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晓鹏
李晓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37
  • 关注人气:29,9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更多的新内容,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注意,不是个人微信号,是微信公众号!!

阅读    收藏 

http://s8/mw690/001uaIjyzy7j2nrqyrR47&690

李晓鹏博士简介:李晓鹏博士,是当当网的畅销书籍《学习改变命运》,《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和《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的作者,中考和高考的成绩,均是重庆地区第一名。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

 

家长:

晓鹏老师好:我是一名高二学生的家长,最近几天很烦心,我们当地的教学体系是这样的,分A,B,C三个等级的班。女儿刚入学时进了B班,高中四次考试成绩一直是在下降,这次考出B班进了C班,本来她很想用功地学,就想往前面赶一赶,却没有了机会,进了C班对她打击很大,她认为,进了普通班,她就没有了学习动力,认为自己完了,不会再学好了,而且一想到学不好考试考不好,就浑身无力冒虚汗。我该怎么开导孩子呢?

 

晓鹏:

您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多提醒自己:多重视学习的过程,而少谈学习的结果,这样小孩一般都学习态度端正,而且心态比较好,容易取得好成绩;如果过分盯着考试的结果,唯成绩论,那么孩子往往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发挥不好,甚至厌学。不管在什么层次的班,只要自己努力学习,就都可以取得进步。

 

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如果按照高的标准来学习和教育,可能会揠苗助长,适得其反。如果能在C班,老师要求也低一些,教学节奏会慢一些,可以趁机把以前的基础补上来,而且C班的考试,应该也会容易一些,正是建立自信的机会,所以,帮孩子分析清楚,这,反而可以是一件好事。告诉孩子“得失”的道理,有一失,就必有一得,别只看到失去的一面,而应该好好把握得到的机会。

 

 

学生:

晓鹏学长,你好,我数学做题相当慢,而且无从下手,选择题,填空题也要花大量时间,我看我们班成绩好的(含满分的)上数学课从来不听,上课一股脑的就在那里做题,说数学就是多做,然后我也效仿,却不尽人意,一节课45分钟只能做2-3题,而且总做不出来(不停翻答案才行),要怎么办?最差的是代数的应用题,不知道设未知数不知道列方程,然后就是函数了,几何还算稍微好一些(只要做出辅助线来了应该能解决,我也看做如何做辅助线的书,有一点效果)。

 

晓鹏:

人家成绩好,是因为基础已经很牢固了,老师上课主要照顾中等水平的同学,讲比较基础的知识。你的基础不够好,不能盲目模仿那些成绩好的同学,从今后一定要上课认真听课,不要自己做题了。认真对待自己的错题,发现哪些题目一直是自己的弱项,然后,每天彻底吃透几道题型,而不是盲目的做题,坚持一段时间就回有较大的提高,这么做,看似有点麻烦,其实效率最高,反而是最省事的。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阅读    收藏 

本文作者 刘称莲

做过中学老师的我深知师生关系对一个孩子学习的影响,于是我一直注意对女儿做这方面的工作,培养她对老师的正确认识。

 

我从内心非常感谢所有指导过女儿的老师,是他们把一个啥也不懂的小女孩一步步地引导成现在这个知书达理的大姑娘。所以,我从小就教导女儿要爱自己的老师,对老师要心怀感恩。

http://s5/bmiddle/001uaIjyzy7iUflVQoY84&690

上小学的时候,教师节我们会带她回幼儿园看老师,或者鼓励她给幼儿园老师邮寄贺卡。初中的时候,每年的教师节她都会去看小学的老师,高中了,也还时不时去看初中老师。如今,每年的教师节,去看望各个学段的老师已经成了她的习惯,有时候会因为时间紧张,把时间分成两天。总之,老师在女儿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升入高中,女儿时不时也会对某个老师“有微词”。我知道这是正常的,这说明女儿已经长大,有了自己对一个人的判定标准。不过,我还是希望她欣赏并尊重每一位老师。

 

