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2010-07-13 01:00)
标签:

唐山大地震

万人首映

有些在微博

这里做补充

杂谈

    回到家,发现电脑坏了,郁闷了三分钟,就到楼下把笔记本搬上来。。。一头半身的汗,这,我这是想干吗?

    在现场看《唐山大地震》的时候,就想回家一定要写篇博客,不管写得好不好,虽然我已头痛脑热,还是拎上来一瓶红酒,喝着。

    一场奇大的暴雨落了下来,就在《唐山大地震》首映式刚结束十分钟,瞬间,地流成河,我习惯地往那儿想。。。

    我该怎么形容这个电影呢?

    其实我是从电影开始前就哭的,预热宣传片无声,70年代黑白照片,都是美满的一家人,还有近期彩色的,幸福欢笑,无秩序编排,无意图播映,让人隐约涌起些不祥之兆。。。

    电影前30分钟,几乎每3-5分钟我就会哭一次,看到是“救姐姐还是救弟弟”那个桥段时,我倒退了两三步,脸上蒙满了泪水,清洗了我油腻腻的大脸,当徐帆突然不是人声儿的惊叫:老天爷!你是个王八蛋!!!全场一万五千人都被这一嗓子叫懵了,我的眼泪变成了鼻涕,咸着往肚子里窜!感觉已经穿了,穿了。

    就像杨樾说的,这不是一部关于地震的电影,里面尽处

(2010-04-13 17:18)
标签:

如果

我们经常看

企宣文案

会不会死

娱乐

    高晓松是中国最聪明的音乐人之一,既挣到了钱,又捞到了名儿,利名双收,还是导演。

    以下简称:高指导。

    高指导为谭维维做了一张《某某》,确实很某某,高指导的歌排在前三首,《如果有来生》如果是老狼唱,不知会有多出色。

    《如果点你》是高指导的导演作品,印象派+概念流,界于听进去和听不进去之间,这感觉很微妙,很像我们类型化的音乐台,伴随性。但这首歌的曲词搭配很特别,特别是那一挑,“新”“热”“听”,不要忽略这很滑的一挑,这是聪明的水平,至少在华语歌坛没有在曲词之间尚未有过这样的结合。

    《Fight》是一个爱地儿,一个创意,一个捆绑销售,高指导把自己安排在歌词里,来衬托谭维维,如果我是谭的老板,也请这样的制作人,贵点儿也没关系,我喜欢制作人这种付出的感觉,主要是这里面还有一份儿暧昧,大声歌颂这暧昧,让人听起来有点靠谱。

    轮到汪峰了,不论谁唱汪峰都是一个挑战,因为汪峰的歌词写得很“大”,但汪峰的副歌很不错。对我说对了,《离去之前叫醒我》曲调很流行,其实汪峰在中

(2009-07-28 09:49)
标签:

汪峰

信仰在空中飘扬

杂谈

    汪峰是值得期待的歌手,《信仰在空中飘扬》是一张有血有肉的专辑。

    一上来的《名利场》延续了上张的模式,其实更像演唱会开场,这种歌曲的排序在国内唱片中是不多见的,这说明了汪峰的自信,两分多钟,即使你在试听,也能想象身临现场,也能感受他冲到台上的情景。。。汪峰采用了一种“撕碎压爆”式唱法,让你歌词很听不整全,这在无形之中制造了一种落差,当你对照歌词寻听的时候又忘却了刚才坚固的想法(在现场):名利场里我们不是人,我们在名利场里都是“强迫表演症”。

    《春天里》是一首通俗歌曲,所以更易于接受,得到广大听众的拥赞,关键是关于回忆的歌你听过很多,就是没有这种唱法,就是没有说“死”。这准确地说明我们的中年危机:活就活在回忆里,经常想想“死”有便于让我们的生活有点意义,这点意义,足够。

    《光明》是典型的汪峰式歌曲,因为老汪不想被别人称作励志歌手,但这就是一首励志歌曲,这样的作品成为不了绝世经典,一是因为老汪还会写诸如此类的歌,二是老汪只不过为你的私人曲库又加了一首这样的而已,是汪峰也规避不了的重复。

&nb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