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崔自默《论语》 |
宋·张栻《南轩先生文集》卷十四
《洙泗言仁序》
昔者夫子讲道洙泗,示人以求仁之方。盖仁者天地之心,天地之心而存乎人,所谓仁也。人惟蔽于有己而不能以推,失其所以为人之道,故学必贵于求仁也。自孟子没,寥寥千有余载间,《论语》一书家藏人诵,而真知其旨归者何人哉?至本朝伊洛二程子始得其传,其论仁亦异乎秦汉以下诸儒之说矣,学者所当尽心也。某读程子之书,其间教门人取圣贤言仁处类聚以观而体认之,因裒《鲁论》所载,疏程子之说于下,而推以己见,题曰《洙泗言仁》,与同志者共讲焉。嗟乎!仁虽难言,然圣人教人求仁,具有本末,譬如饮食乃能知味,故先其难而后其获,所以为仁。而难莫难于克己也。学者要当立志尚友,讲论问辩于其所谓难者,勉而勿舍。及其久
《<论语>贯》之《释‘无施劳‘’》
“无施劳”,“施”(2.21)、“劳”(2.8)。
“施”通“弛”,弛、易、移、延。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伐,夸也。善,谓有能。施,亦张大之意。劳,谓有功,易曰‘劳而不伐’是也。或曰:劳,劳事也。劳事非己所欲,故亦不欲施之于人。亦通”;程子曰:“夫子安仁,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又曰:“子路、颜渊、孔子之志,皆与物共者也,
《论语》“片言可以折狱”辨(一点局部资料)
“片言可以折狱,其由也与?”
何晏注:“孔曰:‘片犹偏也。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唯子路可。’”
邢昺疏:“云‘听讼必须两辞以定是非’者,《周礼·秋官·大司寇职》云:‘以两造禁民讼,以两剂禁民狱。’……
标签:
崔自默墨斗 |
标签:
崔自默梁晓声 |
标签:
《论语》崔自默 |
标签:
《论语》 |
标签:
《论语》崔自默 |
《论语通义》8.9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民可使由之”:“民”,弟子、庶人、百姓。
“使”(1.5):令、命;“由”:循、用。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第六十
标签:
《论语》崔自默 |
标签:
《论语》 |
张之洞《劝学篇·序》
【清·张之洞《劝学篇·序》:“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8.17),学不及,行有失;学之不及,在不好学、不谦虚。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5.15)。学之不及,在不博;行之有失,在无约。“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