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I, Tonya
标签:
杂谈 |
看本片之前需要重温上一集,瑞秋啊折纸啊一边记录眼球一边问问题啊什么的。续作以前作的核心内容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粉丝电影。这片票房只能靠粉丝撑着,不管别人怎么说,粉丝该看还会看,不想看的观众说什么也不会去看,好评差评都不会影响票房。
本片的取景以中远景为主,导演Denis Villeneuve本也不是一个喜欢特写镜头的人,所以如果大家在银幕上看到了明显和前后情绪接不上的特写、近景、噪点多的画面,基本都是封建大家长的杰作,这样的画面数量还不少,建议大家上网搜一搜,脑补还原一下。
片中有一些俄罗斯元素值得注意。开场Sapper Morton家的大棚上写了俄语(写的好像是теплица,大棚的意思);男主女朋友JOI要给他读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微暗的火》(Pale Fire),但事实上男主基准线测试中不停重复的语句就来自这本书;JOI显形装置的开机关机音乐,用的是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的《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另外reddit网友说JOI是Jerk Off Instruction的缩写,也有点道理。
视觉效果很炫。Roger Deakins的摄影很好,沙尘暴戏让我想起了《边境杀手》(Sicario)里的黄昏
标签:
杂谈 |
看本片之前需要重温上一集,瑞秋啊折纸啊一边记录眼球一边问问题啊什么的。续作以前作的核心内容为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确实是粉丝电影。这片票房只能靠粉丝撑着,不管别人怎么说,粉丝该看还会看,不想看的观众说什么也不会去看,好评差评都不会影响票房。
本片的取景以中远景为主,导演Denis Villeneuve本也不是一个喜欢特写镜头的人,所以如果大家在银幕上看到了明显和前后情绪接不上的特写、近景、噪点多的画面,基本都是封建大家长的杰作,这样的画面数量还不少,建议大家上网搜一搜,脑补还原一下。
片中有一些俄罗斯元素值得注意。开场Sapper Morton家的大棚上写了俄语(写的好像是теплица,大棚的意思);男主女朋友JOI要给他读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的《微暗的火》(Pale Fire),但事实上男主基准线测试中不停重复的语句就来自这本书;JOI显形装置的开机关机音乐,用的是普罗科菲耶夫(Sergei Prokofiev)的《彼得与狼》(Peter and the Wolf)。另外reddit网友说JOI是Jerk Off Instruction的缩写,也有点道理。
视觉效果很炫。Roger Deakins的摄影很好,沙尘暴戏让我想起了《边境杀手》(Sicario)里的黄昏
标签:
杂谈 |
新浪娱乐一年一度牵头制作的《最美表演》已经做到第3届了。2016年的主题是每个演员一分钟的短片。
一分钟的表演时间很有限,演员们可能会考虑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能力尽量多地用出来。这种情况下,那些不贪多,只专心把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种情绪的变化表达出来的演员就脱颖而出了。
关于表演,我听过的最真知灼见的短评之一来自加拿大老演员Christopher Plummer。有一次他忍不住批评曾经合作过的美国导演Terrence Malick,他说:Malick每次写剧本都把台词和剧情的情绪写得超过应有的限度,甚至可以说是非常浮夸,导致演员念台词做动作的时候,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让这些台词和动作看上去符合常理。
所以演员的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剧本的影响,也许演员本身实力还可以,但是台词过于假大空,也让观众觉得不好看;反过来,如果一句非常不接地气的台词,被一位演员念得听上去很真实很感动,就说明这位演员的水平非常高。
标签:
杂谈 |
舞台剧《驴得水》自2012年上演后,一共出了将近20个版本。由原版编导周申、刘露执导的是2012年和2016年两个版本,基本只是更换演员和舞台编排,剧本台词都没什么改变。2016年上映的电影版《驴得水》依然由周申、刘露导演,故事主线也没有变化,但是情节、台词等等细微之处做了很大修改,看得出来编剧为舞台剧《驴得水》的电影化做了很多工作。
