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9:22)
标签:
首博
房山琉璃河遗址
太保墉燕
|
分类:
闲篇
|
2025.10.26日 周日 晴
首都博物馆参观房山琉璃河遗址展
前言
燕都肇建,太保开篇。周武王灭商后,太保召公受封于北燕,在房山琉璃河一带营建燕都。“太保墉燕”开启了北京建城史的序篇,也成为北京地区纳入中原文明治理体系的开端。
作为西周封国遗址,琉璃河遗址发掘时间最长、发掘规模最大、发掘内涵最丰富,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本次展览汇集琉璃河遗址出土文物180件(套)其中首次展出文物113件(套)。这些
昨天发的博客题目:国博——黄金缕—古代金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是我写错了。
应该是:首博——黄金缕—古代金器-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藏
特此更正
(2025-11-03 17:17)
2025.10.26日
周日 晴
古代金器
“自古黄金贵”,黄金因其稀有性和永恒性在古代时权利、地位、财富和宗教神圣等的象征物。
此次展览中的金器,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5世纪。而中国最早的黄金制品,皆出自与欧亚草原有着密切交往的西北边地。随着人口的迁徙、商品贸易和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黄金开始在中原地区广泛使用,构成了中国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尽黄金缕”,其所代表的文明交流更是不绝如缕。展览呈现来自西部、北部草原、中原地区和青藏高原的170余组金器,在概述过去三千多年中国黄金工艺的演变与成就中,探讨这些金器如何成为中原与周边域外地区——特别是通过草原之路与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永恒见证。
(2025-10-31 08:54)
2025.10.26日
周日 晴
近闻首博有好几个新展,我很感兴趣,估计周末的下午人肯定不多,前往参观,没有想到人很多,先分享一个。
前言
唐朝之后,经过五代十国的局部统一,辽宋夏金时期,不断竞争和交流的各族群都以中华文化的正统自居,共铸“中国版图”、共承“中国之制”,有力推动了边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一体化整合。在他者的视野中辽宋夏金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中亚人统称他们为“桃花石”。
贺兰岿然,黄河奔流,孕育出沃野千里的宁夏平原
(2025-09-22 16:27)
2025.9.19日 周五 晴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俄罗斯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联合主办、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支持的'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于2025年7月23日起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展出。
展览将以92件油画和素描作品,系统呈现绘画巨匠伊利亚·列宾的艺术生涯,以其艺术创作之路为线索,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
伊利亚·叶菲莫维奇·列宾
(1844-1930)是19世纪俄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巡回展览画派重要代表人物。
列宾出生于丘古耶夫,早年在家乡学习圣像画技艺,后考入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深造。1873年,他完成了备受赞誉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举奠定其在画坛的地位。1873-1876年,他获得公费留学三年,先后游历意大利和法国,深入研究欧洲古典及近代美术。1878年,他正式加入巡回艺术展览协会。
纵观列宾
(2025-03-01 11:16)
2025.2.26日 周三 晴
参观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看见微笑”——古青州地区造像艺术特展。
1996年山东省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了约400余件佛造像,时间跨越了北魏至北宋长达五百年,数量多、品种全、雕刻精美、贴金彩绘保存完好,跨越时间长,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先后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二十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被称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本次展览有51件来自南北朝时期珍贵文物。让我们新年祈福,佛前驻足,感受千年暖阳。
(2024-12-13 12:49)
2024.11.20日 周三 晴
2024.12.10日 周三 晴
2次来国博参观希腊文化部/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美的多元专题展览。
(2024-12-01 19:29)
标签:
国博
卡拉瓦乔
沉醉的抹大拉的马利亚
|
分类:
闲篇
|
2024.11.20日 周三 晴。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晚期的艺术杰作《沉醉中的抹大拉的马利亚》原作亮相国博。
数百年前的作品,如何在修复师下重焕新生,修复奥秘的探寻中,触摸岁月的痕迹,感悟艺术最本真的模样。
(2024-11-16 21:38)
2024.11.6日,周三,晴。
故宫每年11月的第一个周三是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主题日,免票参观。
今天我自己来故宫的午门上参观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

下午来故宫人就不多了。
在人类发展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如繁星闪耀,对世界文明产生深远影响。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儒家
(2024-10-29 12:39)
2024.10.25日,周五,晴。
这次来国博参观的第二个展览,凤凰故国-曾楚艺术展-青铜时代。
南公封国
1978年随州曾侯乙墓的发现举世震惊。此后的四十多年中,地不爱宝,华章重现,曾国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在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之下,丰富而精美的出土文物,证明曾国是西周早期周王室分封至江汉地区的重要诸侯国,始祖为“南公”,可与齐、晋、鲁等大国并列于《史记》中的“世家”,与文献中的“随国”为一国两名。曾国立国七百年,经历了从王室藩屏到楚国盟友的转变过程,有着深厚的礼乐文明积淀,是先秦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文化发展和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