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邓贤
作家邓贤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05
  • 关注人气:1,04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历史、感悟、

文化随笔

杂谈

分类: 我的书讯
http://s5/mw690/001VG2KLzy73ErdNgcQc4&690

      

    一九六八年岁末,姐姐初中毕业赶上最高指示发表,她与同班两位女生都因出身不好被发配到眉山县条件最艰苦的盘鳌山区当知青。我爷爷是大资本家,姐姐自然在劫难逃,另一位邱姐姐,长辈是被镇压的地主分子,而张姐姐则有个“反动透顶的画家爷爷”,名字叫张大千,至今仍“逍遥国外”。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画家“张大千”大名。

    张家小弟与我初中同校,加上邱弟弟,我们三个小小男子汉便相约假期去到山区,帮姐姐们干些粗重农活儿。两年时间,无论春种秋收,插秧割麦,晒场打谷,种菜碾米,大家一同挥洒汗水,播下辛劳的人生种

标签:

文化

文化随笔

分类: 读书札记

 1、《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

推荐这部经典真的不需要理由,如果你能够认真读完它,读懂它,读出那些优美文字和故事背后隐藏的深邃意境和世态哲理,那么也就知道我推荐它的理由了。

我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念小学时候,那时觉得这部厚书很难懂,许多生字不认识,诗词的意思也不明白,但是阅读有种惯性,我借助字典和词典总算磕磕绊绊地读完了,大致知道书中讲了一个很复杂的恋爱故事,也记住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几个名字。

第二次读《红楼梦》已经在边疆当知青,人长大了,有些阅历,连读两遍,竟有种“梦里不识君,君从何处来”的感觉。其实这本书还是那个宝黛爱情故事,并未给予我直接的生活经验和范式,但是它却像一只寒冬的火炉,温暖着一个边疆知青内心深处对于文学的期待、梦想和激情。直到许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一部好书,其优美灵动的文笔,凄美绝世的故事,以及作者睿智的才华都会化作涓涓细流浇灌阅读者的内心世界,如果你不是泛泛而读而是用心灵阅读,便有可能得到某种精神升华。

此后直到上大学,乃至于开始动笔写作,《红楼梦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杂谈

我对一份调查问卷的答复

 

1、姓名:  邓贤

2、三个词形容自己: 不太笨、有点傻、比较痴

3、三个词形容你认为的理想城市: 人皆向往、梦寐以求、趋之若鹜

4、最想在哪个城市居住: 污染比成都少,阳光比成都多

5、印象最深的标志性建筑: 吊脚楼

6、你认为人生中最不可缺少的财富或者才华是什么: 创造力

7、迄今遇到的最大挑战:  岁月无敌

8、如果不入这行,现在可能做什么:  卖白菜

9、最近在读的一本书: 世界地图集

10、出门必备的随身品: 牙刷和牙膏

11、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 乌龟卵成功孵化(龟儿子)

12、最喜欢的艺术家和作品: 将近300年前那位死后才被中国人记住的作家和作品

13、最喜欢的品牌: 王牌

14、最热衷的运动: 深呼吸

15、曾经最奢侈的举动: 知青年代一口气喝光一碗猪油

16、最痛恨的行为: 披着人皮,不干人事

17、最担心

标签:

文化

XX好:

    近日有过思索,与你交流。你虽年轻,却有一种努力吸吮精神营养的海绵式的渴望,这在当今物欲横流的享乐大潮中实属难能可贵。

    我在新浪开过博客,有过一点体会,我认为今天办“自媒体”(个人电子杂志),像XXX这样以戏虐性语言取胜的短文算一大类,比较迎合今天80后、90后青年的“快阅读”取向。这类写手往往聪明有余,思想不足。我认为这类人群中的佼佼者,他们的远期目标应是向鲁迅学习,近期则应向王小波靠拢。

    我的情况不同。

    我不大愿意写短文,更不喜欢嬉笑怒骂地议论,记得念大学时有过这样的倾向,后来被努力克服了。我将自己的写作定位于,描写与叙事,简单点说就是讲故事,透过文字铺陈向读者展开一个个看似客观其实渗透作者主观意图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故事,以及由此呈现纷繁多姿余味无穷的大千世界。

    阅读文学需要宁静的心态

(2013-02-21 10:25)
标签:

