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皖
李皖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9,791
  • 关注人气:2,49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6-09-20 22:54)
标签:

杂谈

​2015年,专辑《太阳看起来圆圆的》不仅将万晓利自己的抑郁症体验推到至深情境,而且,这也是张楚《造飞机的工厂》(1997)、窦唯《艳阳天》《山河水》(1995、1998)之后的一个极致。若非它已发生,我们将难以想象会有这样的一种作品出现:它在艺术形态和艺术家心境两个方面,都到达了让人想象不到的程度。


时代转变的压迫和漫漶,如此沉重绵长,“90年代”继续,延伸到新世纪,延伸到2015年。


新世纪初,在万晓利这个名字甫一出现之际,他是近似崔健那样的一个人物,起码,是受着崔健的激荡、也冲着那样的目标去的,一个外省的小地方青年,怀着那样一般抱负,走进了京城。但《走过来走过去》(2002)之后,事情的演变脱离了轨道,《这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糟》(2006)变成了个人的噩梦,《北方的北方》(2010)变成了更深的噩梦。抑郁成为压倒一切的东西。这抑郁已经是抑郁症,呈现出完全闭合的形态。世界关在外面,已经不存在,只有这一个完全个人的、里面的世界,像个黑洞

标签:

杂谈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影像,至昨天全部发完了。这次长旅,已经结成了一本书,《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精简两种,十六开本,内页全彩。

以下是该书目录:



目 录



中国篇


武夷山:向茶道的源头涌去 03

河口:装不完的码头,装不完的旧日 11

安化:黑茶里的故乡和边疆 19

羊楼洞:“小汉口”的前世今生 27

汉口:出发!而今万里从头越 34

天门:“茶圣”故里寻根 51

襄阳:巨埠的两副面孔 59

赊店:目击“天下最大的店” 69

孟津:黄河古渡不见河 82

晋城:羊肠古道,穿越太行 86

祁县:整个县城都是茶道余晖 95

榆次:在常家庄园看晋商成败 103

张家口:走了东口走西口 112

呼和浩特:听见草原商号叱咤中俄的声音 120

二连浩特:驿站在恐龙之乡 132



蒙古篇


乌兰巴托:变了中国街,找不回“库伦” 143

阿勒坦布拉格:边境上不见了买卖城 153



俄罗斯篇


标签:

杂谈

在这里停了停,下午,时近5点。

蒙古翻译胡哲·纳日格哥说,这里是乔伊尔。

乔伊尔在底下,从公路上望下去,全城历历在目。蒙古除了乌兰巴托之外,一个城市,也就这个样子,像一个大村镇。

乔伊尔是蒙古大城市。戈壁苏木贝尔省首府。位于中东部。海拔1269米。人口7588人(2002年统计)。

2014年9月4日下午,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穿行蒙古国,路过乔伊尔。







标签:

杂谈

作为万里茶道上名震草原的归化城,呼和浩特没留下什么特别壮观的茶道遗址。但如果把大召寺算上,局面就不一样了。

大召寺有点像拉萨的大昭寺,尤其是寺顶雕像,显然出自同一个形象。比起西藏那个大昭寺来,这内蒙古的大召寺,在金壁辉煌的印象上相同,但尤显得精美、鲜亮、宝气,簇新簇新的。

两个大召(昭)寺,当然有关联:都是藏传佛教圣地;都是黄教寺院;大召寺里除了诸菩萨,也供了达赖四世、五世。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迎接西藏达赖三世索南嘉措于青海,许愿在呼和浩特将“生灵依庇昭释加牟尼像用宝石金银庄严”,由此开始兴建大召,第二年建成。明万历帝赐名“弘慈寺”,因寺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亦名“银佛寺”。

 

标签:

杂谈

河口这个地名,在中国有无数多。这里所说的河口,往大里说,在江西;往小里说,在上饶;往更小里说,在铅山——它是一个小镇,因要据信江入鄱阳湖口,故称“河口”。

河口是一个很奇妙的镇,像历史的一颗活化石,凝固了时间,凝固了空间,凝固了建筑和街巷,凝固了世态和人心。

那些已经在我们生命中死去的东西,那些仅存在于过去记忆中的东西,在河口,全活过来了,如此熟悉,仍然鲜鲜活活地活着。

这十几幅照片里,有会唱俄语老歌的老人,有竹楼、木板屋和通向河沿的深巷,有竹器小店、煤球厂,有架鱼鹰的人、浮桥,有辛弃疾像和长得像馒头的并不葱郁的青山……

摄于2014年8月12日下午。重走中俄万里茶道,江西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




标签:

杂谈

武夷山赤石,当年的茶叶码头边,有一棵古树,忘记了年龄,好像铭牌标注“800岁”。想想今人见这古树,二三百年前的茶人们上下码头也见这古树,是差不多同样的情景。

古树巍巍峨峨,主干上的叶子,尤显沧桑,像一件百结鹑衣。

摄于2014年8月11日中午。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福建武夷山市。







 

标签:

杂谈

走出国门,第一顿饭在一个沙漠里,沙漠小饭馆。从这里,同伴们的水土不服就开始了。

一万多公里,你们吃了多少咸菜、辣酱和方便面啊,而将头道、二道、肉、汤送给我。

之前,看走茶道这系列照片时,一直一直有人问:你们在路上吃的什么?我就描述,描述,描述……但总不尽然。

感觉到那些喜欢在朋友圈晒吃的家伙的好处了:要是我当时也拍也晒,哪用得着描述?

这一辑的这碗汤,是我在路上唯一拍的吃的。因此而痛骂自己:这日常最基本的记录,竟然,灯下黑了。

其实这一辑照片,不全是第一顿饭。严格说来,是第一顿、第二顿和第四顿。第一顿有场景,第二顿有一碗汤,第四顿有饭馆上的祥云。那个冲我挥手的家伙不是团里的,是过路的老外,一个当地蒙古人。

摄于2014年9月3日、4日。重走中俄万里茶道,蒙古扎门乌德、赛音山达。




标签:

杂谈

依着时间的先后顺序,本来,重走中俄万里茶道的影像,至前天就全部发完了。

但是,有遗漏。

主要是用手机拍的,用我的破相机拍的,有一点点,漏网了。

今天起补上这部分,还有个三五篇吧,请再保持一点点耐心,就完了。


今天这一篇是,国境线两侧。一侧是内蒙古,一侧是外蒙古。摄于2014年9月1日至2014年9月4日这段日子,作案工具是今天已经淘汰掉的不能上网的三星手机,下面要发的一篇也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