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波:开拍《俺爹俺娘》前全剧组给爹娘上坟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3日21:27 新浪博客 |
高峰:群众不怵我们的镜头 焦新:因为我们这个剧就要结束了,谈到我们这个剧的发行,的确我们这个剧跟一般的剧不一样,并且高台也是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副台长,为什么做这部剧呢?也肯定是这部剧独特一些,具有吸引力。再一个,在发行过程中,也可以说因为焦老师30年照片的记录,几十年影像的记录才有了这部剧。所以,我感觉我们在做发行的时候,肯定也会有很独特的一些方式。 网友:主持人话多,能不能替我们多问问关于群众演员的事,给我们讲讲当时合作的群众演员的故事? 高峰:这个剧组跟群众演员的关系真是水乳交融,大家都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他们不怵你们吗? 高峰:一开始就不怵,因为的确是焦波这些年的训练,无论你怎么做他都不怵,就觉得跟拍摄纪录片一样。再加上我们的拍摄方法就是按纪录片的拍摄方法,中间不让它断。我们一般的记录方式,记录一个生活片段都是完整记录,我们这个也是完整记录。 现在我就发现我们的观众包括我们的群众已经很有艺术档次了。有时候我们把特别真实的群众反应反而拍假了,那就是我们的导演问题、摄影问题,我们没有调度好。其实很多农村戏,一看就是摆布的,面色呆滞,也不知所云,这种状态特别多。但是这里的群众演员确实特别好,主要是跟纪录片的拍摄手段有关。 主持人:这种介入的方式很好。 高峰:对,对。 网友:主持人你怕你们台长吧,怎么不问一些尖锐的问题。我的问题能问吗?现在有一些人说焦波老师用《俺爹俺娘》在做铺路石,整个过程中焦波老师有没有被这种声音所动摇? 焦波: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爹娘为我铺了路,我拍30年的照片,他非常支持我、理解我的事业,拍本身就是让我感动的事情。98年做影展前我曾经问过我爹,你怕不怕到北京做影展,不怕家丑外扬?他说你拍的不是家丑,拍得很漂亮,把我和你娘拍得很漂亮,而且都是真的,咱们怕啥。 再一个他理解儿子,我本身是想用照相机和摄像机塑造我的爹娘,像一个碑一样立在我心上。我爹娘特别认同我、支持我,而且我母亲当时打着吊瓶到北京来。 焦波:编辑过程中心灵受折磨 主持人:我必须得追问一句,因为现在的心情可能不一样,在电视剧创作过程中其实爸爸妈妈已经离开了,我想任何一个儿女在父母离开之后都非常怀念他们,这个过程中偏偏你又要不断看过去记录的这些影象,甚至还要参与创作,原影重现,你不觉得这是对你心灵上的折磨吗?会不会特别痛苦? 焦波:爹娘去世以后,虽然这些影像都记录下来,但是我不敢看,有时特别难受。但是做这部戏必须每天在看,现在我一般都不愿意回家,不愿意看到那个小院子,不愿意看到爹娘长期工作的黄土。但是每天要面对他们,确实心里受折磨。 主持人:什么支持着你做这件事? 焦波:当时我曾经有一次跟高台长说都掉了泪,我说高台长,我每天看他们,尤其是他们晚年要离开我而去的那个瞬间,我说我太难受了。高台说了一句话,你现在把爹娘崇高的品德、美好的形象更好地传播出去,爹娘会高兴的,天下所有的儿女和爹娘都会高兴的。高台这一说,再加上好多网友、好多读者都给我来信,鼓励我一定把这件事做好、做下去,我就坚持下来了。高台长做这部戏也拨动了人们内心最脆弱的弦,是送给天下儿女的一部剧。 网友:高台长,您在拍这部戏从接触到现在,你有过对自己父母的情感思考吗?您在面对自己父母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高峰:肯定有,其实这个剧组的所有人,剧组交流的时候都有这种感觉,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对自己父母的情感投入到这个剧的拍摄的。焦波的《俺爹俺娘》是父母的一个符号,是父母的一个概念。小时我读过一个散文,“谁无父母,如亲如友。谁无兄弟,如足如手。”谁无父母,我们带着对父母的感情投入拍摄,肯定是这样。 网友:《俺爹俺娘》会不会参评今年的“感动中国”呢? 主持人:有想过电视剧去参评吗? 高峰:在新浪《俺爹俺娘》的行为毕竟跟大家见面了,但是剧好像今年还见不了面,得明年。 网友: 大家好,我妈妈是一名红斑狼疮的患者,现在病情十分不好。所以,看到今天的节目非常有感触,几位主创能为我的妈妈说一些问候的话吗?
