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郝明義
郝明義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05,944
  • 关注人气:1,0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有个朋友听我叙述这个经过的时候,难以置信地问我:“你怎么可能把‘精进波罗蜜’忘得如此一乾二净呢?”
    我也回答不出来。但就是如此。唯一能说的,是我那几条绳索绑得太成功了。
    或者说,是我自己想要寻找屠龙刀的意愿太强了,结果提灯找灯,总不见灯。
    这一蓦然回首,我再翻阅前面十来年的日记,才发现不应该忘记却忘了的东西还真不少。
    有次我和蔡志忠聊天,他说了下面这段话我很有所感,记了下来:
    恐龙要在大土地上生存。在小土地上,别的动物都被牠吃掉了,生长不起来。
    在大土地上,才有其他动物生存的机会。有很混的,有很突出的。
    蔡志忠说,所以他一定要不断地给自己扩大地盘。
    我决定走出台湾,把台湾公司交给和我工作多年的同事,开始的时候是因为放心,但是几个月下来,已经在放心之外觉得非常自傲。他们不只因为和我长期工作,而知道我所相信的理念与价值,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他们因为我不在身边了,已经在跳跃性的成长,开
(2011-05-10 16:0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二○○八年十二月七日,我从北京回到台北。参加完《海角七号》电影书的发布会,去和洪启嵩会面。
    我们有段时间没见。讨论了他新近出版的著作《送你一首渡河的歌》之后,我把这么长时间找寻屠龙刀而不可得的苦恼,以及虽然跨出去了一步,但接下来的犹豫跟他说了。
    洪启嵩说:“屠龙刀就在《金刚经》里啊。佛法的六波罗蜜中,不是有一个精进波罗蜜吗?”
    我从一开始接触佛法就认识了洪启嵩。他总会在关键时刻给我些关键的提
拨。这次也是。
    我几乎放声大笑起来。
    开始读佛经的时候,当然就知道六波罗蜜。
    六波罗蜜是:“布施波罗蜜”、“持戒波罗蜜”、“忍辱波罗蜜”、“禅定波罗蜜”、“精进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但是最早我只对“禅定波罗蜜”、“精进波罗蜜”有关注的兴趣。觉得那是红尘中的修行者最需要的两样。
    近十年来,我花最多的精神在念头的掌握上,可以说是对“般若波罗蜜”的关注最大。十年关注下来,我
(2010-12-11 12:02)
标签:

文化

分类: 有关出版

大约一百年前,甘地在非洲当律师。有天,他要搭长途火车,朋友在月台上送了他一本书。火车抵站的时候,他读完了那本书,知道自己的未来从此不同。因为,“我决心根据这本书的理念,改变我的人生。”
日后,甘地被称为印度圣雄的一些基本理念与信仰,都可溯源到这本书。
 
阅读,可以有许多收获与快乐。
其中最神奇的是,如果我们有幸遇上一本充满魔力的书,就会跨进一个自己原先无从遭遇的世界,见识到超出想象之外的天地与人物。于是,我们对人生、对未来的认知与准备,截然改观。
 
充满这种魔力的书很多。流传久远的,就有了“经典”的称呼。
称之为“经典”,原是赞叹与敬意。偏偏,敬意也容易转变为敬畏。因此,不论中外,提到“经典”会敬而远之,是人性之常。
还不只如此。这些魔力之书的内容,包括其时间与空间的背景、作者与相关人物的关系、遣词用字的意涵,随着物换星移,也可能会越来越神秘,难以为后人所理解。
于是,“经典”很容易就成为“传说中的书”──人人久闻其名,却没有机会也不知如何打开的书。
 
我们让传说中的书随风而逝,作者固然遗憾,损失的还是我们

(2010-12-04 10:55)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周六可以随心所愿地整天赖在床上读书,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面想起过去每年在纽约一见的情景。
很搞笑的一次,是他来饭店看我,我那天却深为时差所苦。为了不要睡着以免失礼,我一直用原子笔捅自己的大腿。但捅破了几个地方都没管用。
记得最后还是让立文和他聊,我找了个借口溜到楼下的大厅去偷睡了十分钟再上来。
如果今天能和他再谈我读他书的心得,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
想念你,Ray。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探索奇迹》(InSearchoftheMiraculousbyP.D.Ouspensky,中译本方智出版)
这是一本记录葛吉夫(G.I.Gurdjieff)这个人的书。葛吉夫是大约一百年前,传说是来自中亚某处的人。他显然是有宗教信仰的背景,但他的言说和传授,不涉特定宗教。我自己因为视工作为人生道场,而写过一本《工作DNA》,看《探索奇迹》,才知道葛吉夫不但把工作视为人生道场,并且把这条路途名之为“第四道”。
葛吉夫对我最大的启发,有两段话:
一,“罪恶只对那些上道或近道的人存在。罪恶就是那些使人停顿的,帮着他欺骗自己,自认为正在工作,其实只是蒙头大睡的事情。罪恶使人在决定要清醒时哄他入睡。而什么使人睡觉?就是任何非必要、非不可或缺的一切事情。”
二,“一个人永远不能牺牲一切 但是他必须清楚界定他愿意牺牲什么,其后不得讨价还价。”
这两段话,让我体会到不能什么事都是“宁小不大”,不能总是事事讲求周全,顾了小节却错过大局。但是,第二段话,却又让我想到:固然要清楚界定愿意牺牲什么,但也要清楚界定绝不牺牲什么。
我很清楚自己绝不能牺牲的是对《金刚经》的信仰。既然如此,如果我自己觉得还没准备
标签:

