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30 18:10)
我们投资制作的电影《成都,我爱你》,经过成都的新闻发布会和导演采风,以及北京的电影启动仪式,终于拉开了启程的帷幕和大家见了面。这部电影由韩国情感电影大师许秦豪、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陈果、中国摇滚教父崔健各自执导一个故事,每个三十分钟,最终形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长片。它是中国第一部城市主题电影,也是继《巴黎我爱你》,《纽约我爱你》,《东京我爱你》之后世界上第四部城市主题电影。
选择投资这样一部电影,源于我们对成都不寻常的感情——首先,成都是我们2007年手机电影节的举办地,另外,这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市”——从人们的言谈举止到恋爱方式,这座城市有着很强的戏剧性。最主要的,这是一部感恩的电影,我们将记录今年在成都发生的各种故事,记录那些被地震影响的许多人的心路历程。
《成都我爱你》是一部复合型的电影——就好比三道菜,每道菜都不一样,这三种不同的味道“品尝”起来,能让人感到来自内心的温情和感动!正所谓‘人’情所在,从‘人’情看成都的地域特色,从‘人’情看成都人的情感方式。我们期望观众看完这部电影,没去过的都想去成都看一看
(2008-11-28 17:12)
标签:
手机电影
中博传媒
娱乐
|
分类:
手机电影
|
我们投资制作的城市生活系列手机电影《都市游侠》已经开拍了,我们期望通过《都市游侠》这一系列手机电影让人们看到,新媒体和手机电影也能给观众带来新的视觉盛宴,也能为商家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这次的5集影片,等播出后你会发现,第一集从剧情入手,很有对话感;第二集则是动感的,很广告拍摄的手法;而第三、四集通过男性和女性不同的视角转换,让人感到特别MV;第五集又是很电视剧的感觉,5种不同的风格拍出来,你可以说它很短又很长,短是指片子的时长,而很长则是因为我们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呈现出包揽万象的内容,在以后的拍摄中我们还会让导演考虑应用长镜头等其他拍摄手法,为大家带来完全不同的手机电影新感受。
今天给大家奉献几张剧照,我们为《都市游侠》专门建立了一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onbodushiyouxia,以后会在那里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欢迎大家常去踩踩。
(2008-11-21 11:29)
今天,我们新的系列手机电影《都市游侠》正式开机了。
《都市游侠》,顾名思义,都市里的游侠,城市里的顽主。它将激发出年轻人隐藏在内心深处,却无法实现的那份豪情侠义。
《都市游侠》讲述的是一个现代都市的年轻精英,因成功而迷失了生活的意义。于是,他整日驾车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游荡,在融入城市平凡生活的过程中,从普通人的启迪里,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片中的游侠,健康、幽默,乐于思考,对时尚、美食、旅游、运动方式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识。在这个系列的故事里,每部片子都会有一个闪耀的亮点,给观众以惊喜。
这套系列手机电影,每集3-5分钟,会将美食、人文景观融入幽默而有意义的小故事之中,力求发挥小中见大的心灵鸡汤作用。
主人公达达是一个知名的时尚编剧,一个很闲的忙人,一个在无意义的生活中寻找意义的顽主,一个思想单纯、行为更加单纯的新贵,一个对一切充满好奇的半熟男,一个路痴。他认为编剧不是他的职业,只是他的爱好,他崇尚简单的思维方式,他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所有的人都是朋友,他
截止至2008年6月,中国网民已经超过2.53亿,居世界第一,手机用户数量也超过6亿,更是世界第一。互联网和手机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平台,在中国、在世界呈现出了勃勃的生命力。
一个新媒体的诞生必将创造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flash到《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形成的网络歌曲狂潮,再到我们拍的中国第一部手机电影《聚焦这一刻》,这个流动的新媒体向世人展现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旺盛的青春活力。
现代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受众大段闲暇时间普遍减少,而零散闲暇时间却相对延长,受众迫切需要精彩的视听内容进入零散闲暇时间。传统的娱乐方式,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而新媒体正是以其即时性、娱乐性、互动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吸引大众的关注和参与,受到大众的喜爱。2008年,视频短片已经成为观众认可的娱乐内容,国内最著名的十大视频网站,短片浏览量每天高达3亿人次。
手机,也被称为第5媒体,是新媒体中的代表,也是一种全新、便捷的视听渠道。手机新媒体信息革命的意义不同于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次传播革命,文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的诞生
