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博客首页 > 正文
徐小平谈人生:芙蓉姐姐是变态人格(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21日12:42 新浪博客


徐小平(右)将博客新书赠与主持人


徐小平摆出芙蓉姐姐恶搞造型

  主持人马骧:说到这儿呢,我爱挑刺,一个接受您咨询的人,一个专科生,在听到您有道理的话之后,他重新抛去自己不需要的一些负担,走向另外一种境界,或者在另外一个方面的努力,这个努力过程中不断受到强大的社会压力,最简单一个压力,他是一个专科生,他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专科生,这个标签啊,让他不敢去公共场合,都是戴着本科生帽子的人,他不敢走出去,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会不会有很多接受您咨询的人,或者从您这儿得到力量的人,回到社会的时候又力量消失了。

  徐小平:有,很多这样的人,我的使命是为大家点起一盏灯,这里有一条路,至于你能不能走下去,这是每一个人的选择,如果在整个社会巨大的压力下,一片乌云之下,没有人射出一道两道像我这样的光芒的话,我们这个社会就暗无天日,对于大专本科这个问题,我就一直说下去,五百个人上大学了,还有一千个人怎么办呢,他们就不能活吗,他们一辈子要戴着这个帽子活下去吗,这是我们社会最可耻的现象,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要本科,俞敏洪就是,我们要大专,他就是新东方的老师。新东方还有许多许多的大专生,我们的使命是,我劝社会重抖擞,不拘一格重人才。要鼓励,要热爱,社会没有给全体民众公平的就业机会,这是野蛮的,我鼓励人们有本事当然考北大清华,他上不了本科不是我的错,你提这个问题,击起我的阶级仇,我们必须要继续做下去,使一千万,两千万,甚至一亿的大专生自豪起来,我们不是本科的半成品。

  主持人马骧:在乌云压城的情况下,阳光要透出来也不容易,有的时候要采取非常规手段,比如我两次接触芙蓉姐姐,我第二次接触的时候我引用了您的一段话,在我个人看来,您对他的评价,就是不得不使用的要刺透乌云的阳光。

  徐小平:这个我是春节的时期写的,我是怀着真诚和爱写的,芙蓉姐姐最近又出山了,又跳舞了,假如芙蓉姐姐是站在楼边缘要往下跳,我要救她的话,那么她现在已经跳下去了,芙蓉姐姐是变态人格,她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她没有必要在亿万人吃药中赢得一杯羹,我给芙蓉姐姐设计一个人生规划,很简单,从两千做起,四千,五千,六千,一万六,很简单,但是她走了一条娱乐网民的路。

  主持人马骧:很多人还很羡慕这样的人,她娱乐了网民,她的收入,她的人气,是成几何倍的上升。

  徐小平:很多人都没有高考,黄雅莉没有高考,姚明没有参加过高考,成龙也没有参加过高考,这要了命了,你为什么非要把他放到高考里去呢,我要借助名人,影视名人传达我的观点可能更有效,但是我洁身自好,我是一个教育家,我不愿意和芙蓉姐姐搞得太深。

  主持人马骧:很想见你一面的人,他们是不是想要跨越式的发展,才找你的。

  徐小平:基本找我的就是觉得走投无路。

  主持人马骧:这种是真实的吗,还是欲望。

  徐小平:比如大专生,他觉得不成功,来找我,除了拿到学历以外,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达到成功,什么是成功,你是不是学以致用,你是不是学以致酬了,我一分析,大家就找到自己的位置了,这为什么我越做越难,而不是越做越轻松的原因。在中国和谐问题是谬误太多,在中国和谐的问题是迷茫太多,这是中国社会特定的问题,中国在转型当中,来找到我的都是人生困境的。北京大学一个社会学女生,考上哈佛大学博士,拿到全奖,她去了以后,她就给我写信,我得有责任啊,她说我不想做社会学,我不知道怎么办,早知今日,你何必当初呢,新东方有一个老师,王强老师,也被哈佛大学录取了,苗族语言文化,他没有去,就自费读了研究生,所以这个特别经典的一个故事了。你到底要什么,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往往被社会推着走,刚才我在楼底下,老同学给我打电话,儿子是南京大学物理系的,她想经商,可是没有办法,又想回去读物理,我说最好不要回去读物理,读物理的,很多人都转行了,北大的物理系很多都转行了,你这个物理学是毛坯房,你现在需要装修一下,你是不是学以致用了,是不是学以致福了。你要觉得是,OK,走啊,我认识很多无数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或者改行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共同的追求,成功,幸福,定义,表述不一样,其实都是一模一样的,社会当中有一份工作,你是不是社会当中有一个物质保障。你是不是在心灵深处有真正的幸福。

  主持人马骧:我们越谈,越大,越离我们书本身越远,有博友提醒我,你们跑题了,我觉得没跑,场地有多大,你的心就有多宽,写博客,出博客上的文字,跟你人生计划蓝图有关吗?

