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Kevin对儿勾儿
Kevin对儿勾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57,336
  • 关注人气:2,9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7-01-01 15:12)
标签:

2016总结

杂谈

生活

分类: 挥之即去
2016风一般的过去了,带走了一切,却带不走雾霾。

每年这个时候写年终总结已成为习惯,前几年的内容基本是围绕着自己的旅途轨迹。今年不一样了,忙的没什么时间出游,所以今年的总结就是一些流水账和感悟吧。

对我而言,2016年是跨入而立之年的第一年,想到已经被开除出年轻人的行列,总是有些惆怅。
张爱玲说过,在三十岁之前,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而过了这个年纪,十年八年不过就是指缝间的事情。按理说我该常常招待焦虑这位客人,但我仍旧能经常见到名为兴奋的玩伴。想来这就是我的优点吧,抗压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大。
去年底离开老东家后,响应国家号召,成为了数万创业小老板中的一员,忙碌并快乐的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事情繁杂,也要逐渐熟悉从员工到老板的转变,好在搭档靠谱,又常有贵人相助;七月份,有了两个漂亮的双胞胎女儿,正式升格成老爸。但也和老婆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我在北京忙碌事业,老婆在深圳照顾孩子,各自辛苦,但始终互相支撑。

这一年自身变化颇多,脾气逐渐内敛,锋芒不在,再烦的人和事也会耐着性子。与此同时由于工作和
(2015-11-15 10:50)
标签:

杂谈



       北京怀柔,红螺寺。

       看照片上这蓝天,就知道我不是这几天去的。在这一大段连续雾霾来临前,我跑去京郊怀柔的红螺山,爬爬山,也顺便享受一下即将消失不见的蓝天。因为按照近些年的经验,入冬后北京会笼罩在一片灰色之中。果不其然,随后的一个星期,我只在这照片上看到过蓝色。失去才知珍惜,特别是在失去可以预期的情况下。看到这漫天雾霾,唯有
(2015-09-14 08:28)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三十

杂谈

分类: 挥之即去
正式三张儿了,从今天起开始三打头的日子。

想想也是有趣,人们总把要做的事情限定在一个特殊的时间框内,比如二十岁要做什么,三十岁要成为怎样的人,四十岁要如何如何等等......整数年龄总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我也并不例外,仔细想想,三十岁前说要做的事情有些已经做了,当然也有很多还没边儿呢,过去的我可能会因此自怜自怨一番,如今顶多呵呵一下说哎呀我擦,牛逼又吹大了~这就是有严重拖延症的好处,可以将一切都推的晚一些,然后再想想再看看。

其实按南方的算法,我都三十二了,又何必在乎这些。

今年学到的东西大概是好多事能做就做,不能做先试着做,生活本身就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再说这世界上也并没有那种按一下就一切不同的按钮,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渐进的。刚开始节食每顿饭吃七成饱受不了,多坚持几天就没感觉了;跑步先跑一公里不怎么喘再说,慢慢的就能跑五公里。凭什么你能少吃不饿,没锻炼就能跑全马?这都一个意思。

所谓的恐惧、压力,大多数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都和潜意识中给自己
(2015-02-11 15:07)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旅游

湖南长沙

岳麓山

坡子街

分类: 泱泱中华


同学大婚,终于有机会来长沙。

晃晃悠悠待了两天,貌似头一直疼着,总在喝酒,老同学见面,都在酒里了。
相机实在拿不起来,手机随便按了几张,也不成逻辑,但偏偏又要强迫自己凡事要有个记录,酒醒后看着照片才记起其实还去了这些地方啊。有点意思。

岳麓山,爱晚亭,书院,贾谊故居,火宫殿,臭豆腐,混沌的酒吧,以及那群人。

过去没来过长沙,但认识的长沙朋友却不少,一大帮人告诉我去这里去那里吃这个吃那个,但他们忘了我此行的目的其实就是喝大酒,酒这东西虽然难喝,但是好在哪里喝都能喝醉,只是醉的时候身边的人也要醉眼朦胧的看着你,那一刻恍如隔世,让我想起读书的日子。

最终还是选了十张照片出来,聊以记录也好,
(2014-09-13 22:55)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二十九岁生日

生活

杂谈

分类: 挥之即去
二十九岁了,二字开头的最后一年。明年这时候正式三张儿。

其实按我妈爱论虚岁的习惯,我早不止这个年纪。比如今年过年时候,家里来人,问我几岁,我刚想说28,她就蹦了句“30了”。所以,每次家里来人,我多少都有些阴影。另外如果按南方的算法,我现在都31了。

身边总有人提醒你年龄,其实不算是个坏事,我把这个叫做趁早打算。比如,怕考试,那就拼命模拟考试的情景,模拟考砸了之后请家长的情景。由此得出的是,我们通常的自虐,无非是为了让自己能够习惯更艰难的东西,强迫症有时候就来源于此,你会强迫自己做更多的准备,以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就在几年前,我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即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比如多少多少岁前,怎样怎样怎样。我有几个朋友把年龄限定到30岁,一过那个年纪,该娶娶该嫁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金盆洗手无欲则刚。但我有很严重的拖延症,好处是可以将这个年限一点点推的晚一些,然后再多看看多想想。但是这其实又是无止境的,看的越杂想的越多,就想再推迟一点。

今年学到的东西大概是,这世界上并没有那种按
(2013-10-31 09:14)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杂谈

