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整本书读完了,书名叫大学何为,我未曾找到确切的答案。因为作者始终保持一个温和的调子来讨论问题,赞成的是一种“保守疗法”,一种稳健的逐步的改革。本书的“学术思路”比“著述文体”更值得重视,那就是:从历史记忆、文化阐释、精神构建以及社会实践等层面,思考“大学”作为人类社会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是什么、有什么、还能做些什么。
在《大学之道》一文中说谈论传统书院在20世纪中国之被压抑,起码可以举出如下理由:第一,西学的魅力,确实无法抗拒;第二,在本世纪的中国教育界,讲求“实学”,乃大势所趋;第三,倘就普及教育的有效性而言,西式学堂确实优于传统书院。
在《文学史视野中的“大学述事”》中作者说“‘老大学’里多‘故事’。这些半真半假的‘故事’,在大学校园里广泛流播,而且代代相传,越说越神奇,越说越有趣。将各种已经变成‘神话’的校园传说,加以认真的清理、甄别、剖析、阐发,对于建构意蕴宏深的‘大学述事’”
在《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一文中作者说到你到国外看看,人家的大学校园,比我们宁静多了。没有那么多喧嚣,没有那么多关爱,也就没那么多在媒体上抛头露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