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中班幼儿已有初步规则意识,出现自律规则的萌芽,在游戏中幼儿的规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胜过其他活动,但执行规则还很不理想,在还需要等待的游戏时,缺乏一定的耐心,部分幼儿还不容易控制自己的言行,易插嘴或影响别人。学习中执行规则能力容易受幼儿兴趣和情绪的影响,需要成人不断地提醒或督促。所以,在中班段,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使幼儿得到不断的熏染;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生成合理的大家都能接受的规则,对培养他们自觉执行规则,并逐渐内化为一种习惯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教师要在活动前提出规则。只有把要求提在活动前,孩子才有可能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例如,玩沙,是幼儿最爱玩的一个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约束,对于年幼的幼儿来说,玩的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有的把沙撒了别人一头一身,有的踩踏了别人的“佳作”还有的不小心沙子进了眼睛……也许幼儿玩得很尽兴,但却会有孩子因此受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前
标签:
杂谈 |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幼儿的早期阅读,是当前国内外关于早期教育的热点课题之一。在国外,尤其是在美国,早期阅读已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我国,早期阅读教育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很多人疑惑:幼儿这么小,又不识字,怎能阅读呢?其实,幼儿阅读与学龄阶段的阅读是有很大区别的。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只要是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阅读。如用拇指和食指一页一页地翻书;会看画面,能从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读懂图书;会用口语讲述画面内容,或听老师念图书文字等等。也就是说,早期阅读是指幼儿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我在几年幼教活动中,不断尝试开展幼儿早期阅读活动,使之有了一些想法,下面我根据自己教育实践活动过程的体验谈谈自己对早期阅读的理解和思考。
朱永新教授说过“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那么我们怎样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呢?
一、放下读书功利,培养阅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要学生有了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