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 |
标签:
历史 |
标签:
历史 |
《横峰岑阳旧址》 如何把两件充满悖论的事相提并论/关于横峰别墅般阁楼捎了百年柯达胶卷再说/这回先手机拍张岑阳站岗放哨旧址/按兵不动却是沧桑之势/历史沿革的武器篝火(碎片)/当年大炼钢铁气贯长虹//时世造英雄,横峰上我们相信可以渡过一切难关/诗者重新阅读《战争与和平》
(注:拍于横峰岑阳镇)
《横峰菩提树》菩提树位于岑寨何家道旁/我虔诚地拍摄菩提树佛手瓜莲蓬/因它们关乎信仰//什么光耀天台山/着大衣者,颜貌端正手持杖钵/化缘之象却为布施/梦里,雷声滚滚/“震仰盂·艮覆碗”/哪知乾坤,前朝早代就有了/周公化解宇宙历史西南之旱/(刚阳阴柔)桑梓德被后世/对于横峰的前瞻性,我懂得我不能仅以海拔来恒量//(梵册贝叶)长老“怀揣经文超度草木”/于节骨眼关键处停了停
《罗家挑担子姊妹》 这以横峰作长景的脩远旅程图/人类的根本是灵魂吧/或许也该从缘分谈起/大约上午十点,我于罗家山脚撑帐篷,正使形色辨析植物/一挑担子姊妹使劲吆喝/问清来路,无比热心地请到她家喝茶/真诚之态侧影也有百分之百清晰度/总怕后者跟丢了,不时回头说:就前面,很近嗯/她身穿红十字格衣裳,生命为纯粹地向导
《罗家袤褒》 可是歌唱的天边?如此辽阔广袤/若调转镜头,便能看到那些莲瓣般群山/在这样的环境种地,不就像作画弹琴吗/大片稻子使人联想起袁隆平教授/何等桂冠?褒奖赠予/挑担子姊妹竟把昨日忘于麦垛的草帽,戴在了诗者头顶/横峰上我反复躬行(义无反顾)/宛若崇尚事业用尽一生
(地点:罗家村西方)
《植物记》 横峰植物或雨或晴,浅露自如/许多野生橡斗已用来做染料/这块长着茴香草的地方/形色确认大多是紫苏以及鬼子姜类/虽然花样不同,却亦可以制腌菜/无论如何也辨析不准的木本,应该属于胎来老//萩,自古既有的一种“屠幽幽青蒿”/何种根系称“郎中”/那些赤脚跟着鸟儿学飞翔的皮孩呀/当你们知道九、十的名字叫菊芋,秋就授衣了
从莒南十字路到江西横峰,捎了两包沂蒙煎饼,本打算放到会议餐桌请老师、诗友们品尝,看来用不着。这不旅途中就自己一页页吃,象蚕吃桑叶,当看见头发俱增银丝,屈指算起已经多日没吃盐了。道之道非常道,路上谁还顾得大老远去买饭。那么多的诗经植物/草药当菜即美食/菖蒲葳蕤花木有本心/因为喝着葛根茶,头发突然绵长起来
白发苍苍又何妨?百年后我们子孙敬仰的是先辈骨气和精神! (这就是纪录片,以上连续四张拍于景德镇,接着返璞横峰)
《住处》 题记:峰回路转我日夜兼程。伯母打开窗户说:这俺家还没搬的新楼房,找不到一楼钥匙无法锁门,你当自家住还给守着。本想与真诚善良的嬷妮合影,半刻匆忙没见路人。当地每户单独三层小楼以山势而建,各拥田亩。属全国乡村改造成功最具代表性的村落之一,纯朴民风赋予游子几世温暖。