高峰:我觉得父母的不幸是儿子的不幸,我们每一个儿女如果遇到父母的不幸,我觉得应该更好地善待父母。实际上这也是我们这次拍摄这个节目的一个感悟。但是我觉得这位母亲她有一个孝顺她的儿子,她应该感到幸福,尽管自己身患疾病。而且我的母亲也患过疾病,也因为疾病她去世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母亲,有一个孝顺她的儿子是非常幸福的。我希望这位母亲能够健康长寿,因为你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你们母子有理由更好地生活。 网友: 每个孩子都不是那么容易去承受失去父母的痛苦,所以焦波老师最不容易,赞一个。 主持人:赞一个是网络的语言。其实我们知道这部片子从策划到拍摄到制作,其实这个过程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因为如果你把所有纪录的全过程算起来,它一定是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个奇迹,用30年的时间去做铺垫、去做记录。而且这种拍摄方式也的确是“行万里路,认一条路”,是全新的充满荆棘的一条道路。到今天这部片子已经全部剪辑完成了,可能马上就会作为感动中国的年度大片,和所有心中永远有爹有娘的这些儿女们见面了。今天当我们把这样一个工程,当年的一个设想全部完成的时候,现在的心情和感受是什么? 高峰:我刚才说我是代表儿子来的,我是儿子。我个人觉得我做了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因为你想我本来工作很忙,非常忙,我相信网友会理解,我可能不是一般忙的人。但是我怎么还会做这样的事?是不是不务正业?是不是耽误了我的工作?我倒没这么想。我觉得我在做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也是焦波的事情、事业感动了我。 有些人问一个问题,焦波是不是拿着父母的生活记录以后给自己开路,我觉得这么问有毛病,心里有毛病。为什么呢?我想问任何一个人,你给你父亲、母亲照过多少照片?你本人给他照过多少照片?我相信这一万两千张照片足以说明问题了吧。当然也许焦波是个摄影家,会照照片。我们再问问我们每一个人给我们父母做了多少事情?从小处,从每一个照片这样的小事来说,我们能不能做一万多个小事情。焦波给了父母做了一万多件小的事情,我们每个人做得怎么样?这一点我还是很敬佩焦波的,也是带着这种心情,我就投入到这个创作当中。 主持人:整个拍摄杀青之后,片子最后全部剪完了之后,第一次坐在那儿看片子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峰:还是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儿子完成了一件事。这个片子非常朴实,你能够想象出来,很业余的拍摄了父母这么多年的生活,它的特点就是朴实,朴实无华这是它最大的特点,也没有什么张扬的东西。一个普通的农民,一对农民老人能够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贵在朴实,我们用朴实的心情拍了这么一个朴实的电视剧。我觉得作为儿女来说,完成了一个事情。 焦波:开拍前全剧组给爹娘上坟 网友:我看了焦波老师的博客,觉得非常感人。我觉得焦波老师可以被评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也想问一下焦波老师,当你看到完整的成片的时候,那一刻你的心情是否是更复杂? 焦波:刚才高台是抬举我,说是为爹娘办了一万件事,其实我为爹娘就是办了一件事情,一个会照相的儿子给他们拍了照片和录像。实际上当我看了以后,尤其是在拍电视剧的时候,全剧组的人给爹娘上坟,我跪在爹娘的坟前说了一句。 主持人:我插一句,全剧组的人给爹娘上坟? 高峰:大家都是带着儿女的情感给俺爹俺娘上坟。 主持人:当时剧组多少人? 高峰:40多人,非常神圣,就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大家很神圣地上坟。 焦波:那天下着大雨,有大雾,那天是《俺爹俺娘》剧组开工第一天。我跪在坟前,我说中央电视台高台长带着大家给你们拍电视剧了,当时说完这个就嚎啕大哭。拍完之后我跟焦新又去代表高台长,又给爹娘上了一次坟,告慰他们,我说电视剧拍成了。对我来说我完成了给爹娘做的这件事情,我要告慰爹娘,感谢爹娘。那次跟高台说片尾要打上“感谢俺爹俺娘”,不仅是我的爹娘,应该是天下的爹娘。所以,我的感觉就是这样。我会怀念他们,也用这种方式纪念他们。 主持人:前两天我们去看了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讲述爱情的。很多人就说:哎呀!你去看电影的时候,一定要拿好纸巾,因为你会特别特别受感动。电影结束了,很多人出来说我们一点都没觉得感动。我的意思是说,现在亲情、友情、爱情当中可能同样一部感动别人的爱情题材未必能感动另外的人,但是一部感动儿子的亲情题材的影片会感动所有的有良知的儿女。刚才在我们的线上还有一位网友一直在问,我们很想知道全部完成了之后,制片会不会担心赔钱,如果赔了钱你会后悔投资这部影片吗? 焦新:不会的。首先我非常荣幸、非常有幸跟高峰台长、焦波老师做了这件有意义的事情。我的父母、我的爹娘,他们现在还在为我做着事情。我今年已经36岁了,我也做了爹娘,我有了儿子。但是我的儿子现在还在上学,他们还在看护、接送。《俺爹俺娘》非常感动我,像我长这么大,为爹娘做了多少事?这部片子教会我很多东西,人要知恩、感恩,真的非常重要,要感恩你的父母、爹娘,讲大了要感恩社会,这部戏教会我很多很多。 主持人:今天时间差不多了,最后一个问题。 网友:请问高台长,如果您还有可能拍第二部原生态的纪录片,您会选择什么题材? 高峰:可能还是跟亲情有关的。为什么?因为我可能还是希望能够把另外一些朋友拍的纪录片的素材,把它更好地炒作出来,作为一个纪录片素材。往往这些素材都是亲情方面,否则就不可能拍那么长。世界上最长的情绪就是真实的情感,否则是不可能成为剧的。我是那么想的。 主持人:最后我们用一个网友的留言来结束今天我们的名博系列访谈。他说我看过焦波老师的摄影展,有一张是您的母亲抱着麦穗站在地里,听说有一位在外地打工的男青年站在这张照片面前痛哭了一场,然后买了火车票就回家了。我想这句话送给所有在外漂泊、在外学习、在外工作、在外生活的朋友,如果你看了《俺爹俺娘》这样一个访谈,希望你能够拿出手边的电话,打个电话问候爹娘。 感谢各位收看,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