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石一枫
石一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65
  • 关注人气:2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0-10-25 11:46)
标签:

杂谈

全家搏出位

 

有一个腿很长的女白领,因为腿很长,所以喜欢穿小热裤。不光夏天穿,冬天也要舍生忘死地穿。但是饶是这样一位姑娘,近期仍然在“眼球争夺战”里吃了败仗:当时她又穿着小热裤,像走t台一样在王府井那边的豪华商场逛街,忽然看见另一位女白领迎面娉婷地走过来,立刻被震住了——不是因为全身名牌或高超的画皮技巧,而是因为对方太敢露了——就像刚从海里捞上来的一样,身上裹的不能叫衣服,简直就是一张渔网,当然关键部位还是有几根绳绳带带的,如同海鲜市场里梭子蟹身上捆着的几根塑料绳。二马一交错,只一个回合,高下立见,穿小热裤的女白领完全被穿渔网的女白领抢了风头。

受了这个挫折,穿小热裤的女白领愤愤地说:这个年头要想搏出位,真是太她娘的难了!

 

(2010-10-21 12:25)
标签:

杂谈

痔疮与万里江山

诗云: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说来搞笑,每当我看到这段儿唯美汉字,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崔莺莺,不是张生和张生记,不是《西厢》更不是安意如——而是我那许多患有痔疮的男性朋友。试想一老爷们儿坐马桶上,花落水流红了,万种闲愁登时便生出来了,而其哀怨自然也无法用语言表达——多么形象的一段现实主义描写啊,暗喻巧妙,心理描写一针见血。

就像十个厨子九个腿粗,十个钢琴家九个大屁股,痔疮也是困扰知识分子的老问题了——相伴相生的还有前列腺问题。这充分说明了人类是直立行走的动物,而非长期坐着的动物。从这个角度理解文明发展史,也正是一部脑袋和屁股的斗争史:某些自以为聪明点儿的人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屁股坐下、坐稳、坐舒服,而一旦坐得太多了,屁股反而开始报复脑袋,它用疼痛致使脑袋无法正常工作,也以一纸血书宣告——我想作双腿健步如飞的驱动轴,而非大班椅上日渐肥沃的两块肉。痔疮是被规训的屁股发出的“野性的呼唤”。

(2010-10-15 12:37)
标签:

杂谈

不会聊天儿

 

作跟腕儿特熟状,是一部分中国人的独特喜好。比如我见过一票所谓文学团伙儿成员,谈及写作的时候老说这种话:“这个问题我跟余华探讨过。”“上次碰见苏童,他也跟我说……”看到他们认真严肃的脸,我实在无言以对,但话茬儿不接又不礼貌,只好进行荒诞化引申:“是呀是呀,别说余华了马尔克斯也是这么说的,上次我见马老的时候——”

居然还真有人更加严肃地问我:“你跟马尔克斯使用什么语言交流的?”我只好继续操蛋下去:“西班牙语。大舌音哥们儿也是能来点儿的,恰如民间歌曲《回娘家》中的一呀一嘚儿——歪。”

每当打完这种岔子,都会有厚道朋友劝我:“你也太不会聊天儿了,他爱口淫让他口去呗。”以我这种废话连篇

标签:

杂谈

天下皆不知美之为美

 

我认识一大眼睛高鼻梁的美貌俗妞儿,最近很悲愤。悲愤的原因是她的一个女同事抢先一步,跟公司里的青年外国专家建立了“战略互惠性伙伴”关系。殊不知美貌俗妞儿也是觊觎那个洋小伙儿的啊,更殊不知,抢了她男人的女同事居然并不美貌。

美貌的俗妞儿把情敌照片拿给我看,同时恶毒地解说:看她的单眼皮,看她的榻鼻梁,看她的厚嘴唇像不像摞起来的两截香肠?

