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人
一
“世界(world)”这个词,在西方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兹列举与圣经有关的一些含义如下:1、The earth. 地球,世界;2、The
universe. 宇宙;3、The earth with its inhabitants. 地球居民;4、The
inhabitants of the earth; the human race. 地球的居民;人类;5、Humankind
considered as social beings; human society:
人类社会——被看作社会人的人类;6、People as a whole; the public: 世人——作为整体的人们;公众;7、A
class or group of people with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r pursuits:
界,阶层,类别——一个阶层或一群有共同特点或追求的人;8、Secular life and its concerns:
世俗,尘世世俗的生活及其相关的事。
在西方语境中,人们很容易通过上下文明白这个“world(世界)”是指“地球”、“宇宙”,还是指“人类社会”、“人类”、“世人”、“世俗”。但在汉语语境中,人们的解读就可能产生众多歧义。本文为了明晰起见,将“世界”按照汉语的意思规定为特指“地球”、“宇宙”、“天地”。而把其中有关“人类社
(解释文明与文化)大体相同,着重点不同:后者着重观念性的东西,前者着重生产方式生活形态等现实层面。我们这门课要讨论的包括这两方面,所以对这两者基本不做区别。
中国文明或中国文化的特质:基本上是为中国文明或文化所独有,构成与于其他民族的文明或文化的本质区别的东西。这种东西有三个:一是感性或者自然性,即中国文化是感性的自然的文化;二是功利性或实用性,即中国文化是追求实用的功利的文化;三是抽象实体性,即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支配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观念的一种精神是抽象实体精神。
感性、自然性、功利性和实用性,这都比较好理解。抽象实体性抽象实体精神是什么意思?我们下面会具体讲。
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性或自然性特征的一般阐明
感性首先是感觉,但不仅仅只是感觉,还包括感性的情感和感性的想象力。对反思中国文化重要的是感觉和感性的想象力。
文
巴门尼德哲学是西方古典哲学和本体论哲学的逻辑开端,其意义和价值自不待言。长期以来,对巴门尼德哲学的理解一直是众说纷纭似无定论。但哲学史并不是一个不存在客观真理而只能由种种意见去支配的领域。笔者认为,就理解哲学史来讲,黑格尔哲学能为我们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本文将以黑格尔的某些思想为指导来解读巴门尼德存在论,这一解读是否合理,自然是有待方家评判的。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