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亚勤
张亚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35
  • 关注人气:4,1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it

分类: 我的观点

Office出iPad版本跨越更多平台、Windows针对9英寸屏幕以下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面向开发者提供免费授权、“移动为先,云为先”,眼下微软CEO纳德拉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微软变革。种种颠覆之举,未来微软会是怎样的前途命运?正在经历巨变的IT产业未来将产生何种裂变?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将在这场转型中扮演何种角色?未来的研发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模式?企业在这场经济变革中如何重新定位选择?就这些问题,《中国电子报》记者日前在上海独家采访了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


    微软现在的变革是一种必然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变革的临界点上,所以微软必须变化,一种是被别人颠覆,被变化;另一种是自我颠覆,引领产业的变化。微软当然希望是第二种。

 

回应记者谈及的眼

标签:

微软

行业变革

战略

张亚勤

it

分类: IT

    2014年1月13日,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迎来了一批中国新面孔。这一次画面主角不是赴美上市敲钟的中国企业,而是一批仍处在初创和早期的科技公司。

 

他们是入选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创投加速器第四期的创业团队,这是一个帮助中国科技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实现创新并对接投资的孵化项目。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是这些企业的总导师,在他看来,这些公司虽然处于初创期,但技术和思路“并不比他们硅谷的竞争者差”。

 

引领了科技行业发展趋势30多年的微软,在迎来自己史上第三任CEO的时候,变得更酷更开放。

 

2014年2月4日,微软执行副总裁,主管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的萨蒂亚·纳德拉接盘微软,成为继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之后的微软第三任CEO。

 

标签:

微软

战略

行业变革

it

分类: 我的观点

《经济观察报》于近期推出的“领军者看2014”栏目,邀请了诸多优秀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大家共同评价总结过去的一年并展望未来。编辑将今年的主题定义为“变化之美”,道出了我们有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变化。我们谈论变化,更在思考如何拥抱变化。

 

微软:竞争大势正围绕三个平台展开

 

    我们正处在新一轮技术、经济大变革的时代——创新理念在变,商业模式在变,产业格局和用户心理也在变。每逢这样的大变革,就会有一些曾经伟大的公司如鹰之啄喙,转型蜕变而获新生;更会有许多“小而美、快而精”的新生企业,鱼跃龙门脱颖而出。

 

    在我看来,随着整个IT架构走向“云加端”,整个产业的模式走向软件、硬件加服务,我们正奔跑在一段新的创新马拉松征途上。

 

    这次变革的显著特点是,信息技术的边界被极大扩展和深化了。现在可以说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被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特别是传统工业

标签:

365

微软

战略

it

分类: 我的观点

 

微软正站在新世界的门口

 

    “纳德拉成为继比尔盖茨、鲍尔默之后的第三位微软CEO,他是带领微软进入云计算的主帅,是一个顶尖的技术领导者,对中国尤其重视,祝贺!”2月4日,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在微信朋友圈中发了条这样的信息。在此之前,纳德拉继任的消息已在高管团队中宣布。

 

  张亚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CEO对公司很重要。大的变化这两年都做了,最重要的还是执行。”

 

  与很多正处在新一轮技术-经济大变革的时代的科技企业一样,微软需要通过转型蜕变而获新生。“过去微软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拥有一个成熟、强大的生态系统。现在这个生态系统变了,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微软已经准备好了。”张亚勤称。

 

 

  决战云加端

 

  过去的一个圣诞节,张亚勤送给儿子的礼物是Xbox One。这个以Windows8为操作系统的游戏机如今与Windows Phone一样正成为微软部署在消费端的利器

标签:

大数据

战略

管理

生态

微软

it

分类: 我的观点

近日,《科技日报》刊登了我的署名文章《大数据战略、管理与生态》。毋庸置疑,我们已身处大数据的浪潮中。在我看来,大数据战略、大数据管理和大数据生态是当今的企业决策者跨越“数字鸿沟”的三大能力。

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大数据战略、管理与生态

 

张亚勤

科技专论

 

    大数据这个话题,从西到东,从IT业内到政府官员,已经火了两年,但还没有完全一致的定义。目前业界一般认同Gartner的描述,即:凡是具有“3V”特性的数据集,就是大数据。其一为Volume,极大的数据量;其二为Variety,极复杂的数据类型与数据来源;其三为Velocity,极高的数据产生、传播,以及反应速度。

