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鉴壶赏壶紫砂鉴壶心得艺茗紫砂杂谈 |
分类: 紫砂文化 |
紫砂壶的款识
资料一:
1、“大彬”,刻款,款在把下。
2、“康熙御制”章款。款在底部。
3、“鸣远”刻款,“陈鸣远”章款,款均在壶身。陈鸣远是紫砂器刻划钤印转换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不仅用刻划方式署款留名,也使用印章。刻划款主要用在紫砂器腹、底部,印章主要用于壶盖内、壶底等部位。印文主要内容有“陈鸣远制”、“陈”、“鸣远”、“鹤”、“隈”等。陈鸣远在刻款钤印方式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继承了明代壶艺家显示自信、追求典雅质朴的艺术风格,又开启了清代钤印留名,以印代刻,诗、书、画相得益彰的新局面。
4、“荆溪华凤翔制”章款。
5、“大清乾隆年制”章款。
6、“玉香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