杂谈

这是近期所写的一篇文章,全文将于10月12日中国图书商报发表。等发表后再行全文贴出,届时欢迎各位朋友转发和讨论。
(2010-09-17 14:2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这十多年来,我不是没有好奇,如果我相信的不是《金刚经》,而是《圣经》的话,情况又是如何。
你只要相信上帝的引领,相信自己是他的选民,一心为荣耀上帝而行,就可以虽千万人吾往矣。《金刚经》告诉我一切不假外求,只需见心明性,但是结果我却为了和自己琐碎的念头挣扎,而花上十年的时间。
《金刚经》让人可以静心、修心的作用,是连西方人都承认的。但是对一个要在红尘中进取的企业人而言,《圣经》会不会更实际?新教徒的十一法则(赚十元捐一元)影响了西方企业人的诸多行为。不说远的卡内基那些人,近的比尔.盖茨、巴菲特诸人,实现自己、创造财富之后,又能全数捐为公益之用的胸怀,是我们四周泰半为身后遗产继承而苦恼的企业家,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和中国文化契入如此之深的《金刚经》,为中国人如此爱读之《金刚经》,难道真的只能有助于个人的出世脱俗,却无助于红尘中的积极进取?
有一度,我想,最好的情况,是否就是倚天剑和屠龙刀各持一把呢?如果《金刚经》是让我“念起即觉,觉已不随”,消除杂念和妄念的倚天剑的话,是否另有一把可以帮我集中心志,积极前行的屠龙刀?
柏拉图主张:人要思考得清楚,最好明白所有

(2010-08-22 16:36)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二○○六年十月,大块成立十周年,我给自己套上绊索整整十年后,我终于开始想,是否该把绳索解开,或者说,斩断了。
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我发现自己已经年过五十。我用四条绳索牵绊自己,从四十到五十,已经过去了十年时间。
常言说:十年磨一剑。
我是十年驯一羊。
再如此持续下去,难道需要我再驯十年?如果再十年也不够呢?
 
第二个,二○○五年底,我内人生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怪病,我们两个人都从生死关头走了一趟回来(详情请参阅《那一百零八天》)。
除了各方的帮助之外,我倚仗着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渡过那个难关。
大难不死之后,到了问自己一个问题的时候:接下来你人生能实践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持续驯羊吗?
 
两个理由,都让我想到,是否到了应该把一条条绳索解去,或者是斩断的时候了。
我毕竟是个企业人,不是一个出家的修行者。我的修行,就在于我企业的经营。我的企业经营,固然要始终体现我的信仰价值;我的信仰价值,也应该推展我的企业经营。
过去十年,我在别人追求规模的时候,强调自我的特色。现在,到了我要把多年徘徊不
标签:

佛法

人生

探索

文化

易經

杂谈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回顾这段时间的日记,有很有决心的时候:
要有自律,要像动用加护病房里所有设备那样密切观察自己。


有喘不过气的时候:
我一直在练习长泳,要求自己不断地游一千公尺,五千公尺以可以长期支持而不休息当作自己能力的一个指标。但是,到了喘不过气,已经到了喘不过气的地步了......

有在黑暗中给自己打气的时候:
信心不是陪你从黑暗走向光明,信心是陪你从一个黑暗走进另一个更深的黑暗。


有豁然开朗的时候:
今后,勿须惧怕,勿须怀疑,勿须好奇。只管安静前行。

又有再坠入谷底的时候:
从没想过我的人生会出现这样的低潮......


在这起起伏伏的过程中,一直陪伴我、安定我的,就是《金刚经》。
《金刚经》告诉我,一切不假外求,本自具足。因此,如果我的事业还没到
标签:

人生

探索

文化

易經

杂谈

佛法

分类: 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一九九六年起,我「准备」了十二年的时间。十二年间,早几年我是比较心甘情愿接受绳索的牵绊,越到后面,躁动与怀疑的时间就越多。
躁动与怀疑,来自一些困恼。

我是个不想「重复」工作的人。不重复别人做过的事,也不重复自己成功的经验。近几年来,我一直在筹备些自认为新奇的计划,但是推展很不顺利。这是否意味著此路不通,我应该回头做自己拿手的事情,是第一个苦恼。
第二个苦恼,是出版产业的整体情况,越来越险峻。这有出版业内部的产业秩序问题,有阅读环境的消长问题,也有社会价值观的异变问题。身为出版业的一份子,我与其关心自己有多少畅销书,倒更关心整体阅读土壤流失的问题,土壤流失了,谁都无从立足。于是我投入许多心力在公众事务上,但是越来越焦急于自己公司也需要大力改革、推动,不知该如何公私兼顾。
 过去,我自认为善于策略思考而疏于细节之注意,所以这些年来一直练习处事如何由小见大,周全不漏。这么做的好处,是言行处事越来越注意「分寸」;但,越注意「分寸」,越想滴水不漏,就越不敢轻易出手,大局面的策略反而就越难施展。这是第三个苦恼。

这几个苦恼混合在一起,彼此形成循环,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