    在我看来,组织决策者要跨越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鸿沟”,就需要具备大数据战略、大数据管理和大数据生态三大能力。

 

大数据战略:视野,观点,价值

 

    大数据的价值已经为电商、快消、广告等多个行业的案例所证明,但挖掘出大数据的价值并不容易。我认为

标签:

微软

云计算

颠覆性

比尔盖茨

余名

近日,我与香港《经济日报》记者潘攀就微软转型、我的管理理念与香港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探讨,在此与大家分享。


文:潘攀


全球IT(资讯科技)业处于划时代变革,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表示,在这场转型战中,微软会发挥全能DNA优势,采取「云+端」一体化战略,也将彻底颠覆研发模式。

 

(2013-04-09 14:46)
标签:

it

服务

微软

云计算

分类: IT

三月底,我和《经济观察报》记者沈建缘,就微软、软件行业乃至IT产业在新一轮转型过程中的乐与痛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对话。以下为她编撰的署名文章,并发表于48日的《经济观察报》的“听董事说”栏目。

两周前,我回到美国总部参加每年一度的战略会议,史蒂夫(微软CEO)在会上多次提出要“清零”、回到“初始状态”。这就是说,微软这个差不多十万人的公司,要“重新”来过,用创业者的心态,放下过去的成功“包袱”,看到我们真正需要什么。

事实上,三年前微软开始把所有的资源转向云计算,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转型。

(2013-04-06 12:39)
标签:

大数据

云计算

未来·城市

it

分类: 博鳌论文

本文为应博鳌亚洲论坛组委会邀请,发表于博鳌论坛会刊上的同名文章。

 

1800年,全球人口中只有3%居住在城市里;2007年,这一比例超过了50%,约为33亿人;如今,城市经济已经占到全球GDP的80%;到2025年,全球将涌现37个人口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其中22个出现在亚洲;2045年,世界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60亿,占总人口的70%。显然,而城市化是全球未来30年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在接下来的30年中,人类将会花费大约350万亿美元,用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交通基础设施,其中31万亿美元将用于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建设,以期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化挑战。

过去,人们考量城市竞争力的时候,主要集中在物理指标上——尤其是各项“经济硬指标“上,而社会公平、幸福指数、城市凝聚力和城市愿景等软指标则被相对忽视。未来,对于城市管理者和规划者而言,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协调好经济发展、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等因素间的微妙平衡,将成为重中之重。通过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设计,实现城市的现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对话与融合,将是最明智、也是最可行的方法

标签:

大数据

云计算

it

分类: IT

2008年9月-2009年7月,我将自己对云计算的现实与未来的思考总结写成了《云计算三部曲》。那时,云计算对许多人来说还是新鲜和深奥的概念;而今,云已是触手可及。个人用户将文档、照片、视频、游戏存档记录上传至云中永久保存,企业客户根据自身需求,可以搭建自己的私有云,或托管、或租用公有云上的IT资源与服务,这些都已不是新鲜事。去年11月,我们宣布将Windows Azure平台带入中国,也意味着公有云已成为主流服务。作为云计算的杀手级应用,“大数据”近来又引发了不少行业人士的关注和研讨,此文将重点谈谈大数据与云的关系,以及二者的结合,将对科技和商业生态产生怎样的影响。

 

三大平台之争与大数据

 

三年前,我首次提出了“三大平台之争“,这是一场注定要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如今,三大平台之争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第一个平台是云。由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长时间、大

(2013-03-14 18:23)
标签:

大数据

云计算

it

分类: IT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2013年02月22日 记者:余建斌 赵展慧

1.移动互联时代,数以百亿计的机器、企业、个人随时随地都会获取和产生新的数据

即便是在“摩尔定律”——每18个月芯片性能将提高1倍——的支撑下,硬件性能进化的速度也早已赶不上数据增长的速度,并且差距越来越巨大。

1分钟之内,新浪微博发送数万条微博,苹果应用商店下载次数以万计,淘宝卖出了几万件商品,百度产生了百万次搜索查询……所有这些行为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