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余光之瞳
余光之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203
  • 关注人气:2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去爱丁堡,一路向北
文:余光之瞳(江苏)

有了铁路时刻表以后
分、秒这样精确计算的时间
对普通人有了新的意义
火车改变了人们对于时空的认知

从伦敦去爱丁堡,一路向北
慢的时候应该慢,坐火车
四个多小时,跨越三分之二的英国
可以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

爱丁堡,瓦特的故乡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
点火用煤炭或木柴,火车一直沿用至今

某种程度上,英国是一个符号
火车之父史蒂芬森是英国人
第一次发车时候,场面很震撼
很多人追着火车跑
还有人骑着马,想跟火车比赛
有人担心,火车噪音会让奶牛不产奶

《一路平安》的笛声是高地风笛,音声嘹亮
风车安静的画面,定格了时间的流转
去爱丁堡乘火车,十八世纪的气息在弥漫
那味道,是苏格兰独有的烟火味
(2025-08-04 15:30)
标签:

情感

诗歌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长安的荔枝
文:余光之瞳(江苏)

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
荔枝善变,人心不可变
地域之争,岭南与长安之争
岭南多荔枝,只是长安远在千里之外

南方多雨,今年的荔枝少糖
整个朝堂,堆满金桃、青提、荔枝
每一件背后,凝结了驿马的血汗
大唐还是那个大唐,看起来光鲜亮丽
其实就是一颗荔枝树,烂了根须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生无常,常以此物作赠
岭南多虫豸,此去多保重
一颗荔枝三把火,切勿误记三百颗
标签:

情感

诗歌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军民抗战,可歌可泣
文:余光之瞳(江苏)

杏泉园边

回望那段烽火岁月
无数英雄以血肉之躯撑起民族脊梁
抗日英雄陶一球的故事
如同一盏不灭的明灯
照亮历史长河,激荡后人心灵
今天跟着菉菉葭葭,再一起重温
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率领的昆山第一支抗日武装
是本地青年为主的抗日武装力量
杨二房突击,击溃日伪包围
‌陆家泾锄奸镇妖、巩固抗日根基
‌夜袭安亭,挫败日伪军的嚣张

面对日伪酷刑,坚守秘密,坚贞不屈
没有家产,只有遗言,以死报国
家属领回的血迹斑斑的衣物
无声地诉说着他所遭受的磨难

童泾路东侧修建的杏泉园
甬道的东端,矗立一座花岗石的雕像
雕像底座正面,江总书记欣然提笔
写下金光闪闪的四个大字:前赴后继


昆南抗
(2025-07-15 09:40)
标签:

情感

诗歌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一个真实的故事
文:余光之瞳(江苏)


多年前,一位徐姓女孩来过这方土地
走过这片芦苇坡,趟过那条小河
如果丹顶鹤有姓氏,一定姓徐

相信这方沼域,相信这片天空
就算低徊,就算涉滩,就算有电闪雷鸣
也会把影子留下来,哪怕残影

一只失群的鹤,飞过沼泽
它的羽翼,已然和夜色融为一体
天空失重,一盏桅灯照亮她的双肩

多年以后,一支猎枪瞄准一只丹顶鹤
枪声之下,一片霞云在半空凋落
羽化的美,着实令人心殇

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留下一首歌
一群丹顶鹤,在头顶轻轻的飞过
(2025-07-15 09:14)
标签:

情感

诗歌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小暑词
文:余光之瞳(江苏)

小暑着色不少,茂盛的是凌霄
花色渐变,其叶青葱,枝蔓挂于高垛
花令很长,你已忘身在佳期

连天荷叶无穷碧,小暑少雨
雨后的荷花更重,更酽
叶片沏茶,茶递花香,相映成趣

丁香结在春末,紫薇开在仲夏
手植一株不大的紫薇
旁有古寺,一株树是一个紫蒲

对于草木,不惜言辞
种花也种情,省身更省心
暑气连天,多凉思,常怀林荫之道
(2025-07-02 10:51)
标签:

情感

诗歌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天台山
文:余光之瞳(江苏)

