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时是身披砾石的一块璞”
——对张广天史诗作品《玉孤志》的阐发
作者:毛培斌
《玉孤志》是一部刚出世的叙事长诗,一万二千余行。这是一个人的发现。它紧牵玉矿脉线,以意象理性楔入,专注挖掘、拣选,在庶众哄哄焦灼、毫无征兆境况下冶炼出堪称史诗的新诗巨制,却又远离同代诗人奋力寒伧开采的矿脉现场。
古时楚地的荆山樵夫卞和,受上天垂示指引,在凤凰栖落的青崖处发现“岁星之精”之天宝,抱璞于楚王行径之麓途,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褐怀玉”,哭干泪水继而泣之以血,初献怀王削左足,再献武王削右足,再三而献文王。剖之“侧视色碧正视色白”,终成和氏璧华夏玉
作者:张广天
长诗《玉孤志》写就了。又名“甪直王胜体诗传”。
今年上半年,从大年初四开始写,历四个月,共写就一万两千四百二十九行(12,429)。分献辞,上篇,中篇,下篇和后述。
所有的叙事都落幕了,从天子逊位以来的所有叙事都落幕了,无论是西学东渐的,还是东学西渐的,无论是革新的,还是复辟的,以及振兴的,落后的,欲望的,阵痛的,大义凛然的,漂洋过海的,报效朝廷的,命运挣扎的,不服气的,血性的,争斗的,冲突的,接续文脉的……通统落幕了。
这幕帷的前面是空座,后面是沉寂;这幕帷的左边是荒芜,右边是埋没。那些坏人老了,那些老人坏了。一切貌似新锐
手账新入坑 2018-11-19 21:51:50
这真的是一部非常奇特的小说。仿佛是从传统文学大树上开出的具有浓香的霸王花。不合常理偏偏很吸引人看下去,因为太想知道作者到底想写什么。
这样的情形有点像我开始读《百年孤独》的时候,第一次读魔幻文学非常意外,文学还能这么写。之后国内作家纷纷出了带有玄幻色彩的作品。但恕我直言,都没有这本书这么好。这本书是最贴近中国本土文学的魔幻作品。每一个幻想的点都能感觉到作者的隐藏含义。我相信不同的人,尤其是中年的读者看完一定深有感触。必定有一段能看到自己过去的身影。
还有作者的文风是我非常喜欢的。读起来一点都不生涩,行文行云流水,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