人在旅途

文化

分类: 人在旅途

    【提示】八天台湾行,带病游全岛,从台北、台中一路看病到台南,私立、公立大小医院看过来,结果成为一次特殊的求医治病之旅。然而这次患病经历让我不经意间获得一个难得的贴近观察台湾社会的机会,现将个人感受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次:台北私人诊所

1月20日登机飞赴台湾。因为两天前刚从缅甸出差归来积劳成疾,一到台北松山机场便周身不适,喉咙肿疼发热发烧,幸好过海关没有检查体温,否则很可能要被强制隔离。

好容易煎熬一夜,次日决定找家医院看病。台湾的私人诊所很多,大医院反而很难见到,我从车窗

标签:

历史、感悟、

军事

分类: 父辈抗战与历史星空

    大半个世纪前,中国远征军几经挫折横扫日军扬威印缅,十几万官兵埋骨青山血洒异域,这段壮丽的历史今天终于得见天日。但是迄今为止,原来在印缅各国修建的远征军阵亡将士墓碑大多被毁,仅存不多。2013年1月4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访问仰光专程祭拜日军墓地,激起缅甸华侨极大愤怒和抗议。可是抗议归抗议,我们自己应当祭拜的历史丰碑在哪里呢?

    2013年1月13日,中国远征军仁安羌大捷胜利纪念碑在缅甸战场遗址501高地上落成,我作为远征军后代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

    纪念碑十分雄伟壮观,整体高50英尺(约15米),碑体采用缅甸佛塔形制,共七级,取佛家七级浮屠之意;平台距离底座共4级阶梯,寓意1942年4月17日到20日共4天的救援战斗。

    纪念碑坐南朝北,底座嵌进一只军用指北针,指针固定指向北方,为永远长眠于山头的202名中国官兵英魂指引回家的方向。

    需要提及的是,这座纪念碑是当年的战场指挥官刘放吾将军的儿子、旅美华侨刘纬民先生捐资建造。

标签:

文化随笔

分类: 大千世界

    这是我在独龙江访问86岁独龙老人肯桂芳的珍贵照片。

    当地乡长告诉我,现仍存世的独龙纹面女仅有35位,绝大多数年龄都在八十岁以上,且隐居深山老林从不轻易示人,因此一般人很难一睹独龙纹面女的庐山真面目。肯桂芳老人是经乡干部做工作才同意我去登门拜访的,时间是2012年10月13日上午。 

http://s15/mw690/6967b57bxd101d5bd9a0e&690

(2012-12-08 09:19)
标签:

文化

杂谈

文化随笔

分类: 读书札记

今天早上,我怀着尊敬的心情阅读了莫言的获奖感言,他用一种质朴的语言和平静的语调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中国作家对于土地、生活和文学的全部理解。

莫言肯定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更不是一个乐于炫耀的人,但他却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全部智慧隐藏在他的语言和故事背后。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大智若愚”,还有一个成语叫做“返璞归真”,我想上述两点便可归纳为莫言的品质。诺奖评委透过纷繁的现象抓住莫言,他们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莫言的获奖感言所以打动我,是因为在他那些看似平常的故事讲述中,让我触摸到一颗真实、饱满并且生机勃勃的强大灵魂,它的名字叫“文学”。

我相信莫言是一棵树,他已经把根须深深地扎进泥土,即使刮起十二级诺奖大风也不能使他飘飘然头重脚轻。今天的获奖感言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http://s14/mw690/6967b57bxd04d30356e4d&690
2010年我同莫言应邀出席全国书博会开幕式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人在旅途

                      5、滇藏第一村——秋那桶

“桶”是当地语“村”的意思。秋那桶远比一般默默无闻的小山村有名,因为它是滇藏交界处的云南最后一个自然村,出村向北不远就是西藏察隅地界。

村子约有一、二十几户人家,主要是怒族、傈僳族,但是村里的姑娘却都对藏族服装情有独钟。我问她们为什么喜爱藏装?她们有些害羞,回答藏装好看啊。

 

标签:

旅游

杂谈

文化

分类: 人在旅途

                           4、云中的香格里拉——丙中洛

丙中洛是个傈僳族山乡,位于怒江峡谷云南境内的尽头,高耸入云的碧罗雪山阻断道路,再往北就是西藏的察隅地区。这就是有“中国十大自驾车经典线路首席”之称的“丙(中洛)察(瓦龙)察(隅)”线的起点。据当地干部介绍,美国冒险家洛克发现和介绍到西方去的天国之境“香格里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