于是,每次去开家长会的时候,我都很仔细地观察每位老师,捕捉他们身上的特点,回家后把这些特点“转化成”优点在女儿面前赞扬,目的就是让女儿喜欢这个老师。

 

对于上高中的女儿,我知道给她讲老师的学识如何已经不能打动她了,她一定明白能在重点中学当老师的人专业素养都不差,于是我有意去寻找老师身上那些非学术的特质。

 

她的语文何老师胖乎乎的而且说话语速很快,我就跟女儿说:“你们何老师的心态一定很好而且特别聪明。”女儿问何以见得,我就说:“心宽体胖啊。瞧你们何老师胖乎乎的,心态一定特好。而且人家说,一般说话快的人脑子反应也比较快,不信你以后仔细观察何老师的反应速度。”

 

班主任于老师性格豪爽,我就跟女儿说:“于老师不亏是从国外回来的,性格也西化了,看样子非常讲平等,你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也算是你的福气了。”这样点评老师,就是为了女儿也能像我一样,发现老师身上闪光的地方,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老师,心悦诚服地从老师那里学习文化知识。

 

女儿刚上高三就跟我说,她不是很喜欢新换的数学老师。高二一结束,我就在新高三的家长大会上见到过这个老师,他是学校副校长,负责整个高三年级的教学,教了多年的高三数学,是一位很有经验的老师。但是他有很浓重的南方口音,说话慢悠悠的,初听他讲话确实会犯瞌睡,我那天开家长会的时候听他讲话就差点睡着。

 

我就跟女儿说:“你们那个数学老师估计是思维太缜密了,说话才慢条斯理的,我估计他很少会说错话。”女儿说:“就是因为他说话太慢了,我总是在他的课上犯困。”我说:“那好办,以后上熊老师课的时候你就挑他的错,看看他说不说错话,这样你就不会犯困了。”

 

后来女儿告诉我熊老师真的极少说错话。慢慢的,她对熊老师的印象越来越好,遇到问题很积极地去找他答疑。到最后,女儿对熊老师的评价是:“熊老师其实人特好!”听得出来,她是从内心里喜欢上了这个老师。

 

我国古代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就有“亲其师,信其道”的说法,意思是喜欢老师,才能信奉老师的说法,接受老师的教育。可见,古人就明白学生和老师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事实上,确实有不少孩子因为不喜欢老师而使学习成绩不好。

 

一次,女儿的一个同学来我家玩,聊起学校的事情就说她特别不喜欢语文老师,我问她问什麽不喜欢,她说语文老师说话太啰嗦,而且她还特意提到她妈妈也不喜欢语文老师,说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都说个没完没了。

 

后来我问女儿那个同学的语文成绩怎么样,女儿说她其他科目学得都还可以,就语文却学得最差。这是一个因为不喜欢科任老师而导致不喜欢学习该科功课的典型例子。

 

我要说的是,这位家长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她也许是无意的,只根据自己的喜好跟女儿表达了她对语文老师的看法,但她不知道她女儿对老师的态度很可能就是她强化的。

 

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明白的是,作为高中生的孩子,对一个初接触到的老师不太喜欢,这是正常的,因为他已经长大,自我意识增强了,有了自己的好恶。我们还应该明白,老师也是普通人,他不可能也没有办法让所有的学生都满意。


这种情况下,家长需要做一些工作,帮助孩子转化对老师的态度。从我家的经历来看,如果孩子不喜欢自己的某位老师,家长可以从孩子的需求出发,挖掘老师身上那些容易被孩子接受的优点,让孩子由不喜欢慢慢喜欢上老师,有利于孩子的学习进步。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阅读    收藏 

中考、高考逼近了最近问我问题的初三,高三家长比较多,初三高三学生,我觉得首先要搞清楚,这个学期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找对方向。中考和高考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提高考试成绩和年级排名。

 

建议如下仅供参考

      1、逐渐扔掉绝大部分作业,逐渐把精力投到中考高考试卷上来。很多作业在考试中是不会考到的,完成作业属于基本无效训练。大量训练全国各地中考高考真题套卷才是关键。知识点都在套卷里。 家长们记住,任何试卷都没有高考真题卷高大上。