月照横峰放映《红色娘子军》老电影/猫头鹰瞠视守护夜幕/或许,对我普通话没讲好也不要紧的劝诫/混沌、忘却,无限灵感/涧溪潺潺,太空下闻得到云之气息/(所往所归)随手沏杯葛根茶催眠/“此心安处是吾乡”/住惯帐蓬万顷财产皆在一捆包裹内//龟山梦寐,蓦然想起了曹操《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黛竹象有识之士/或许人们朝夕就能走过横峰我却需要一辈子 (注:拍于横峰岑阳)
《露宿》 幕布象古老预言/涂炭生灵待我举起灯火/傍晚燃香/整理白天采访资料/写到深更静坐的百岁寿星/月光彻夜不眠直至黎明/看竹板桥几许晨露//唯独参宿横峰的女子/才能听到帷帐外狐姐说:九月授衣/一个亦真亦幻的慢镜头/我回身凝视灰纱巾蒙住发髻的伯母/我不知道她老人家什么脸膛/只感觉自己晚年有这幅意境/在第二故土,如此遇见命根/上苍赐予诗者的云裳服饰也必将端庄
(注:拍于丁家村) 《山月可以无限地延长吗》 题记:滴滴出行,远远看见一对老伯母,山角宝地般的田地坐着(伯父象是抽着烟袋),让人想起一幅世界名画,再回头找就找不到了。连续几天从早到晚怎么也找不到了,连那块田亩也没再出现过。
是仙境?观天地意气/梦中束之高阁的衣物化作云朵/又被晨风吹为横峰灵雾/独行数日,徘徊“丁、罗、何,余塘、港边”五家村寨/或许,真正找到那对老人的办法/唯有原地怀念/然而,我赤子心绪却无能告诉后辈/孟宗竹墨默,该如何走回小时候/此刻,山月可以无限地延长吗
《横峰月阴》 横峰究竟给我们什么启示/虚无之境/象老师喊了一个徒弟的名字又继续前行/千载月色没有起始/如若老师喊了一声徒弟的名字/重峦叠嶂,几道史诗课题/信而好古在此刻验证/摩崖,阴历/那般氛围,难处全部消隐/宋代曹氏“拨云峰下,宴坐修真不记年”/时隐时现的遗产,语调低徊//我身为曹氏第十四世孙/关键道路就是从十字路走向横峰
《钟山》一个人什么时候最喜欢看日落/天地玄黄,谁在铸一口大钟/为我被庄严地施礼每个清晨都出发//(贤能志士)王安石讲“钟山只隔数重山”/现今,我距此仅为一英里/那些悬崖胸怀乾坤、墨汁,深明大义
《丰碑》谁唱京剧《望江亭》选段/横峰上将帐蓬审视调整立世/陵丘钟阜,忆起师父/“临庐兮,豁亘古之长愁”/于能够达到的高度/取岩块一片/待返回日把它安置山东/我是这样记载曾经驻扎过的地方/更以此为没能送行的仙辈树起丰碑 《历史老师》 “路遥知马力”/谁驮木料拉着老祖宗留下的古语/九十九道弯能否望穿横峰烟霞/如今米袋菜蓝都满满的/穿丝绸吃山珍也早已过时了/退休的历史老师在坡地上放牛羊/讲述岁月光阴//接下来是什么话题/我好象又被鼓励了/旧戏班阿庆嫂说/隆重的端午节,还不是因为伟大诗人吗/“吃饭品滋味”/莲荷人家喝鱼儿喝过的水无限清凉/(此刻)横峰熙来攘往,谁对时空默默丈量
江西新闻:“诗人们在方志敏坐过的凉亭里,吟诵《可爱的中国》……《诗刊》社并将横峰确定为诗人驻村地,选派4位知名诗人深入生活、抒写诗意横峰。这也是全国首次推出‘驻村诗人’计划。”
《可爱的中国》 “诗人们在方志敏坐过的凉亭吟诵《可爱的中国》”/龟山突然刮起蓝色大风/江西万顷莲荷踊跃,全体起立致敬/无边际的辽阔国度/若初见/至高无上,歌功颂德/先烈英雄形象,再次被时代塑造 (注:此张南子老师拍摄,本栏目第一幅为李欣蔓老师拍摄,一并感谢!)