2012、2016和电影版全都参与的唯一一位演员是饰演张一曼的任素汐,她同时也是舞台剧和电影版共同的主题歌——《我要你》的演唱者,为本剧付出很多。2012版饰演美国慈善家罗斯的孙博、饰演周铁男的富冠铭、饰演佳佳的陈星分别参与了2016版第一轮和第二轮的演出。电影版召回了2012版的两位演员:饰演特派员的韩彦博、饰演铜匠(舞台剧版为铁匠)老婆的王堃。舞台剧版铁匠说的是山东方言(?)绕口令,电影版铜匠的演员阿如那是蒙古族,他说的是蒙古语。
剧中人物的名字全部来自于周申、刘露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其中裴魁山是出身中央戏剧学院的舞台剧导演和作家,电影版《驴得水》编导特意请来裴魁山本人饰演剧中人物“裴魁山”,他是本剧
标签:
杂谈 |
http://ent.sina.com.cn/m/f/2016-05-20/doc-ifxsktkr5830088.shtml
http://ww3/large/6cc47a75gw1f423cz3pn1j21
罗泓轸
韩国导演罗泓轸才刚刚四十出头,已经拍了3部长片,3部全都进了戛纳影展,第一部长片《追击者》不仅令河正宇大红大紫,也让罗泓轸本人俘获大量影迷。日前罗泓轸带着自己刚刚在韩国上映,热度爆棚且好评如潮的新作《哭声》来到戛纳影展的非竞赛单元进行国际首映,新浪娱乐也借此机会对罗泓轸导演进行了专访。
表面上罗泓轸是个普通的刚步入中年的韩国男子,不是一个惹人厌烦的人,片场之外的他性格随意,漫不经心,话语不多,目光游离,你和他讲话时,他的目光才会落在你身上。新浪娱乐将市面上流传的他的名字的3种中文写法写在纸上交给他,现场向他求证中文名字的写法(注:韩国人的姓名仍然保留了和汉字一一对应的习惯,而朝鲜人已经抛弃了汉字)。他看了之后,一把拿过记者手中的笔,一笔一划地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中文名字,然后交给了记者,整个过程中面无表情,他的目光看上去仍然是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写
标签:
杂谈 |
标签:
杂谈 |
炒概念画大饼是搞金融的人干的事。我是工业界出身,没必要跟着搞金融的忽悠人,我努力的目标是返璞归真、去耸动化,用尽量少的语言解释现象背后的原理。
1. 概念要分清
(1)金融产品有2种:原生资产(underlying)和衍生品(derivative)。原生资产指资产和证券(债券和股票),衍生品指以原生资产或其他衍生品为标的物的金融产品。
(2)在中国,私募(private equity)往往指投资这个基金池的人是不公开的。这个定义不准。私募更广泛的概念应该是这个基金池投资的公司是非公众公司。一个做上市公司收购,或者跑到新三板上投资公众公司的基金,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私募。我身边做私募的前辈都是管理专门投资非公众公司的基金。在中国,非公众公司指股东数不超过200,不公开交易(不上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的股份有限公司,具体规定请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我就不赘述了。
(3)杠杆指的是一个
标签:
杂谈 |
墨西哥导演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刚刚凭借《荒野猎人》(The Revenant)创造了3个记录:帮助Emmanuel Lubezki连续第3次击败Roger Deakins拿到奥斯卡最佳摄影,终结了疯狂的粉丝和媒体“一岁一哭李”的千年老梗,以及自己成为史上第3位拿到背靠背奥斯卡的最佳导演,被载入史册的同时也一下子成为这几天影迷议论的焦点之一。
我好长时间以来对他绷着一根弦,这次他蝉联奥斯卡算是给我一个刺激,让我试图解决心头的疑惑:多年来用自己全名行走江湖的他,为什么要从2014年开始把González缩写起来,让大家叫他Alejandro G. Iñárritu?
http://ww1/large/6cc47a75jw1f1hj3yqenuj20
西班牙语姓名分3部分:名、父姓和母姓,一般简称名和父姓,孩子的姓名里继承的是父亲的父姓和母亲的父姓。比如Emmanuel Lubezki,他的全名是艾曼纽尔·卢贝茨基·摩根斯坦(Emmanuel Lubezki Morgenstern),卢贝茨基是父姓,摩根斯坦是母姓。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就是他的全名,冈萨雷斯是父姓,伊尼亚里图
标签:
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