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博客首页 > 正文
名博访谈50期:三学者谈世界汉学大会2007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1日18:23 新浪博客

  3月21号下午17点,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恒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煦生教授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他们介绍了3月26日在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汉学大会2007”的有关情况,并就什么是汉学,以及汉学研究在国内外的历史和现状与新浪网友畅所欲言,下面是聊天实录:

点击进入名博访谈录往期精彩回顾

图为:陈雨露(左) 杨恒达(中) 杨煦生(右)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各位光临新浪嘉宾聊天室,我是主持人术术。今天我们非常有幸请来三位教授做客我们新浪名博访谈第50期,各位网友如果关注我们今天的聊天,除了可以用电脑参与整个访谈过程,您还可以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sina.cn,另外UC的网友也可以通过新浪UC参与到我们的聊天中。

  介绍一下我们的三位嘉宾,这位是我们人民大学的副校长陈雨露,陈老师您好!

  陈雨露:你好!

  主持人:坐在陈老师旁边的这位是人民大学教授杨恒达老师,杨老师您好!

  杨恒达:你好!

  主持人:坐在旁边的是杨煦生老师,您好,杨老师!

  杨煦生:你好!

  为什么要举办这样一个世界汉学大会?

  主持人:各位网友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你通过UC来参与,也欢迎你随时对各位老师进行提问。

  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关于人民大学在3月26号将要举行的一个活动,这个活动名字叫做“世界汉学大会2007”,为什么要把2007放在后面?陈校长?

图为:人民大学的副校长陈雨露

  陈雨露:3月26号到28号要在人民大学举行世界汉学大会,世界汉学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大陆举行的第一次全球汉学界的一个盛会,把2007放在后面这也是一般国际会议的一个惯例。同时我们准备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汉学论坛。

  主持人:我们还会以这么大的规模继续举办下去吗?

  陈雨露:因为这是第一次举行,而且现在正是国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热的时候,大家非常关注,海内外来的著名学者也非常多。今后我想可能不光是在规模上,可能一届比一届在谈论话题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会越来越好。

  UC网友:问一下,这次参加世界汉学大会,大家熟悉的汉学家有谁?有没有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马悦然教授?

  杨恒达:马悦然我们邀请了他,但他最近有一个讲座,没有办法来。他也给我们写信表示很支持我们这个大会,对不能来参加表示遗憾。

  主持人:还有没有其他的我们熟悉一点的汉学家?

  杨恒达:比如像德国的施寒微。

  主持人:还有叶嘉莹教授有没有参加?

  杨恒达:没有。施寒微这几位都是西方人,叶等于是海外华人。这次参加会的华裔也有不少,像周质平。一些很知名的汉学家,有的年岁已高,身体不是很好,还有些是时间上恐怕有点来不及。我们其实很早就发出了邀请,而且尽量多请,但由于他们安排上的问题,时间上对不上来,这样总是不能都聚在一起。

  网友:请杨煦生教授介绍一下,这次参加世界汉学大会的是中国学者多,还是国外的汉学家多?

  杨煦生:从总体数量上来讲,国内学者的数量大概跟汉学家相当或者略多一些。海外的汉学家一共有70位左右,截止今天是70位左右,但是这两天之中不排除还有略微的变动,还会增加一点。国内学者大概有七、八十位,再加上我们人民大学内部的20位左右的代表。这么一个构架是这样设想的,这是在中国本土由中国学者发起,由人民大学牵头发起的这么一个学术会议——在中国本土上邀请海外汉学家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对话会议,所以在总体数量上有点接近,就是海外的代表跟国内的代表比较接近。

  主持人:那他们发言会使用英语还是中文?

  杨恒达:这些汉学家的汉语都是很好的,当然也有一些,比如研究中国古代的一些学者,他古汉语说得很好,但现代汉语的表达稍微弱一点,可能他们会用英语来发言。可能不少人都能用中文发言。

  网友:我想问一下陈校长,人民大学是在怎样一个背景下想到举办这次世界汉学大会的?

  陈雨露: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为特色的这样一个中国最重要的大学之一,我们觉得,在整个中国经济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经迅速地发展了,社会的进步对于文化的需求现在就越来越大了,所以在这个里边中国的文化,我们认为它的主要精髓之一就是一种“和文化”,这种“和文化”对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应当如何做出贡献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另外,我们觉得和谐世界这样的一个概念应当说是一个非常高的一个概念,如何把中国这样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和谐世界的构建做出贡献,也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需要研究的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觉得要举办全球范围内一个汉学大会,让国内著名的学者和全球汉学家搭成这么一个对话交流的平台,共同研究这么一个新世纪的重要问题。

    人民大学一直在关注传统文化建设

  主持人:据我了解,人民大学近些年在弘扬国学这些方面,以及在海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我想请陈校长开始,三位老师依次给大家介绍一下人大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

  陈雨露:我先说最重要的思想工作吧,一个就是大家知道的,人民大学在国内高校里边率先建立了一个国学院,这个在海内外影响很大,大家都觉得这是非常正确的一个选择。第二个,在人民大学的校园里面我们塑了孔子的塑像,这个影响也很大,特别是在海外。

  主持人:我曾经采访过人民大学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儒藏》编撰。

  陈雨露:这个都参与了,同时人民大学还参与了清史的编撰工程,还有人民大学倡导把中国的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这个已经在两会上提了好几次了。

点击进入名博访谈录往期精彩回顾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4相关链接
·世界汉学大会2007新闻发布会召开(2007-03-21 15:47:27 )
·汉学大会缘起(2007-03-21 14:19:16 )
·三位“大腕”无缘汉学大会(2007-03-20 10:08:47 )
·德国汉学家顾彬称中国当代作家不懂语言(2007-01-18 10:22:45 )
·书林选萃:国学-汉学-中国学(2007-01-07 10:56:01 )
·国外汉学家群起批判中国文坛 内地文坛发起反击(2006-12-28 19:14:38 )
·汉学家访谈:中国作家不能面对现实(2006-12-23 19:04:30 )
·澳专家称21世纪汉学将成显学(2006-12-21 20:3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