我敬重拍摄革命根据地旧址!方志敏畅想《可爱中国》:“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
《我到牯岭是离开横峰的第几天》 牯岭镇老人团二胡拉着《大保国》《夜深沉》/龟山象征慈航的船只/当我再次回首/横峰风暴骤然聚集/然而,诗人此刻能做的是那么少/除却乌云,一无所有 (背景亦能记载光阴吧,来世可从手工背包考证自己。母亲:原谅我把您遗留的大襟褂子裁缝了布袋,若直接穿人们不理解,这样古朴体贴,闺女我就能倾听您的心声语气,是以此把原先没听的话补上呀) 《百年指示》 蓝包裹宛若宇宙光阴,蕴涵谦卑/漫漫旅途像瞻仰老子/风卷云拥有浩瀚的感受/启了什么头/又带圣旨般一向南下“语不惊人誓不休”/百年指示,周总理居住的庐山屋宅至今开着东窗/诗者从横峰跋涉至此,必定是伟人号召/……/方志敏先烈们青史名垂/打造我英姿飒爽的木兰形象
《如何炼成铁打的人》 如何炼成“铁打的人”?先得背井/浤浤时分抹了把汗水/头顶一朵云彩缓缓徘徊/群青钴蓝,沧海有时尽……
//这是庐山东线/我包裹箱子力所能及地徒步,累了再滴滴出行/四野英雄八方好汉,吾志未有涯
依靠着我们伟大周总理的屋山,又向单位续了假,理由实在、简单:“驻村诗人计划重启,暂时回不去”。因没时间圆满完成领导交给的《组织志》深感抱歉!
此时,本人正身处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状态,深刻体会东坡先生“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确切感受!当年他老亦是一路从横峰而来吗?前天,于铁船岩给家兄寄去横峰葛根茶饼,这会看了哥哥发来小诗:“茶饼酥脆味独特,难怪惊动苏东坡。千里飞传只日到,今生有妹哥骄傲。但愿苍天保佑妹,万事如意心头笑”。读后直接略过鼓舞与欣慰,默默地流下泪水……
默默地流下泪水/为草木一秋的人类,我那么单纯地悲伤/四荒八极,每个生命都属一场旅途/所谓坐悟,其中一种是宇宙的某些东西永远也无法说
“嘎——嘎——”,鸿雁见证多少自然人事/夜行声声几万英里/何时归?代俺传家书/星月山河,游子极度地赶着征程
光阴为什么总在逝去/铁船岩传说长夜深谈的老者/上苍赋予祂怎样的个性角色以及岛屿和季节/有些事物需要时间来定义 当家人催促抓紧回,说许多亲戚找。嗯,怎能说,必将如期归?故乡话:这不是现起力么(本准备与夫杖挑着帐蓬走横峰呢。算是提前会议几天来,为帮莲荷人家采藕的不同气候处地意境捎足了衣裳)
[图片排放没按行程顺序。本人与横峰乡亲合影是刘峰,归农、村姑、芬兰(笔名)等九位老师拍摄。所谓笔名,确切地讲是我忘了实际姓名。刘峰好记,因我们山东莒南有位著名摄影师亦叫刘峰]
9月4号横峰陈瑰芳主席留言问到哪里了,那时我正在梧桐畈走访,为不给当地领导民众添麻烦,都不知如何回复。亦为此,提前说不用接站,见面时我拿票,是以此告诉梧桐畈之行的具体时间和感受,因让写上银行卡号,我又把手缩回来。非报呀……横峰作为第二故土,这是我应该做的(力所能及)。亦不辜负《诗刊》社各界老师几十年来对本人的栽培和鼓励。感谢诗友、感谢陈主席无微不至的关怀(德才兼备人又大美的陈瑰芳主席) 横峰县各级领导以及乡亲们,再见即为亘古祝福! 涉江芙蓉,兰泽芳草/多少雨天之书/枫桥念去去
当诗者讲:我曾驻扎横峰/那并非仅仅回忆(最古老地理、遥远往事)/更是一份时至今日的戴德/真实、投入,完成高尚的事业//铁船岩出山济苍海
标签:
历史 |
标签:
历史 |
标签:
历史 |
标签: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