天台山,有寺则名
看云起雾落,夜晚是骄傲的起伏
天台山,佛陇的城
始于一千四百年前的盛唐

一头牯牛的死亡,并不可怕
山的深处,生死是一件不起眼的事情
僻静之地的生活,等一个契机
宁静辽远,像长眠

如被施舍,亦有玻璃之心可梳洗
寒山在此拾柴,打坐
千里之外的寒山寺,香火不绝

山中居住,算得上是自然之子
只想找一个好地方安身
寒山应是个安然之地

瞥见一座雪峰 
在天堂与大地之间屹立
砌石之上,已无人马的行踪
标签:

情感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诗歌

在苏州久光百货,喝咖啡
文:余光之瞳(江苏)


认识史春波
认识简·赫斯菲尔德
认识一个骄阳似火的旺墩路

一杯拿铁
兑一杯冰柠檬水
只想保持一份饥饿

我只要少许,我想要的*
一把茶匙,一勺搅动着冰
一勺搅动一个下午

注:*引自简·赫斯菲尔德《我只要少许》(史春波译)
标签:

情感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分类: 评论
保持饥饿感,让饥饿变成了我的一个部分
      ——读简·赫斯菲尔德的《我的饥饿》
文:余光之瞳(江苏)

      保持饥饿,是一种精神上的准备,诗论家木朵认为有点像孟子所说的空乏其身,让自己处于一种匮乏状态之中。保持饥饿感,让饥饿变成了我的一个部分,饥饿和痛苦并存,清醒和忍耐兼备。
        饥饿,埋藏着某种欲望。可是,它又没有继续往下走,而是被人推搡,人生就此倾斜。如同高空走钢丝的人/必须手持一根长杆/加长她的臂膀《我的饥饿》。  诗人写作就像高空作业,有时是一个平衡动作,在充满危险的同时,保持平衡,也是保持饥饿,保持思想上对痛苦或欲求的双重承受。
       这就是我看到的一切/转身时又饿又孤独/从窗向内望,寻找财富/我不能期许它们属于自己(狄金森《《我一直饥饿,常年累月》)。
      在探测着一个地方,那里我可以/将你弄醒过来/这明亮的嘴里饥饿的烛火(策兰《被这不曾梦到的》)。
标签:

情感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分类: 评论
以平凡的心态,拒绝背负任何光环
———读沃尔科特的《才华舍弃我》
文:余光之瞳(江苏)

        沃尔科特的《白鹭》,应该可以算得上是沃尔科特向世界的谢幕之作了。对于一生的写作而言,就像一个完满的句号,‌ 《才华舍弃我》 是其中第35号作品,我以为它是对抗装甲车的紫罗兰/我以为它是一匹母马的湿皮革味,见证了一位强力诗人即使到了晚年,依然有着强悍的生命力。
        德里克·沃尔科特的诗作《才华舍弃我》以独特的隐喻和私人化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才华流逝的焦虑与生命迟暮的沉思,沃尔科特将才华拟人化为一位决然离去的女性,将个体的艺术感知与身体衰老交织。“我的才华舍弃我就像一个女人使我太老”一句,既透露出对创造力衰退的无奈,也暗示了时光对人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摧残。
        诗人沃尔科特长期在圣卢西亚、格林纳达、牙买加等地中学任教。他穷困潦倒,到处漂泊,无家可归,他曾呼天吁地:天哪!哪里是我歇息的地方?哪里是我的海港?越是漂泊,这个世界就越是开阔。诗人最终还是迫切期望叶落归根
(2025-07-02 10:28)
标签:

情感

诗歌

孙犁

余光之瞳

杂谈

日出印象
文:余光之瞳(江苏)

老屋与睡莲,如此美丽
自然赋予它们自己的性格
以自己真实的方式存在
在光里,在空气中
一切事物源自它们本来的样子

无数人驻足,不是太阳的最初
却有太阳的感觉
一团扔在画布上的颜料块
太阳从水天之间跃出的一瞬
是画笔的一次涂抹

我画不出草堆本身
只画它与我之间的空气*
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吉维尼的田野
有人开始与时间的奔跑

去过布列塔尼吗,清晨的那种
如果去过,模糊是最真实的
雾气中,日出只留下印象
现实骗不了诚实的眼睛


注:*莫奈的宣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