的事情。事实上初中生也罢,高中生也罢,尤其是女生,大家在语言能力方面基本上都是相差无几的,如果我们发现一名同学作文写得好,关键就在我刚才说的那前三方面。 在这里可以给你举一个例子,大约十四、五年前我还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时候,我一个朋友的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朋友把他带到我家里来,非常犯愁,说作文到现在还写不好,高考的时候怎么办呢?让梁叔叔临阵磨枪吧,总之会有所提高。但是我也没有其它的办法。有一天我就带他到我们电影厂对面,那时候还叫北太平庄的商场,我说你陪我到商场去买东西。然后转了一圈,大约半个小时后回到我家里,我问他,刚才在商场里有什么样的事情或者什么样的人使你留意过?这个孩子什么都说不出来,我让他仔细想一下,他想了半天也说不出来。这并不是由于我刻意地要给他讲作文了,我进入商场,我刻意地去观察,不是,就是观察已经成为写作者一个本能习惯。但是写好一篇作文也需要有这样的能力。然后我就跟他讲,我说至少你会看到在进入商场门口的时候也有用机器算命的,我说这个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对于商场至少是一个能引起我们视觉兴趣的一点。第二,你会看到有一位老同志,老知识分子,事实上我认识,那是我们电影厂的一位老导演,在那里买蒜,非常认真地比较两边蒜,比哪边蒜头数多一点,然后侃价半天。卖蒜的小伙子也认识他,知道他是电影厂的导演,就说做这么大的导演也跟我们计较这么一头蒜(笑)。我说这也是观察。然后我说还看到两点,一个就是当时柜台里面还卖鸽子,幼鸽,要宰杀。看到鸽子在商场里被宰杀的情形是非常令让心里难过的。而最主要的是我跟孩子讲,你还看到什么了吗?那天我替别人捎什么鱼呢?捎黄鳝,我那时候住筒子楼,人家让我给他捎一斤黄鳝。那天估计主人不在那儿,只有一个女孩子,可能也逢高考了,她默默无声地接好钱,杀黄鳝,杀的时候案板上有一个竖的钉尖,她做这些事的时候就像做她的工作一样。关键是她做完这些事之后马上洗干净手,坐回自己的板凳上拿出一本英语书在背。我说她跟你一样也是一个考生,你有条件,你的爸爸妈妈把你带到我家里来让我给你指导作文,而且当她背英语和她杀黄鳝这两件事情,这个转换就好像电视调了一个频道一样快。我说这都在我们的观察之中。一个平时没有观察训练的学生可能面对许多作文题都会觉得茫然。 问题在于谁想过我们的小学生和中学生写好一篇作文的前提也是应该培养起他们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是我们的家长们想好了这点了吗?我想大多数家长没有,大多数家长基本上是带孩子到书店,到文具店,把所需要的考作文的那些辅导材料、书籍,都一股脑买齐。一般家长都有这种心理,别的孩子学习上有的我的孩子也要有,这是一种家长的志气。然后买完了堆在孩子那里,自己可能回身就打麻将去了,看电视去了,或者遛弯去了,甚至自己也上网聊天去了。这时候孩子是孤独的,尤其是我们现在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上无哥哥姐姐,下无弟弟妹妹,没有诉说的对象。孩子的情感体验,他认识事理的能力,都需要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人不断地跟他交流,那我个人觉得在许多家庭里孩子可能内心是孤独的,家长们忽略了和他们交流这一点。 在学校里是不是老师就和他们交流呢?我觉得也未必,我觉得可能有很多老师认为语文课就是字词句的辨识,主谓宾的辨识,老师们可能讲一篇好作文的时候也主要是在字词句的方面,或者提升出一种主题的方面,但是老师恐怕也不提醒孩子们,说其实我们要写好一篇作文,平时要训练自己的观察力。我们现在讲的只是观察力,我们还没有讲情感的培养,我们还没有讲对事情分析的能力。我记得连我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因为北方嘛,下雪了,第一场雪的时候,语文老师都提醒我们要注意观察,这是第一场雪,然后我们那一节课可能要考的作文就叫《初雪》。他已经提示你了,你要观察。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是我们的薄弱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