美食

白灼

牛肉

分类: 招之不来

把生的食物变成熟的,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白灼。
滚一大锅水,下点油盐,把肉切成薄片后扔进去。水被冷的肉类冲激,就不滚了。这时,用个罩拎把肉捞起,等待水再次滚了,又把肉扔进去,即刻熄火。余热会把肉弄的刚刚弄熟,这就是完美的白灼。

肉当然要好,否则糟蹋这好方法。在汕头去过一家牛肉店,记忆深刻。
寻常巷陌里的传出强烈的生牛肉香味,一团红光闪烁不断。
刚刚屠好的牛陆续堆上案板,冒着热气。
精装的小伙子们赤膊上阵,刀锋落处,筋肉分离。快乐的大姑娘们手脚麻利,拼花装盘,送肉上桌。
这里有匙仁,脖仁,吊龙膀,五花蹄等等各种外乡人不理解的名字。
一头牛身上的每个部位,每块肌肉,每
(2013-09-13 18:21)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二十八岁生日

生活

杂谈

分类: 挥之即去
二八年华。

儿时看到二八年华的句子,一直以为是二十八岁的意思。今天却正好用来做题目。
一八的时候,小学老师问我以后想干什么,我说玩儿。
二八的时候,高中老师问我以后想干什么,我说出去走远点,玩儿。
三八的时候,已经在英国读完硕士,那次没人问我以后想干什么了,但我确实走了很多地方,也玩儿了不少。
还差半八到四八的今天,我确实又多走了很多地方,又多玩儿了不少。

我这种性格无大灾无大难的活至今日,理应知足。只是知足和满足仍有距离。就像理想与梦想仍是不同。
“以后想干什么?”我把这个问句片面的理解成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有过许多许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没有。大多数梦想实现的瞬间,就像咬破一瓣橘子,瞬间嘴里汁水四射,很甜。但之后也没感觉有什么。仔细想过,原因大概有两点。其一:我设定大多数梦想的时候,都会有“只要实现了,一切就完美了,再也没有烦恼了”之类的假想。但实现之后,日子依然会继续。一劳永逸的大梦,实际上并不存在。其二:我萌生梦想的年纪越小,那个梦想似乎越简单。比如,好多人小
(2013-09-08 13:40)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杂谈

美食

萝卜糕

分类: 招之不来

和广东人谈吃。
“我妈妈做的萝卜糕才是最好吃的”广东朋友都向我这么说。
其实广东没有标准正宗的萝卜糕,也是各家人的做法各异。
无论是茶楼还是自家,做法大致相同。都是萝卜去皮刨丝煮透,倒入混合着粘米粉浆的腊肉虾米制成糕坯,蒸熟放凉切块后油煎即可。但好味道的成因并不仅仅在于做法。
当然萝卜的选择大有关系。有些萝卜吃起来又涩又硬,更谈不上什么萝卜味。有些软滑,煎好后进口有如肥膏,香意盎然。
(2013-08-03 11:20)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杂谈

招之不来

旅游

分类: 招之不来
刚才整理照片,发现我每次旅途尾声的照片所占比例特别多。究其原因,无非是觉得旅途快结束了,多留一些风景一些美好一丝回忆,希望一段旅途永不结束的状态,姑且就叫做旅行尾声恐惧症吧?

许多人爱旅游,其实就是爱这么一种状态,啊,好难得出门啊!我要过另一种生活了!电话邮件都抛掉!要把平时攒的钱都用上,要把平常对自己生活的亏欠,都在旅行中找拔回来。
所以在旅行中,人们变得格外慷慨,巨特么好奇,特征为尤其大惊小怪,经常一惊一乍。你会更认真的去端详他乡的建筑,尽管你可能在故乡都没注意过自家住的楼;他乡的猫狗都比较可爱,尽管你可能在故乡特别讨厌小动物;他乡的天空让你玩了命的抬头,虽然可能在故乡都没注意过天空的颜色;他乡的劣质食物,香味似乎都比家乡的强些。旅游就是这么种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状态。你会情不自禁的欣赏,甚至美化他乡,倘若不如此,就对不住自己漫长的攒假期、酝酿和期望。而旅行的尾声,就意味着回家,就意味着:哎呀我操又得上班干活了,又要回到出门前的日子了!

大多数人也会相信旅行
标签:

kevin对儿勾儿

杂谈

分类: 招之不来
    这几日高考,想起当年的语文卷子上常有的题目,“请简写上文的主题内容和中心思想”。

    刚看一哥们儿写杜工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句子如果放到高考中,一定会归纳总结到“现实主义诗人”和“心系天下苍生”的意义上来。其实人家可能就是今天便秘心中不爽写几个字发发牢骚,这事儿咱们也经常干,只不过没人分析我们罢了;读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老师问学生这诗表达了什么?如果学生答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那老师就点头说考试时候这么答就得分啦。其实李白想说的可能是“老子欠了债不敢回碎叶城啊!”
    经历了这样的教育后,我们这一辈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问题:相对缺少这玩意为什么是这样的好奇心,而希望直接记住这玩意就是这样的结果。

    说实话,“表达了什么主题”这种思维方式,实在不能让人喜欢。其他的诸如“一句话解读什么”、“人生的真谛就是什么什么”以及名著缩略本。这背后的逻辑,可以这么表述:知道个大概就行,老子我没时间看这么长的东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