      2、不再训练单科,而是训练综合卷。一定要孩子尽早进入真题卷训练。那种说二轮结束后再训练真题卷的观点实不可取的。


      3,重复训练试卷里做错的题目,这点特别特别重要,很多时候,孩子总是不长记性地被同样的错误绊倒,分丢的非常可惜。


      4、着重说一下英语,关键是单词量和经典短文背诵。单词量有《中考英语词汇》、《高考英语词汇》,有高考大纲规定的词汇。要集中背写。1600个常用词,600多个热词一定要作为重点。选三四十篇经典短文熟练背诵。所谓经典,有三个特征:一是哲理性强,或贴近生活的有影响的新闻事件概述;二是短语开篇短文,并在语句中频繁出现短语的;三是朗读语感好,句子短的。文章可以在课文和新概念3里选择,同时注意搜集人民日报海外版纪实性故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阅读    收藏 

其实很简单,只要能感到自己取得了进步,就会自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如果屡遭挫折,就会对学习丧失兴趣,对自己丧失信心。


很多学生常常抱怨自己缺乏毅力,其实解题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不需要太多的毅力,其间的秘诀,就是不要理会那些明显超过自己目前水平的难题,不要去啃硬骨头,尽可能多做自己感觉并不算难,甚至挺容易的题目。

 

做得熟练了,必然会提高,到了这个阶段,以前对你来说很难的题目,又变得不那么难了,可以纳入你做题的范畴了,这就叫水到渠成。

 

多做跟自己水平相符的题目,可以让自己不断找到学习的成就感,就会保持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如果你是一个很有毅力,不怕吃苦,想不顾一切提高成绩的人,那么你不应该把吃苦精神用来增加难度,而是用来增加强度----看书挑简单的看,题目挑简单的做,日积月累,你仍然可以让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断取得进步。

http://s13/mw690/001uaIjyzy7hU6APMC05c&690

例如,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中,有些题目如果对你来说太难,就可以跳过去不做,拿出时间和精力,多练习符合自己水平的题目,这可不是偷懒,把这么做的道理,提前跟老师讲清楚,我相信会取得老师的理解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阅读    收藏 
阅读    收藏 
标签:

高考

中考

学习方法

教育

中学生

首先自我庆祝一下,我的作品《中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法》在当当网中小学教辅的学习方法科目中,再次名列销量和好评榜第一名!
http://s3/bmiddle/001uaIjyzy7gH4YoO7Ee2&690

http://s11/bmiddle/001uaIjyzy7gH4YVpKaca&690


有不少家长询问我有哪些作品,在哪里购买?除了《中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法》,我的其他作品有《学习改变命运》,《高考状元的屠龙宝刀》,《学习高手的三驾马车》和最新的产品“晓鹏博士拍立得”。
整理错题,一拍即得!一分钟整理一道,比传统方法的效率,快十倍!

图书作品,均可在当当网购买,
晓鹏博士错题拍立得  请联系晓鹏博士拍立得的专卖客服:QQ:2160707645  微信号:cuotizhouxingxing我们将为你提供非常详细的视频演示说明,以及很多用户的真实使用感受。

 


咨询电话:4006700170    









阅读    收藏 
标签:

高考

中考

学习方法

教育

中学生

偶然看到北京特级教师王金战先生的一篇文章,觉得对正在带学生的教师朋友会有启发,原文比较长,我做了部分删节。

中,小学生从周一到周五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以北京的孩子为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中午往往没时间午休,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睡觉,他们的睡眠严重不足呀!

 http://s12/mw690/001uaIjyzy7gjeATLvBeb&690


一个青少年正常的睡眠时间应该保证每天八个小时。而孩子们每天只能睡六个小时,怎么办?如果晚上实在睡不够,那就白天睡。我在班里有一个规定:在平常,学生把这个教室闹翻了,大楼闹塌了,我都不管、不限制,但是有一段时间学生必须保持绝对安静。

