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我俩不会道别,
肩并肩走个没完。
已经到了黄昏时分,
你沉思,我默默不言。
我们俩走进教堂,看见
祈祷、洗礼、婚娶,
我们互不相望,走了出来……
为什么我们俩没有此举?
我们俩来到坟地,
坐在雪地上轻轻叹息,
你用木棍画着宫殿,
将来我们俩永远住在那里。
(阿赫瑪托娃,1917)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说谁呢?
没说谁。
我知道你说谁。
但我真的没有说你。
反正我想表达的我都没说也没有写。我写的我说的,仅仅是我写的我说的。和你想像的无关。
我写A的时候,也许我想表达的是B。但你可能以为我在说C。就这么回事。
在这个表达存在障碍的年代,纵有思想自由,也无益于沟通,无益于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很多人选择了沉默。很多人选择了沉沦。很多人选择了沉死。也有很多人还生龙活虎般像只禽兽。
我们只能逃离纷扰,寻找自己内心的桃花源。用那些别人听不懂的古语,说那些未来的故事。
从小立志把故事讲好。成为同学们都羡慕的故事大王。但至今也没有好好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这里讲的仍然支离破碎,是繁琐尘世的时光碎片,是那些无伤大雅的鸡零狗碎。回首已逝的岁月,一事无成。顿然悲伤。审视已经衰老的身躯,竟无一技之长,不觉已是面红脸燥。也许只有讲故事,还可以残度余生,苟活于世间。
所思所讲,不尽是我所经历之事,有真有假,有虚有实,像打乱的一堆砂浆砖块,钢筋水泥,变废为宝的各种再生资源,堆在我的眼前,满目
标签:
杂谈 |
最近火爆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总被朋友提起。为了防止和朋友交流没有话题,找了一个晚上恶补了一下,把前10集已经播放的全部看完。虽然是选择性地快进播放,因为那段历史发生的时候,我已经出生,小时代很多经历都有深刻印象,通过家人和师友,也听说了许许多多那个年代的传说。看电视剧的时候,特别有感触。
但最有感触的并不是那段故事有多么曲折精彩,而是邓小平在第三次“出山”后,力排万难,拨乱反正,推动科学和教育领导的改革,剧中故事反映出的邓小平的领导力,突破困难的能力,给了我更深刻的印象。
归纳起来,我们应该向邓小平学习,学习职业经理人如何在新的公司突破困难,取得胜利的工作智慧与管理方法。
邓小平是统帅,属于帅才式的人物。但是,他第三次出山也是百般艰难。就像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职场已经创下经典案例,但到一个新的公司,这家公司积重难返,存在大量的人才问题、士气问题、管理问题、资产问题、财务问题、市场问题。他要去面对,公司董事会可能还意见不一,对他的评价并不高,反对意见还很明显。如果你
2014年8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