我只好说:跟你是没法比。

没想到美貌的俗妞儿更悲愤了:那凭什么?你说凭什么?凭什么她那么丑就可以去美国培训,去美国留学,甚至于还有可能去美国结

标签:

杂谈

 
标签:

杂谈

      
标签:

文学/原创

 

                         退化的王朔

 

一个只阅读兴趣只限于“八零后”作家的读者,看到孙睿的长篇小说《我是你儿子》,感觉必然是很新鲜的。

一个相对传统的、常年关注新时期文学的读者,看到同一部小说,也许就会觉得似曾相识了。

感觉新鲜,当然是相对其他大红大紫的八零后作者而言。孙睿的小说没有郭敬明的日剧风格的煽情,没有韩寒的空洞的叛逆,也没有张悦然的不知所云的“文学性”。这些人的粉丝们如果看到孙睿,也许会感觉很惊讶:原来充满现实感的描述、普通人的感情和绝不“出奇制胜”的情节也会这样吸引人。他们会进而明白,作家的名气可以靠作秀获得,文学的魅力无法靠作秀实现。

而把“似曾相识”说得刻薄一些,则就成了“东施效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过来的读者,都能在《我是你儿子》这部小说中找到王朔的影子。首先是题目,对应的就是王朔的长篇小说《我是你爸爸》。语言风格自不必说,孙睿的文字是对王朔的彻底模仿,书中人物的口吻、叙述的套路和时

标签:

文学/原创

 

                        谁是王朔

 

最近有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同志(准九零后),不知道哪根神经错乱了一下,也想读书(真的阅读啊)了。她问我:这几天有什么好推荐?

我回答她:王朔的《致女儿书》。

她回答我:王朔是谁?

我回答她:连王朔都不知道还聊什么读书啊。王朔的曝光率也算够高的了,网上不都是王朔的事儿么。

她思索了一下,回答我:哦,就是那个老在娱乐圈儿里裹乱的王朔呀——他也出书了?

我还真是震撼了一下。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同志用王朔的语言概括了王朔,其结果是:她已经不知道王朔是一个作家了。王朔在她眼中,就是一个娱乐人物,一个宋祖德。

我想说的不是英雄迟暮。王朔既非英雄,比他更加迟暮的也大有人在。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假装英雄,有些人生下来就已经迟暮,比起他们,王朔还算把人生规划得不错的那种人了。

让人感兴趣的是,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读者(观众、网民)眼中,王朔(近二十年文化界无法避开的人物),是什么样的?或

标签:

文学/原创

 

                         生死疲劳

 

年初时节,一个不知疲劳的作家完成了一部在阅读中不会使人疲劳的作品,这就是莫言的《生死疲劳》。从八十年代起,莫言的小说屡屡引起评论家和读者的关注,而这一次,首先令人惊奇的却是他的创作速度:42天写完了56万字。

假如莫言想用这样的速度来说明自己的才华横溢,其实大可不必。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以来,莫言已经被公认为国内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在新作《生死疲劳》中,他天马行空的叙事才能和想象力再次得到了发挥,整部小说都沉浸在一种狂欢的气氛当中。对于读者来说,阅读这样的小说必然畅快淋漓,可想而知,莫言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快感。小说在结构里最大的看点是借用了中国民间“六道轮回”的观念,主人公原先是一个地主,转世为驴、再转世为牛,而后又变成了狗、猴子和“大头儿”,在一个前世今生的故事中,莫言描述了中国农村在整个新中国历史中的演变,当然,故事的主线依然是一部家族史。“全国唯一的单干户”蓝脸的形象显然承

标签:

文学/原创

 

                        难以两全其美的作品

 

  可以用赛车和唱片带动小说的销量,也可以正大光明地给别人的作品签上自己的名字,所谓的“80后”作家在方方面面与传统作家表现得大不一样。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英雄和狗熊都是一个大时代应运而生的产物,有了不那么关心作品内容的读者,才有在作品以外费尽心力的作家。现在指责或鄙视“80后”作者实则没有意义,因为他们本身已经成为眼下社会的一个文化盛景。

  而在80后的年轻作者中,张悦然却因为她的“传统”而显得特殊。她不止一次表明自己在以严肃、充满现实感的姿态进行写作,并希望和消费主义大潮的文化快餐划清界限。她似乎不再满足于单纯地为中学生写作爱情故事,而更愿意受到旧派的文学读者的认同。同时,她也是与“文坛”保持最紧密关系的作者,并在“文坛”的重要杂志大量发表过小说,因此她的新作《誓鸟》也必然使得人们用有异于看待其他少年作家的眼光去阅读。

  但《誓鸟》并没有选择现实与当下作为写作的基调,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