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感悟、文化随笔杂谈 |
分类: 我的书讯 |
标签:
文化文化随笔 |
分类: 读书札记 |
推荐这部经典真的不需要理由,如果你能够认真读完它,读懂它,读出那些优美文字和故事背后隐藏的深邃意境和世态哲理,那么也就知道我推荐它的理由了。
我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念小学时候,那时觉得这部厚书很难懂,许多生字不认识,诗词的意思也不明白,但是阅读有种惯性,我借助字典和词典总算磕磕绊绊地读完了,大致知道书中讲了一个很复杂的恋爱故事,也记住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几个名字。
第二次读《红楼梦》已经在边疆当知青,人长大了,有些阅历,连读两遍,竟有种“梦里不识君,君从何处来”的感觉。其实这本书还是那个宝黛爱情故事,并未给予我直接的生活经验和范式,但是它却像一只寒冬的火炉,温暖着一个边疆知青内心深处对于文学的期待、梦想和激情。直到许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一部好书,其优美灵动的文笔,凄美绝世的故事,以及作者睿智的才华都会化作涓涓细流浇灌阅读者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不是泛泛而读而是用心灵阅读,便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升华。
此后直到上大学,乃至于开始动笔写作,《红楼梦
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笔杂谈 |
我对一份调查问卷的答复
1、姓名:
2、三个词形容自己: 不太笨、有点傻、比较痴
3、三个词形容你认为的理想城市: 人皆向往、梦寐以求、趋之若鹜
4、最想在哪个城市居住: 污染比成都少,阳光比成都多
5、印象最深的标志性建筑: 吊脚楼
6、你认为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财富或者才华是什么: 创造力
7、迄今遇到的最大挑战:
8、如果不入这行,现在可能做什么:
9、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世界地图集
10、出门必备的随身品: 牙刷和牙膏
11、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 乌龟卵成功孵化(龟儿子)
12、最喜欢的艺术家和作品: 将近300年前那位死后才被中国人记住的作家和作品
13、最喜欢的品牌: 王牌
14、最热衷的运动: 深呼吸
15、曾经最奢侈的举动: 知青年代一口气喝光一碗猪油
16、最痛恨的行为: 披着人皮,不干人事
17、最担心
标签:
文化 |
XX好:
标签:
人在旅途文化 |
分类: 人在旅途 |
1月20日登机飞赴台湾。因为两天前刚从缅甸出差归来积劳成疾,一到台北松山机场便周身不适,喉咙肿疼发热发烧,幸好过海关没有检查体温,否则很可能要被强制隔离。
好容易煎熬一夜,次日决定找家医院看病。台湾的私人诊所很多,大医院反而很难见到,我从车窗
标签:
历史、感悟、军事 |
分类: 父辈抗战与历史星空 |
标签:
文化随笔 |
分类: 大千世界 |
标签:
文化杂谈文化随笔 |
分类: 读书札记 |
今天早上,我怀着尊敬的心情阅读了莫言的获奖感言,他用一种质朴的语言和平静的语调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中国作家对于土地、生活和文学的全部理解。
莫言肯定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更不是一个乐于炫耀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全部智慧隐藏在他的语言和故事背后。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大智若愚”,还有一个成语叫做“返璞归真”,我想上述两点便可归纳为莫言的品质。诺奖评委透过纷繁的现象抓住莫言,他们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莫言的获奖感言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在他那些看似平常的故事讲述中,让我触摸到一颗真实、饱满并且生机勃勃的强大灵魂,它的名字叫“文学”。
我相信莫言是一棵树,他已经把根须深深地扎进泥土,即使刮起十二级诺奖大风也不能使他飘飘然头重脚轻。今天的获奖感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http://s14/mw690/6967b57bxd04d30356e4d&690
2010年我同莫言应邀出席全国书博会开幕式
标签:
旅游文化 |
分类: 人在旅途 |
“桶”是当地语“村”的意思。秋那桶远比一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有名,因为它是滇藏交界处的云南最后一个自然村,出村向北不远就是西藏察隅地界。
村子约有一、二十几户人家,主要是怒族、傈僳族,但是村里的姑娘却都对藏族服装情有独钟。我问她们为什么喜爱藏装?她们有些害羞,回答藏装好看啊。
标签:
旅游杂谈文化 |
分类: 人在旅途 |
丙中洛是个傈僳族山乡,位于怒江峡谷云南境内的尽头,高耸入云的碧罗雪山阻断道路,再往北就是西藏的察隅地区。这就是有“中国十大自驾车经典线路首席”之称的“丙(中洛)察(瓦龙)察(隅)”线的起点。据当地干部介绍,美国冒险家洛克发现和介绍到西方去的天国之境“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