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博客首页 > 正文
刘牧:画家的生活和普通没有区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5日18:22 新浪博客

著名画家:刘牧
著名画家:刘牧

  主持人:杜老师的发言相当精彩,有一个网友的问题是问刘牧老师的,比较私人一点的,不是专业的,他说画家的生活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他特别想了解一下。

  刘牧:我觉得一个画家的生活跟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我觉得他应该算是一个很正常的人,可能有些人以为搞艺术的人可能跟普通人有许多的区别,那可能是从外在的角度看的比较多一些,有的时候我们影视可能是刻意地描写了一些搞艺术的人,如何不同于寻常人,我觉得这好像是在搞艺术里头也是一个抓噱头,好像吸引人的眼球的这么一种方式。

  主持人:尤其咱们画家对一般人而言可能更加神秘一些。

  刘牧:我觉得作为一个画家来说是一个普通人,可能也跟普通人一样,只不过性格和其他方面,个性化比较强一些,我倒没感觉出有什么不同,都差不多,我觉得我跟大家都差不多。因为我在我的周边和朋友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觉得我还是一个挺随和的人,跟大家都处得来,我跟其他几位老师一样,我也做教学工作,时时地地要跟学生打交道,当然我的学生跟刚才三位老师的学生不一样,我们是属于中国国家话剧院教育培训中心,是一个继续教育,说得准确点儿是继续教育,他们都是全国各地已经小有名气的画家来这里面继续进修,等于我接触的也都是可能让网友们人为的比较个别的人,可是我觉得大家都挺普通的,都是普通人,所以我也是生活在一些认为可能比较个别的人之中,但我却认为他们是很普通的一个。

  主持人:您最近出了一本书叫《山水画写生》。

  刘牧:我最近把20年的教学集结起来叫《刘牧山水画写生》。

  主持人:这个也是绘画教育的一个题材?

  刘牧:不是,这个应该说我的整个里面的作品是教学写生,是在教学之中完成的,但是这本书是一个作品选集,对教学来说可能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但是没有更多的,它不像教材,就是这本书不是教材,还应该是一个画集。

  网友:关老师,您怎么看待时下比较流行的书画收藏?

  主持人:可能他的意思可能是这种,现在市场上有好多炒画,有很多画的价格非常高,您觉得这个对一个画家来说,比如说您现在的一个艺术画可以卖到几百万美元,甚至更高,您觉得这个对画家来说后续的创作是好事还是坏事?

  关玉良:资本市场我觉得是个正常现象,不管是泡沫还是实实在在的都是人做出来的,但是作为画家坦白来说,参与这个份额是很小很小的,基本都是画家旁边的人,周边的人在做这一块。

  主持人:画家还是踏踏实实地画画。

  关玉良:应该是这样,但是市场随着这个走,突然这张画卖到一万,下张画卖到一百万,这跟画家没什么关系。

  主持人:画家本身的创作应该是没有太大关系?

  关玉良:我觉得应该是没关系,但是现在市场做得跟股票一样,一帮人在托盘,托大上面最高的时候掉下来了,总有这么几个阶段,现在收藏家知道什么叫艺术,什么叫非艺术,什么叫市场什么叫非市场的时候,慢慢他们就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把握这个度,这样市场就不会大起大落了。

  主持人:钟老师怎么看这个问题?

  钟孺乾:我觉得也是,画家应该做自己的事情,相对独立,但是画家肯定要跟市场发生密切的关系,上次有个记者采访问到类似的问题,我说过一句话,我说这是我自己的一个体会,无所求于市场以及市场之求,画家的作品进入市场的时候是市场的需要。

  主持人:有需求当然也好,当然出发点。

  钟孺乾:在我们的生活里谁也摆脱不了市场。

  主持人:关老师好像说过一句话,在一个访谈里头说好像有可能要去沙漠里头?

  关玉良:在这之前跟杜老师还探讨这个问题,人每个阶段就像释迦牟尼一样,他没在皇宫里待过,他不会出走的,最抽象的问题,我们在读书里待久了以后,觉得沙漠里更安静,着完全是人心灵里的向往,就像你没进过高楼想进高楼,进了高楼以后觉得爬楼梯很累,你就想到平地上住。

  沙漠里我比较理想的想法,因为08年要搞一个壁画活动,想做五年或者十年,我一直想有三类人在做壁画,一类是教徒,他们朝拜壁画,二类是游客瞻仰壁画,第三类人是搞艺术的人,搞艺术的人就是研究壁画,研究笔墨、颜色,我老是有一个浪漫的想法,能不能把笔划打散了,重新编出来一百个两百个故事,根据释迦牟尼当年出走的时候,一直到他升天,我去年八月份我带着我儿子在印度待了几个月,他的路线我走了一圈,我一直在用正常人的思维,我看他不是神,是人的肉体的时候,我想解读他,能不能把他的故事重新编出个一百个两百个,三百个,我曾经设计出比较独立的壁画,到哪里去画?在北京肯定画不出来。只能去五年不见外围的人的空间,那也是一种生活状态。

4人合影
左起:关玉良 钟孺乾 杜大恺 刘牧

  网友:杜老师,希望您评价一下陈逸飞?

