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散文诗》2020第一期黄恩鹏 |
分类: 行吟澤畔 |
一个人的心灵要按照大海的姿态成长(15章)
标签:
黄恩鹏论文诗人昌耀文本杂谈 |
分类: 談文論藝 |
摘
标签:
黄恩鹏散文诗研究杂谈 |
分类: 談文論藝 |
2011年,我在《发现文本——散文诗艺术审美》课题里,以周庆荣《三人剧》[i]文本细读为
标签:
文化黄恩鹏论评杂谈 |
分类: 燈下隨筆 |
大理古城我去过多次,每次必走走与它相邻的喜洲。我感觉的喜洲,要比大理古城多了份静谧与澹泊,适合放慢脚步调剂心情。我在青砖灰瓦的街巷行走,身边的
标签:
《中国散文诗12家》河南文艺出版社2014年8月黄恩鹏作品杂谈 |
分类: 行吟澤畔 |
【摘耿林莽评论】黄恩鹏是一位阅历颇广,学养丰厚,思想深邃的作家。他的散文诗写得深沉,有时甚至有些深奥,十分耐读,且独具魅力,他说:“我对自然文明的憧憬,变成了对诗意家园的寻找上。我被‘心灵村庄’吸引,一次次行走求证。我的精神诗学与山水互融,祈盼一种启悟现世人生的思考能在我的文字里出现,从而将美好的价值观有效输出,让读者获得一点精神上的慰藉。”他以“自然中心主义”作为创作的核心理念,使他取得了崭新视点,观察、认识和处理题材。他的“自然中心主义”不同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也不同于梭罗的“瓦尔登湖”,更不同于过去的许多风花雪月诗。在现代化背景下,在物质挤压精神,科技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现实面前,他的散文诗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我在一朵花蕊间燃亮灯盏,我借一棵青草诉说大地的悲悯与仁慈,我在祷唱声中阅读生命和死亡。我浴阳光而行,净爽
标签:
杂谈 |
分类: 老勰品评 |
李春阳作品大量主题是《战争与和平》系列。他表现这一题材并不是那种“主题性”的图式化的固有思维,而是钳制之外的独到
标签:
散文诗论留存杂谈 |
分类: 談文論藝 |
“散文诗档案”是继2010年以来,当代散文诗界的成熟集合。选稿不唯名气,注重发现新生力量,力求思想性强、语言镜像灵动以及具有极强的“文本性”和超越以往创作的固有模式,鼓励实验性题材和语言风格的佳作,倡导“意义化写作”,挖掘诗人的潜质和内在蕴含的精神性质等等。所论或是以管窥豹、或是以蟸测海,纯属个人之见,许与诸家所见不同。本文所述的散文诗文本,是笔者在为《中国诗人》约稿期间认真披阅的、近年来的新作品。当然还有一些优秀诗人没有“归档”:一是没有投稿,二是我的疏漏,三是个人眼光问题(即注重新生代作品而轻传统手法)等等。而从这近百组创作的手法看,也基本囊括了当下散文诗创作的最新态势。
1
文字的精神性质,是通过文字与文字的有效组合、语言镜像立体、多维,来透彻其本体的思想。读一章作品,我们更应该通过文字进入语言内部,发现诗人赋予其内在的生命思
标签:
炎黄地理 |
分类: 大地紀事 |
http://s4/bmiddle/531788d7tad5aa9ca3a73&690土卡河,这个可以让躁动的心沉静下来的边境小寨子,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
土卡河是一条河,也是云南江城李仙江下游一个美丽的边境傣族小村寨名字。它位于海拔317米的河谷地带,是普洱地区海拔最低点的一个小小村寨。
水流平缓的土卡河,从江城县曲水乡整康坝流来,经南向北汇入李仙江。李仙江发源于无量山,上游由把边江与阿墨江汇合而成,进入越南称黑水河,全长431公里。土卡河寨子,正好处在汇入点的三面临水处,水源丰富,热带雨林繁茂。但寨子四周的耕地很少,打鱼因此也就成了这个寨子的主要谋生手段。所以土卡河小村寨便有了双重意味,既是靠山吃山的小山村,又是靠水吃水的“小渔村”。
进入土卡河寨子已近中午。钻出车子,就见一个个吊脚木屋从绿树丛中探出檐顶来。三两只小黄狗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