  徐小平:当然有关,96年我去新东方做咨询,后来越来越做一些形而上的工作,比如演讲,写文章,搞宣传,做形象,这个工作我做得不错,也拿到丰厚的报酬,这是我第二条,学以致酬,我内心也很幸福,替新东方写作,宣传,歌唱这是我的事业,其实写博客只是我一个载体,如同我写杂志,写新东方小报一样的,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只不过新浪博客带来巨大的浏览量,巨大的读者反馈,强烈刺激了我写作激情,在此感谢博友以及新浪。

  主持人马骧:您又感谢了一圈,我看到有批评的声音,说您最近更新有点慢。

  徐小平:因为第一次出这本书也耗费了我太多的烦劳,第二个,写着写着,确实我需要写的写作角度,我想我的才华还在,同志们放心,激情也有,博友们不要担忧,但是我觉得有高潮低潮吧,我想压力对博客还是一个坏处,博客相当于报纸,而我的写文章,相当于年鉴,一年写一本书。

  主持人马骧:我还以为是月刊呢?

  徐小平:我想写一篇幸福论,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幸福问题,我构思了很久,但是写博客不能写那么久,每篇文章都是八千字,一万字。我可以在此告诉大家,大家监督我,我得写,所以得交叉着来吧。

  主持人马骧:你给自己没有更新找理由。我们觉得理由还不错。最新的一篇博客是给予或者给予是一种更大的快乐。我觉得这个标题写得特别好,本来想一开始就说,今天我们聊天的一个小时您打算给予我们什么,放在最后说了?

  徐小平:给予是一个快乐的,慈善事业在中国刚刚开始,许多原因慈善事业做不好,大家要意识到这个问题,中国的慈善事业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你不能一下达到美国的高度,但是那天欧美同学会为一个希望小学捐款,我就走上去捐了,我从人们的鼓励中,得到了巨大的快乐,我们成天被夸奖,但是那一瞬间我觉得非常成功了,非常有地位的人他们给你投来一种尊敬,慈善舞会为什么有鲜花美酒各种喧哗的东西,因为捐款的是有钱人,你得刺激他更深层次的自豪感,这也一是种给予,有个博友说好象捐款就得有掌声一样,其实这个博友恰恰违反了基本人性。

  你想想雷锋是中国给予的一个圣人,因为他告诉我们的孩子,做好事是能够被人传颂的,假如你做好事就是为了到处广播,也够俗的,但是作为受赠者,应该充分表达出这么一种感恩,作为整个社会需要这么一个机制的社会,应该给予一种鼓励,这个鼓励不是沉默,沉默就意味着忘却,这个鼓励应该是一种大声的赞美,像鼓吹雷锋精神一样,像宣传劳模榜一样,我们应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对涌现出的能够奉献我们国家和人群的这种现象给予鼓励,这么一篇小文章,这么一个小读者,年纪比较小的读者的观念,对我来说有重大的意义。

  因为,假如,慈善晚会,中央电视台做过这个讨论,要不要把慈善晚会的钱,搞晚会的钱拿来捐助,他们不懂,人性最高的价值是什么,得到社会的承认,你知道吗。所以中央电视台的讨论,以及我这个小小的可爱的博友的讨论,他恰恰不懂得最基本的人性,所以我在中国,就有更多的工作可做,不断地给予,不断地挤予,挤牛奶一样,不断地把新的认识挤出来。

  主持人马骧:听了您上述的谈话,我做出一个决定,我会想办法尽量多请您来给大家交流,从您这儿挤出营养,反馈我们的网友。

  徐小平:谢谢,我会经常来的。

  主持人马骧:谢谢今天的聊天,今天的聊天就到这里,将来我们见面的机会还很多,下次再见。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新浪博客搜索   帮助 │ 爱问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4相关链接
·徐小平指点教育迷津 博客集《仙人指路》出版( 2006-06-18 09:30:40)
·如此支持黄雅莉徐小平不配做教师( 2006-06-14 16:37:51)
·徐小平、奚小鹿谈自己在国外面临的困惑( 2006-05-23 17:45:31)
·徐小平、奚小鹿:高考需要非常冷静的心态( 2006-05-23 17:45:31)
·徐小平、奚小鹿:留学生男女比例造成情感压力( 2006-05-23 17:45:31)
·徐小平班组尽显英雄本色( 2006-05-21 10:3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