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短文 |
读书的时候上古汉语课,背那三十六个古声母——“帮滂并明 非敷奉微 端透定泥 知彻澄娘 ”什么的,背的时候,人看上去非常无厘头,跟神经病似的。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背古三十六母时整个人特别有骨感,浑然一身皮包骨头的,没一点肉。后来我琢磨造成这种感觉的原因,估计是那些字连缀在一块儿完全没意思,虽然个挤个的挨着,但谁也不搭理谁,彼此之间全无交流。文字的特点就是这样,一旦有了太明确的意思,整个感觉就“腴”了,跟满身赘肉似的。“帮滂并明非敷奉微”就不同,是另一个极端,一点肉都没有。这种感觉特别好,像一群硌塞的人关一屋里,彼此生着他人的闷气,仿佛集“另类”之大全似的,所以我那时背得很好,到现在还没怎么忘。遗憾的是里面有一句比较瑕疵,叫做“
分类: 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