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光明(微信号:“沈光明”或“cqsgm-market”)
临下班了,想敲几笔。
上午和一开发商伙伴沟通某项目,他说他们有一个困惑,总感觉自己的项目优点不少,但又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发现这肯定是问题,但又不知道出路在哪里?
好项目多了去了,但如果不能有效沟通,一句话说不清晰,那未来的风险显而易见。
前段时间HTC王雪红说,他们产品其实很不错,但是沟通做了问题。
其实在我看来,沟通点的本身就是
今天不想谈专业,专业,虽然是立身之本,今天也不想谈模式,模式,虽然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动力。
都是好东西,但都容易陷入误区,我最近老爱用《道德经》的那一句话,“执者失之”,一旦选择,就是失去,所谓专业,就是常识,就是人性,如果偏执,必有所失。
王道本乎人性,古来大文章大圣贤,莫不如此。
有一次和台湾设计师洪苍蔚谈美,他说,美不在空间,不在尺度,美在自然。很多东西,很美,其实你又说不上来,道可道,非常道。
棕榈泉转型商业,是自我升级还是失去焦点?
近日有消息称棕榈泉将在2013年转型商业,打造高端城市综合体,感觉值得关注,作为一个自称研究战略的人,不得不先做些思考,第一感是表示不理解,又是一个星河湾卖白酒么?
在重庆,一提及棕榈泉,我们就会想到一句广告语,“象棕榈泉一样生活”,他讲述着一个阶层的生活态度,同样是高端,棕榈泉区别于星河湾的规模和风格,也不同于龙湖的柔软,而是自成高格,有种高高在上的范。
标签:
博客七周年 |
标签:
杂谈 |
据说google最近有一个举动,那就是准备进入汽车制造业,这对商业界来说,无疑又是一重磅新闻,如果仅就其网络等技术对汽车创新的带动而言,人们不尽满怀期待,但从企业营销战略的角度来看,我们都不必要去期待市场能够出现一个叫google牌的汽车。
但很多朋友则不尽然,他们总会说,一个企业怎么能够总是循规蹈矩呢,人家一个网络公司都在做汽车了,在信息化的时代,在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啊!
他们在惊呼:“忘记定位吧!你看,一个不断跨界的时代正在来临!”其声铿锵,如黄钟大吕,醒世之言。
与跨界相关联则有另外的重要观点,比如“开放决定未来!”如果一个企业或者产品总是埋头于自己的事业,大家可能会认为他是outman,而借助外之力,比如社会之力量,则可形成时代最好的商业模式,这其中的代言则非Facebook、Twitter和微博的这样的社交工具产品不属。
一段短短的文字中,其实如果加以区分,其实包括了三个有联系,但又完全不同的概念,那就是“社交、跨界和品牌延伸”。社会化是人类的共同属性,开放之思考当然重要;一个信息发达创新经济时代,创新来自于
标签:
杂谈 |
旅程的疲惫和枯燥带来消费者的反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是就一定没有解决之道了呢?
其实未必,她说我们在这个项目提出一个新的营销主张,那就是“你的旅游从家开始!”在大家认为比较枯燥的行程中,去不断整合和开发了一系列的考察路线,让整个旅程,显得与众不同,边走边玩,这个旅游路线显得十分的野趣。
标签:
杂谈 |
旅程的疲惫和枯燥带来消费者的反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是就一定没有解决之道了呢?
其实未必,她说我们在这个项目提出一个新的营销主张,那就是“你的旅游从家开始!”在大家认为比较枯燥的行程中,去不断整合和开发了一系列的考察路线,让整个旅程,显得与众不同,边走边玩,这个旅游路线显得十分的野趣。
标签:
杂谈 |
上午我给大家讲如何做战略,如何重启思维,如何告别过往,如何建立新观念。下午他交流广告时,很打趣的说:“本来我以为我讲的广告已经飞得很高了,但听了沈总的观点,原来发现自己还在地上!”
大家会心一笑,我也不例外。
标签:
杂谈 |
“光明兄,你认为这个城市哪些广告公司比较有实力?”这是一个朋友的提问。
当时我正在某茶庄心无挂碍的品着一款叫“一叶如来”的北宋古树普洱,汤色淡金,茶味经久不退,泡三五十次茶味也醇,虽在凉爽如春的空调屋里,小品此茶竟然汗出如浆。
关于广告公司这类的问题,我知道自己的回答,不下百次,因为代理和广告总是紧密相联,常有开发商伙伴要求我们提供选择的参考,所以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不难。
标签:
博客七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