(2008-10-31 19:29)
许秦豪,韩国大师级导演,以描摹细腻的情感而著称,被誉为“韩国情感电影大师”。他拍摄的影片不多,迄今为止只有4部,分别是《幸福》(2007)、《外出》(2005)、《春逝》(2002)、《八月照相馆》(1998),但却部部精品,部部风靡全亚洲。在韩国的各大主要电影节上,如百想艺术奖、映评奖、青龙映画奖、大钟奖等,许秦豪的作品均呈横扫之势,他还获得过法国戛纳电影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日本东京电影节、荷兰鹿特丹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的大奖。
我们和许秦豪导演的结缘,是因为电影《外出》,那是我们投资并引进国内发行的韩国电影,刷新了当时韩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纪录。那次许导演和裴勇俊一起来京为《外出》做宣传,还一起见了张艺谋。他是第一次来中国,对北京对中国既憧憬又新奇,那次的北京之行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我到韩国去,和他见面,他还多次和我提说要再合作,他很想到中国来拍电影,圆他一个梦。
去年他拍了《幸福》,又是一部情感大戏,比《外出》还让人感动落泪,在韩国网络投票中被评为“2007下半年最期待的十部电影之一”。《幸福》在韩国上映,连续多周占据韩国电影票房
标签:
娱乐
手机电影
中博传媒
电影
|
分类:
手机电影
|
拍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并把它搬上银幕,让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影长片导演,是每一个热爱电影,有导演情节的年轻人,愿意为之奋斗终身,努力追求的梦想。可现实却相当残酷,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竞争,有限的投资资金,有限的银幕,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可能是很多年轻的电影人,一生都很难实现的一个愿望。我见过不少年轻人,在为自己的导演之路奔走了多年之后,最终不得不为了生存而放弃了梦想,让人扼腕叹息。
如今,我可以告诉那些怀揣导演梦想的年轻人,那些也许不是学导演专业、科班出身的年轻人,一个可以迅速成为电影导演的捷径——那就是先做一个好的手机电影导演,拍出好的手机电影作品,参加我们的手机电影节并获奖,那你离执导属于自己的电影长片的梦想就不远了。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是曾参加过我们第一届06年手机电影节的导演张琦,他凭借参赛手机电影作品《黑白》获得那一年手机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第二年他就获得了电影投资,拍了自己的长片电影《救我》,小宋佳主演。今年初,《救我》在国内院线发行上映,口碑极佳,上映后赢得观众和媒体的一片称赞。
第1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明天即将落下帷幕,这次釜山之行,真是收获颇多。见到了很多世界各地的老朋友,看了很多各个国家的电影,接受了N多媒体的访问,更主要的收获就是我们投资的《喜马拉雅》在韩国的反响非常好,可算大热,成了媒体和各大发行公司、买片人的追逐的主要对象,真是令人心情愉悦。
《喜马拉雅》是崔岷植自参加过抗议降低韩国电影配额制的活动后,息影三年的蛰伏之作。当年崔岷植带头抗议,甚至连自己的奖杯都还给了韩国文化部,让人甚是钦佩。这三年他没有拍戏,他自己也想要摆脱一些压抑,所以他选择了这部电影。崔岷植的演技在电影中有很大改变,拿导演全秀日的话说:“我觉得崔岷植在拍摄这部戏之后收获了自由,他也说通过这部电影找到了一种新的表演形式,找到了自由。”
正因如此,《喜马拉雅》在韩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大家对电影都很期待,都想看看变化后的崔岷植是什么样子。影片在釜山点映后,好评不断,作为一部艺术影片,《喜马拉雅》在釜山的广受好评,让我这个投资人觉得非常幸福。
釜山电影节尚未结束,《喜马拉雅》已经被韩国各大电影发行
(2008-10-07 16:23)
以下是电影《喜马拉雅》媒体见面会时的照片,媒体人很多,真挺辛苦的。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椅子上写的都是各个电影导演的名字)
(2008-10-07 16:03)
今天上来发一些今年釜山电影节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008-10-06 16:47)
《喜马拉雅》今天举行了盛大的全球媒体观赏会,有130多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参与了影片的观赏和与主创人员的见面。其中欧美媒体大概有50家左右,亚洲媒体大约有80余家。媒体观赏会后,大部分媒体对《喜马拉雅》影片的艺术质量都予以了肯定,电影画面干净、节奏缓慢、用镜平实,都认为这是一部不错的艺术电影。
我在媒体观赏会的现场和各国的媒体进行了交流,听了他们对影片的评价,从中不难看出各国媒体对艺术电影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这和艺术电影在各国的受重视程度有着很直接的关系。就拿《喜马拉雅》来说:
欧美媒体:对《喜马拉雅》普遍反映比较好,比较认同,打分也比较高,认为影片会得到观众的认可,艺术和商业上都会有所收获;
亚洲媒体中的日本媒体:对《喜马拉雅》反映也比较好,打分也较高,对市场前景也比较乐观;
而亚洲媒体中的韩国媒体、香港媒体和中国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