 

什么时间?午睡时间。人大附中的学生是12:00点放学,13:30上课。我要求从12:40到13:20这40分钟的时间里,班里必须做到鸦雀无声。愿意学习的可以自己看书,但不能讨论;愿意睡觉的就睡觉。在这个时间段里,学生们绝不能像赶集一样进进出出,进来的就不能再出去了,出去的也不能再进来了,由班干部值班监管。

 

我认为,中午是一天的“加油”时间。学生六点起床,到了中午 12:40吃完饭,大量的血液在胃部流淌,脑子是缺氧的,这时候学习效率低。所以,我坚决反对要求学生中午统一在教室里自习的规定。我们班的任课老师要是中午往教室跑,我也是不愿意的。老师一进来,和学生一问一答,影响一大片,其他同学就没法休息了。

 

中午打闹的那些学生,下午上课第一件事就是睡觉,课堂上能睡倒一片。所以,我的数学课很少安排在下午。偶尔有下午的课,我都不马上开讲,先给他们唱一首歌,或者讲一个故事,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面去。如果中午大家都能保证睡眠,那下午唱歌或讲故事的时间就可以省去了,学习效率自然就上来了。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阅读    收藏 

好多同学问我,我买了那么多参考书,做了那么多题目,为什么中,高考成绩还是没有提高?


我告诉你,中,高考年年讲创新,命题组的那些专家学者,研究中高考都几十年了,你能和他们拼谁见的题目多吗?但你要懂得出题人的心理,参加中,高考命题是一种荣誉,一旦出错了某道题,或者太偏太怪,大家在课本上没学过,立即就会有很多学生,老师,考试专家出来批评指责,那他的地位,名利皆会受损,所以中,高考命题是非常小心的,绕多少弯子最后也要落脚到课本上来。如果同学们急于脱离课本,而去做参考书,实在是舍本逐末之举。


我提出“以本为本”,意思是以课本为根本,踏踏实实地先把课本读懂吃透,做好这四点:

1,好好研究一下课本的定理证明,你把定理背下来,不知道它怎么来的,真正做题的时候用起来就不那么顺手。只有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放心应用。比如三角函数中的积化和差,和差化积,那么多那么复杂,一不小心就容易弄混了,而如果你把它的整个推理过程弄明白了,在不清楚的时候,可以自己迅速把它推导出来,还有很多物理,化学公式也是一样。大家学习这些定理公式的时候,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2,认真研究课本例题的推导过程,选择类似题目多练,举一反三。

 

3,把课本的基础练习题多做反复做,保证稳定的正确率。

 

4,把基础练习中的错题,认真整理出来,经常温习,最好是重做,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有的家长苦恼地问我,小孩上初中成绩挺好的,一上高一,大幅下滑,孩子几乎没有信心再学下去了?我的建议也是回归课本,不要和别人比,不要受成绩影响,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题目都做,而是抱着从零开始的心态,先做好我上面说的4点,基础扎实了,心里就有底,即使成绩有波动,也不会慌,有信心再扳回来。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阅读    收藏 
(2017-11-22 09:33)

不少学生本身很勤奋,但是却只知道埋头苦做!各种练习题刷了无数遍,但却不懂归纳,有时做错了一道题,下次遇到类似题目的时候仍会做错原因在哪儿?

 

        哲学上有句话叫做:人总是容易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这同一块石头,换个说法就是人脑里的思维定式,举个例子,比如你习惯了早晨刷牙,发现是错的,应该在晚上刷,但刚开始时,如果不提醒, 新的习惯很难建立,第二天一早,你又习惯性地拿起了牙刷。。。

http://s15/mw690/001uaIjyzy7g01DrXj0fe&690

所以,这个讨厌的思维定式会让孩子们经常重复犯同一类型错误。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或者归纳本,对于题型新颖、常见、重点的可以分类归纳,解题思路与方法也可以一并总结起来,时时提醒自己!这是改变错误的思维定式,提高成绩的唯一捷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晓鹏博士”。



阅读    收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