  杜大恺:陈逸飞我们始终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他19岁的时候就画出了《占领总统府》,非常年轻,后来他又去了美国,在美国,我们78年以后有很多艺术家去外国,他也是比较成功的,而后又从美国回来,美国回来以后,他不仅是一个画家,他变成一个文化人,他非常适应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他做的一些,我觉得不是一个画家能够做的很多事情,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产业,服装其实做得很好,拍电影,还做了一些很大的装置艺术,在上海浦东地区。所以有人讲,陈逸飞的去世是上海文化的一个巨大的损失。我为他的早逝感到非常遗憾。中国的艺术家中间我们希望有很多做纯粹艺术的人,也希望有更多的像陈逸飞这样的一行人,因为中国文化需要整体推进,一个方面推进不足以造就杰出艺术家,我们整个文化提升了,这个提升才能造就一个,你基础高了才能有最杰出的人存在。我觉得我对陈逸飞是非常欣赏的。

  网友:钟老师,很多朋友都知道北京有几个郊区,都是艺术爱好者的乐园,比如说画家村,摇滚村,诗人村,但是他们的生活很拮据,有没有对他们有些忠告?或者刚刚起步对艺术、对画画有非常好的理想,刚刚打拼的年轻人对他们有什么忠告?

  钟孺乾:要我说这也是中国非常好的现象,只有改革开放以后才有这样的局面,在我们艺术家大群体里面,是真正的百花齐放的时代,你刚才说的年轻人,我觉得在我们相同年龄的时候,相接近的年龄的时候,我们想都不敢想这个事情,在那个时代和现在这个时代差太远了,这个群体大体上应该归自由艺术家或者职业艺术家,前一个表示它的工作状态是自由人,不是说其他的画家不自由,因为他们更自由,在创作方式在它艺术作品生效的整个的过程都是自由自在的,这个多么难得,自由艺术家更值得羡慕,他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他的艺术,沿着他自己的方向走,在这个群体里头我以为对于将来的艺术发展也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群体。

  主持人:刘老师,您跟这些人接触过吗?

  刘牧:接触过,因为现在在我们中国话剧院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比较年轻的人当中也有这样的人。

  主持人:可能科班出身,就是完全喜欢?

  刘牧:不是,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有完全不是科班出身的人,但是他跟艺术有必然的关联,比如说接触过艺术家,受过私人的传承的教育,虽然没有进过科班,还有的是科班出身,他已经毕业了,后来辞掉了工作,而加入了这样一个自由艺术家的这么一个队伍,在其中也有一些人到中国国家话剧院我们这里进修,我们当然这个接触的主要都是中国画的画家,可能这样的自由艺术家更多的是搞油画的人。

  我觉得他们来到北京,更多的就是他们有好多是从外地来的,来到北京,我觉得一是比如在画家村或者是他自己找到一个空间,我觉得他有两种成分在里面:一个是他是寻求一种艺术创作的自由氛围,还有一个虽然它在北京的一些周边,农村边缘的地方搞创作,但是他更多的还是希望能利用北京这么一个大的艺术环境跟艺术背景,毕竟艺术需要两方面,一个是他自己自由自在的创作,第二,他是需要广泛的探寻交流,或者是吸收。

  主持人:学习?

  刘牧:或者是学习吧,我是这么看的。

  主持人:最后问关老师一个问题,您将为2008奥运会创作一系列的作品,将会在全国巡展,这个活动是怎么样的?

  关玉良:奥运会本来是全民的事,画画的人也是公民,我跟他们开玩笑,十年前让我做我就是脑力不够,十年后做我就是身体不够,现在上天给我这么一个点我要做好但是奥运会的题材,起码我画得比较喜庆,不像以前的批判性的。画的唯美主义比较多一些。

  主持人:还是回到以前的风格?

  关玉良:那倒不是,比较大俗大雅的。

  主持人:会有一年或者半年的时间做全国的巡展?

  关玉良:应该是一年的时间。在全国,然后在港澳台。全世界的。

  主持人:奥运会开幕回来?

  关玉良:国内基本在开幕就回来的,现在正在努力,能不能在主会场展出,如果在那里展算是历史上的记号,从我个人来说就是人生当中的记忆,回忆,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跟艺术没有什么关系,既然赶上历史这么一个背景,我们借助这个背景把它做得更圆满一些,这是我一个心愿。

  主持人:这个安排开始了吗?

  关玉良:已经开始一年多,到08年三年多的时间,但是奥组委去年9月份批下来的。

  主持人:巡展的时间一年?

  关玉良:都算上,三年多了。

  主持人:很漫长,但是很有意义。今天因为时间的原因,咱们只能聊到这儿了,非常感谢四位来到新浪网的嘉宾聊天室,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本次聊天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4相关链接
·名博访谈46期:袁立携新人赵岭及MV导演谈新曲(2007-02-12 16:19:29 )
·名博访谈45期:2月12日袁立赵岭聊天预告(2007-02-08 18:40:34 )
·董路:改变的只有岁月 王朔新浪名博访谈观后感(2007-01-28 15:38:42 )
·教育名博访谈:王金战谈高三学生寒假如何冲刺(2007-01-25 19:36:51 )
·名博访谈43期 姜培琳:用知识改变命运(2007-01-24 12:04:55 )
·名博访谈41期:美国AOB传媒CEO王海静谈海外春晚(2007-01-20 15:41:12 )
·名博访谈41期:歌迷热议阿信、五月天同台献艺(2007-01-20 15:41:12 )
·新浪名博访谈:我的青春跟别人没有什么不同(2007-01-15 16:3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