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标签:

创客教育

跨界教育

跨学科

科学教育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南方教育时报,2017年05月05日

□ 本报记者 刘丽 通讯员 伍星慧 袁晓晖

4月27—28日,广东省第二届创客教育论坛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城小学举行。此次论坛以“创新创客教育中的跨学科课程故事分享”为主题,分为主题报告、研讨课和课程故事分享等环节。来自广东、湖南等5省10市的200多名教育界同仁与会,18个跨学科“课程故事”的分享及专家的点评让此次论坛成了创客教育培训、经验交流分享的盛会。

龙小“STAR”星课程体系成跨学科融合样本

本届论坛是由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广东省吴向东工作室和王继华工作室主办。吴向东工作室是龙城小学9个工作室之一,由特级教师吴向东主持。吴向东作为教育部国培专家,在课程故事分享会之前,做了《创客文化特质与面向生成的课程设计》的报告。他表示,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教材是静态课程,动态生成的必是故事,事实和情感更能触动人心。龙城小学的“STAR”星课程体系首期成果《飞过你的天空——和你一起观鸟》课程故事范本,也成了本次论坛的“抢手货”。

龙城小学黄锦城校长在论坛上正式发布了该校的“STAR”星课程体系,作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校本探索,引发与会人

(2017-04-01 18:30)
标签:

科学教育

课程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http://s1/mw690/001wRprEzy79XO19hVS10&690

  中国教师报 2017年3月29日

    修订后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其中最大的变化是在一二年级开设科学课。那么,教师如何教一年级学生学习科学?

    第一,做中学。

一年级学生6-7岁,这个年龄段的脑重量虽然达到了成熟期的90%,但许多复杂的结构和功能还远未完成,所以孩子好动、多语、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等各种成年人“不可理喻”的行为经常发生。这个时期,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一定要听话,课堂一定要安静,恐怕很难达到期望的效果。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有事干,吸引他们投入到有趣

标签:

科学教育

stem

教育技术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摘自本人著作:《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鸢尾花(IRIS)数字化探究之旅》

第一章  科学教育的灵魂:探求事实

三、感官的互联:远距离观察及公开的科学数据

互联网连接的是什么?现在有的,麦克卢汉好像已经都预言了;未来要发生的,凯文·凯利好像都想到了。对于这样有洞察力的预言家,他们思考的基础是什么?很多人会认为是天分、想象力、超能力等等,但如果认真去看原著,他们思考的基础还是事实,是当时已察觉到的事实,是基于事实的推断,是基于事实推断的合乎逻辑的想象。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怎么也提不出“媒介是人的延伸”、“技术是生命的延伸”这类精辟的论断的。但也许我们可以模仿着这样说:“互联网是感官与脑的延伸。”这一句,已是事实。

当今流行的博客、微博等被称为“自媒体”,即个人可以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自主发布,这样就造成了“人人都是记者”的图景。在发布的信息中,有许多都是客观事实,当然也有许多

标签:

核心素养

心智

分类: 读书

   目的: 训练孩子理解及推测自己或别人不同的心理状况 (例如: 信念、思想、意图、感受、愿望、情绪等) 的能力,并组织这些资料来明白、解释和预测别人的行为和感受。

 如何进行心智解读训练?

 心智解读训练可以包括五方面 :

一、 互联注意二、 视线侦察三、 假想游戏四、 辨认情绪五、 信念

  (一) 互联注意

  目的: 训练孩子以眼神接触、指示、声音或说话来与别人分享自己对一件事物的情感或兴趣。 

如何训练互联注意?

       安排一件有趣或能吸引孩子注意的物件或一个扮相突然出现。  观察孩子有否用眼神接触、动作或语言指示与家长分享他对那事物的兴趣。若孩子没有互联注意的反应,家长可亲自示范,也可指示他用身体语言 (如:指着那物件)或说话(如:“看!”) 来向家

(2016-05-28 19:13)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庄子与存在主义作者: 花落如梦
这篇是期中交的论文,老师的评语是“不是抄的,很好”

 

 

浅谈庄子与存在主义的异同

一、引论

标签:

计算思维

抽象

信息技术教育

分类: 信息技术教育

王继华  深圳龙岗区平安里学校

本文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年第3期​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介绍了计算思维的关键内涵——“抽象”,并通过对英国计算教育课程的分析,提出了将“抽象”和实现“自动化”的编程结合起来开展计算思维教学的总原则,最后用两个典型案例介绍了如何开展计算思维教学。

【关键词】计算思维;抽象;自动化;编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603-0045-03

 

标签:

育儿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在“后喻社会”,儿子可以教给父亲一些新科技新玩法,那么,反过来,父亲又能教给儿子什么呢?这无疑是一种家庭教育角色的颠覆。同样,在后喻时代,学生教老师、晚辈教长辈……传统式的文化传承正在发生一场颠覆性的巨变。

  有人说当下家庭出现了“孩子教父母”的现象,孩子、学生、青年在家庭中、学校里、职场上焕发出了无穷的活力和竞争力。在我们周围,类似这种颠覆式的文化传承方式正在悄然发生。

对网络工具的愈渐依赖,让周先生越来越发觉,“离了儿子,地球好像不能正常运转了。”

 

标签:

教育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科学课》2013年第6期专题文章

编者按:在科学课堂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师创设一个情景,引出需要孩子们探究的问题;接着组织孩子们对问题进行思考、提出假设,如果假设比较多,老师一般会记录并认可后续活动将要验证的假设,对后续不会验证的假设,要么置之不理,要么煞有介事地表扬孩子很聪明,并告知可以课下研究;然后引导孩子们针对“老师认可的假设”,制订探究计划,开展观察或实验,收集、整理、分析有关事实、证据,并得出结论;最后,引导孩子们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表达和交流。孩子们经历的这样的探究“流程”,往往被描述为“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科学探究”对促进孩子们的

标签:

教育

分类: 数字时代的科学教育
我不得不说,国内的翻译的确太糟糕了。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五大心智,还是商业周刊台湾版上的翻译水平高。

    全球化、信息化、区域化模糊了国界,世界愈来愈小,竞争愈来愈大,未来人才必须具备哪里些关键能力?最了解人类心智运作模式的多元智能大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标签:

教育

分类: 科学教育

发表在《课程教学研究》2012.05期 吴向东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广州,510631)

摘 要:十年课改,当前小学科学课程设计的思想和模式存在着的许多问题均暴露出来,直接影响着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本研究以IRIS(鸢尾花)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为范例,以情境认知、迁移的研究成果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为理论基础,根据对情境课程特征的分析,创建了适合小学科学的情境导向的课程设计模型。
关 键 词: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情境认知,学习环境设计,IRIS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3.04 ;G423.07;G4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十年,出版各有特色的《科学》教材10套,对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