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怪罗科普
数学中有许多重要的常数,例如圆周率π和虚数单位i(等于根号负一)。但数学中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常数,那就是自然常数e,尽管没有圆周率那么为人所熟知。
这个常数经常出现在数学和物理学之中,但它从哪里来?它究竟是什么意思?
静电纺丝是能够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
近几年来,由于纳米材料研究的迅速升温,激起了人们对静电纺丝(又称电纺)进行深入研究的浓厚兴趣。和拉伸、相分离等方法相比,静电纺丝已成为制取纳米纤维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使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
胶水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这旨连接两种材料的中间体,多以水剂出现,属精细化工类,种类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态、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质的分类方法。常见的有瞬间胶(常见的502α-氰基丙烯酸乙酯强力瞬间接着剂是一种)、环氧树脂粘结类、厌氧胶水、UV胶水(紫外线光固化类)、热熔胶、压敏胶、乳胶类等。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能在潮湿环境下依然能够使用的胶水,可以大大方便手术、船舶养护等需要粘合剂又缺少粘合条件的工作。
静电纺丝又称为电纺(Electrospinning)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静电作用下进行喷射拉伸而获得纳米级纤维的技术(
静电纺丝机),即将直流高压施加于聚合物溶液或熔体与收集装置之间,使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上几千至上万伏高压静电,当电场力足够大时,带电的聚合物液滴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细流在喷射过程中随溶剂蒸发或冷却凝固而固化,最终落在收集装置上,形成类似无纺布的纤维毡,其纳米纤维直径一般在几十纳米(nm)至及微米(μm)之间。
1934年美国工程师A. Formhals
在静电力的作用下,实现了醋酸纤维素(CA)溶液的电纺丝,诞生了首个电纺丝专利(A. Formhals,US patent
1975504,1934)。到20世纪80年代,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纳
每个人的DNA都不同,现代科技发达,DNA已经成为了现代案件侦破的重要条件,公安机关通过犯罪嫌疑人的DNA样本就可以找到罪犯,那么为什么DNA有着这么大信息呢?DNA破案的原理又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为什么DNA可以破案?

在DNA应用于司法鉴定之前,指纹、相貌、走路步态等很多线索一直作为重要的断案证据,而这些线索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独一无二的指纹很容易被抹掉,戴手套作案可以防止在犯罪现场留下指纹;走路步态、外貌等均可以通过刻意模仿而改变,这就对断案人员的经验要求很高,否则很容易出现误判的现象。那么,有没有既独一无二又十分稳定的线索,可以作为司法鉴定的重要依据呢?科学家们想到了DNA。DNA是人类的遗传物质,每个人具有一套独一无二的DNA,人与人之间的DNA千差万别。与血液和指纹相比,DNA样本非常容易获得,杯子上残留的唾液
现在不只有理化实验的实验仪器,其实心理学也会应该到很多实验仪器。下面简单给大家介绍几种心理学常用的实验仪器
主要的心理学实验仪器 |
感觉类仪器 |
1.长度与面积估计器:用平均差误法测定长度阈限和进行面积估计的仪器。
2.闪烁仪:测量闪光临界融合票频率的仪器。
3.明度试验仪:常用来测量人的明度差别阈限。
4.色轮(混色轮):用于颜色混合、颜色饱和度和明度试验、视觉螺旋后效实验、闪光融合实验、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