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融资融券即证券信用交易,在全球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最早起源于17世纪的荷兰,融资者通过融资买入标的资产推高资产价值,卖空者则在资产价值走高时,通过卖空交易挤压资产泡沫。1637年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中,卖空交易发挥了抑制泡沫膨胀的作用,但因其未受到及时管制,导致泡沫破裂后股市仍继续大幅动荡,因此卖空行为一度被认为是打压股价的元凶。
融资与融券这对孪生兄弟,从其登上历史舞台后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命运。融资由于其短时间内能够活跃市场交易、增加市场流动性,备受投资者和监管层推崇和青睐;而融券在历史上却屡遭禁止、备受争议。直至今日,一些习惯做多的投资者,仍然认为卖空是打压股价的罪魁祸首,是投机分子攫取财富的工具。然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全球几乎所有的卖空禁令都在随后若干年后被废止,卖空机制都无一例外得到了恢复和规范。
卖空机制的生命力如此顽强,从根本上讲,还是因为卖空交易对证券市场有着积极的作用。首先,卖空交易并非股市下跌的元凶。一项针对纽交所交易指令的研
标签:
股票财经 |
【编者提示】中国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遵照渐进式路径逐步放开,反映了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最佳实践,亦不乏中国式创新。
标签:
财经 |
标签:
财经 |
标签:
财经 |
标签:
财经 |
2013年1月31日,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实施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由278只扩容至
标签:
看多中国财经 |
标签:
财经看多中国 |
分类: 全球金融危机与人民币问题 |
标签:
h股市场产生前后经过看多中国财经 |
分类: H股市场产生前后经过 |
在有了深圳B股在国际资本市场以私募的方式成功发行,中国概念股在纽约成功上市的案例后,香港证券业界开始关注中国内地企业如何到香港上市问题。1992年2月14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研究小组完成了一份非公开的“有关今后发展方向的中期报告”,主要研究中国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歧,并提议今后应走的方向。报告分送国务院有关领导,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港澳办等国务院有关部门。香港的中国研究小组于1991年6月成立,小组的成员均为从事香港证券业的人士,他们希望通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