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观察理论真实 |
分类: 学生习作 |
曾 凡
(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10级研究生)
摘要:本文通过对汉森“观察渗透理论”的分析,得出观察必然包含认知过程的结论。进一步提出观察是一个反馈过程,指出信息自下而上将观察客体映射为大脑世界模型中的一组层级概念的同时,概念也对观察客体作出预期,并将这种信息向下传递。这种反馈机制能够充分发挥观察主体的能动性,使得观察主体能利用经验和知识将符合预期的模式屏蔽在低层,只让异常模式传递到高层,减轻了大脑的负荷。
关键词:观察渗透理论
引言
古典经验论者将观察和理论截然分开,认为观察是绝对中立的,强调理论应该建立在观察之上,经验是理论的来源【1】【3】。然而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却指出,我们通常带着由我们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构成的、以各种特殊语言和符号的逻辑形式加以着色的眼睛来观察的,不同主体甚至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到的结论也不尽相同【2】。本
标签: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 |
分类: 考试与课程论文 |
1.
2.
3.
标签:
真实观察悖论杂谈 |
分类: 学生习作 |
伍 毅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摘要: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如此的多姿多彩,栩栩如生。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在宇观,介观,微观领域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的观察是绝对客观的,也不能证实观察就真的如实反映了客观存在的本质。此外,我们所用的科学理论是否足够正确,足够真实也有待考证,甚至于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虚拟的,都不得而知。
关键词:真实性;红绿色盲;观察客观性;延迟选择;引力透镜;黑客帝国
问题的由来
小的时候,总爱纠结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人何来的旦夕祸福,生老病死,还有男女之分从何出现,月亮又为何总有阴晴圆缺,天究竟多高,地究竟多厚,宇宙的在何处开始又在何处结束,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后来,随着年龄的渐增,知识的积累,问题似乎都能找到应有的答案。天文物理解释了月亮所谓的阴晴圆缺,生物进化与基因遗传则对人的出现和性别的划分给出了答案。天无所谓高,因为我们观念
标签: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
分类: 考试与课程论文 |
标签: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 |
分类: 考试与课程论文 |
| 分类: 名家大作 |
| 分类: 学生习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