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创客教育跨界教育跨学科科学教育 |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
南方教育时报,2017年05月05日
□ 本报记者 刘丽 通讯员 伍星慧 袁晓晖
4月27—28日,广东省第二届创客教育论坛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举行。此次论坛以“创新创客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故事分享”为主题,分为主题报告、研讨课和课程故事分享等环节。来自广东、湖南等5省10市的200多名教育界同仁与会,18个跨学科“课程故事”的分享及专家的点评让此次论坛成了创客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分享的盛会。
龙小“STAR”星课程体系成跨学科融合样本
本届论坛是由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广东省吴向东工作室和王继华工作室主办。吴向东工作室是龙城小学9个工作室之一,由特级教师吴向东主持。吴向东作为教育部国培专家,在课程故事分享会之前,做了《创客文化特质与面向生成的课程设计》的报告。他表示,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材是静态课程,动态生成的必是故事,事实和情感更能触动人心。龙城小学的“STAR”星课程体系首期成果《飞过你的天空——和你一起观鸟》课程故事范本,也成了本次论坛的“抢手货”。
龙城小学黄锦城校长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该校的“STAR”星课程体系,作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校本探索,引发与会人
标签:
科学教育课程 |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
http://s1/mw690/001wRprEzy79XO19hVS10&690
一年级学生6-7岁,这个年龄段的脑重量虽然达到了成熟期的90%,但许多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还远未完成,所以孩子好动、多语、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等各种成年人“不可理喻”的行为经常发生。这个时期,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听话,课堂一定要安静,恐怕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有事干,吸引他们投入到有趣
标签:
科学教育stem教育技术 |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
摘自本人著作:《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鸢尾花(IRIS)数字化探究之旅》
三、感官的互联:远距离观察及公开的科学数据
互联网连接的是什么?现在有的,麦克卢汉好像已经都预言了;未来要发生的,凯文·凯利好像都想到了。对于这样有洞察力的预言家,他们思考的基础是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是天分、想象力、超能力等等,但如果认真去看原著,他们思考的基础还是事实,是当时已察觉到的事实,是基于事实的推断,是基于事实推断的合乎逻辑的想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怎么也提不出“媒介是人的延伸”、“技术是生命的延伸”这类精辟的论断的。但也许我们可以模仿着这样说:“互联网是感官与脑的延伸。”这一句,已是事实。
当今流行的博客、微博等被称为“自媒体”,即个人可以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主发布,这样就造成了“人人都是记者”的图景。在发布的信息中,有许多都是客观事实,当然也有许多
标签:
核心素养心智 |
分类: 读书 |
一、 互联注意二、 视线侦察三、 假想游戏四、 辨认情绪五、 信念
(一) 互联注意
目的:
训练孩子以眼神接触、指示、声音或说话来与别人分享自己对一件事物的情感或兴趣。
如何训练互联注意?
标签:
转载 |
标签:
计算思维抽象信息技术教育 |
分类: 信息技术教育 |
王继华
本文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3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抽象;自动化;编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3-0045-03
标签:
育儿 |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
在“后喻社会”,儿子可以教给父亲一些新科技新玩法,那么,反过来,父亲又能教给儿子什么呢?这无疑是一种家庭教育角色的颠覆。同样,在后喻时代,学生教老师、晚辈教长辈……传统式的文化传承正在发生一场颠覆性的巨变。
有人说当下家庭出现了“孩子教父母”的现象,孩子、学生、青年在家庭中、学校里、职场上焕发出了无穷的活力和竞争力。在我们周围,类似这种颠覆式的文化传承方式正在悄然发生。
对网络工具的愈渐依赖,让周先生越来越发觉,“离了儿子,地球好像不能正常运转了。”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
《科学课》2013年第6期专题文章
编者按:在科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创设一个情景,引出需要孩子们探究的问题;接着组织孩子们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假设,如果假设比较多,老师一般会记录并认可后续活动将要验证的假设,对后续不会验证的假设,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煞有介事地表扬孩子很聪明,并告知可以课下研究;然后引导孩子们针对“老师认可的假设”,制订探究计划,开展观察或实验,收集、整理、分析有关事实、证据,并得出结论;最后,引导孩子们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表达和交流。孩子们经历的这样的探究“流程”,往往被描述为“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科学探究”对促进孩子们的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
标签:
教育 |
分类: 科学教育 |
摘
要:十年课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模式存在着的许多问题均暴露出来,直接影响着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本研究以IRIS(鸢尾花)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为范例,以情境认知、迁移的研究成果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为理论基础,根据对情境课程特征的分析,创建了适合小学科学的情境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型。
关 键 词: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情境认知,学习环境设计,IRIS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04 ;G423.07;G4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十年,出版各有特色的《科学》教材10套,对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