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刚看了一下《无问东西》的观众结构,57%女性,44 -29岁,40岁以上人群不到5%。的确是一部货真价实的小清新。
很多人很感动,说这是一部少见的文艺片。
坦率说,无问东西真不是文艺片。它的确使用了一些文艺片里的表达技巧,但实在太像一部山寨《美国往事》的《清华往事》而已。一位电影圈的老前辈学者告诉我,准确地说,艺术电影一般特指小成本的独立电影制作,针对的是小众市场而绝非是大众市场,在美国电影语境下,特指具有区别于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的形式感,比如圣丹斯这样的独立电影节播放的影片;在确切点说,艺术影片应该是具有社会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表现手法上通常是导演作者型的(如《大象》的作者Gus Van Sant, 国内的贾樟柯的《天注定》等)。从人物塑造角度衡量,艺术影片中的人物塑造多以集中呈现人物的思想状态、梦境等作为人物塑造的动因,而不是像商业片那样以清晰的故事线呈现一个含有以目标驱动的故事。
李芳芳的这部《无问东西》实在太像山寨《美国往事》的《清华往事》,与其说是清华的宣传片,倒不如说是致敬马丁斯科塞斯的少年文艺。
让我失望的是,这部片子虽然有浓烈的爱国情怀,但是在人物性格、故事内
标签:
杂谈 |
昨天,来自长三角牌照的一辆越野车在西藏追着碾压藏羚羊,被网友曝光后,在西藏警方的给力行动下被捕获。真是大快人心。大致看了一眼,微博上对这两个人渣是无一例外地讨伐。觉得很欣慰。
虽然其实,追着碾压藏羚羊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种人性中的无明之恶,处处可见。
陕西那个暴打环卫工人的海龟,和追着藏羚羊碾压的人有什么区别呢?甚至更恶劣,藏羚羊再珍贵终究还不是“人”,环卫工人却实实在在是人。
说得更远一点,纳-粹时期,文-革时期,阿伦特所谓的“平庸之恶”,不是随时随处可以见到吗?儿子追着父亲打,学生追着老师打,丈夫追着妻子打,不是罄竹难书吗?
但是这些人的本性真的很坏吗?我肯也未必见得的,只是在当下,那个环境下,忽然之间,人性中的恶念,像点灯的开关和水管的阀被打开一样,完全地释放出来。
震惊全球的卢旺达大屠杀,胡图族人忽然之间毫无征兆和理由地对混住在一起的图西族人发起了大屠杀,杀死邻居、同学、同事、朋友,短短三个月,近100万人被屠。其间还发生大量的轮暴事件,甚至一群凶手逼着一个家庭,要12岁的小孩当着全家人的面强奸他自己的妈妈。然后逼小
标签:
杂谈 |
有一个全职妈妈,数年来带两个孩子,觉得非常累,于是国庆“申请”出去旅游几天,拜托婆婆帮忙带一下孩子,遭到了婆婆和丈夫的一致拒绝,并责怪她太自私。
微博上这个新闻底下,有一种说法是问题不出在婆婆,出在丈夫。婆婆不同意还是可以理解的,丈夫居然也这么说,真是渣男——现在的渣男怎么会这么多呢?想不通啊。
还有一种说法则更符合我个人的观点:婆婆没有义务帮你带孩子。
作为一名坚定的女性主义者、远近闻名的妇女之友,我是深深认可这个观点的。婆婆没有义务帮儿媳妇带孩子。
这一点我希望所有的女孩子都牢牢记住。同时,还有一些同样重要的话,我也必须说一说。
首先是,丈夫有义务带孩子。孩子绝对不是女人骑自行车撞破了处-女-膜就可以生出来的,既然男人和女人一起生了孩子,怎么回事,男人就不用带孩子?
有人说了:作为全职妈妈,她男人在外面赚钱养老婆孩子啊。我用孔子的话来回答你,养狗养猪才是给吃的就行了。
其次更为要紧的是,既然婆婆没有义务帮你带孩
标签:
杂谈 |
陕西榆林一产妇因为家属拒绝剖腹产,疼痛难忍,跳楼了。
这里面值得说道说道的事儿太多了。
首先是话语权问题。似乎在我国,生孩子这件事,虽然是由妈妈来承受痛苦,但整个过程最没有话语权的就是妈妈。左边是公公婆婆,右边是爸爸妈妈,甚至上面还有双方的爷爷奶奶,都有话语权,都有资格命令、劝诫女人生孩子,老公还可以在套套上扎针造成“意外怀孕”的假象:不生孩子,是“七出之罪”。——但这一点还是比封建时代进步了的,那年头是“不生儿子”。
怀了孕呢,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啥时候干啥,自己都说了不算,一大堆老人、过来人等着给你传授人生经验:俺们都是这么过来的,没错儿!——当然出了错儿他们都不见了。正如生了孩子,当初劝你生、给你生进去的人都不会帮你带一样。
终于要生了,到了医院,要不要剖腹呢?你说了也不算。从家属到医生,都可以认为“再努力一下就可以了” 、“剖腹产对孩子不好”、“剖腹产对身体不好”,而无视产妇自己要求剖腹的事实,直到发生榆林这样的悲剧,才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
当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2017/03/29 14:20 BY 亚太日报
亚太日报评论员储殷
近日来,法国警察枪击华人案在欧洲华人社会尤其是旅法华人社会中掀起轩然大波。这不仅是因为华人在家遭遇便衣警察破门枪击的案情实在令人出离愤怒,而且也是因为法国警察长期以来欺软怕硬,放纵某些少数族裔犯罪却对善良华裔滥用权力的作风已经令人忍无可忍。
https://apdcn.sugardown.com.cn/apd/cns/952824297793f82d4174a91b
当地时间28日,在法国巴黎的亚裔民众在巴黎警察局门外与法国防暴警察对持
尽管自巴黎恐袭以来,欧洲各国警察普遍有加大执法力度的趋势,尤其是伦敦恐袭案更让各国反恐的压力激增,但总的来说这种反恐压力通常与华人无关。因此以反恐为名对一华人滥用暴力,既不符合社会常识亦明显有别法国警方面对华人通常表现出的执法套路。
面对一起邻里纠纷,无论如何不到出动50人、进门就开枪的地步。正因为此,许多人认为法国警方很有可能为报
标签:
杂谈 |
2017-03-14阿里研究院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
21世纪初,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引发了第二次信息革命,国际IT巨头主导的起源于“工业经济”的“计算机+软件”模式向适应“信息经济”特点的“云计算+大数据”模式转变,人类开始从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
标签:
杂谈 |
字号:大中小
摘要:就此次我国《民法总则草案》所采取的态度而言,我国仍然处于胎儿无权利主体资格向有权利主体资格过渡的阶段。虽然在司法实践上,此次修法其实并不会与现实中为胎儿预留份额的传统做法有太大的不同,但在观念上,它却向着承认胎儿权利的方向上迈出了一大步。
http://images.haiwainet.cn/20170314/1489472429591198.png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
【海客说】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对民法总则草案进行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增加了保护胎儿利益等规定,明确了胎儿可享受民事权利,可继承遗产与接受赠与。民法对胎儿权利的保护体现了我国法律赋予了人权新的内涵,把人的观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国法律是如何界定胎儿权利的?民法上对胎儿权利的确认将对相关领域带来哪些影响?海外网(m.haiwainet.cn)邀请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为
标签:
杂谈 |
2017-03-09 15:25光明网-理论频道
作者: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储殷
税收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税”的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两会”召开期间,我国财政部部长肖捷关于“财政工作和财税改革”相关问题的回答引起了中国社会大众广泛的关注。事实上,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学术界和社会上已经有过不少讨论,但长期以来关于改革的讨论多聚焦于“起征点”等技术性问题,而忽略了个人所得税的公平性和有效性问题的讨论。此次肖捷部长在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个人所得税改革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案,总体设计、分步到位,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考虑将部分收入项目,比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实行按年汇总纳税。还将考虑制定另一项新的政策,就是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应该说这样的一个回答,不仅是中国税制改革的重大突破,而且也表明了本届政府在推进改革的问题上“动真格”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