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1 21:10)
周二(11日),久违的场面终于出现:A股量价齐飞,权重与题材共一色,逾百股涨停。
上证综指收盘涨2.58%强势收复2900点,报2925.72点;深证成指涨3.74%报9037.67点;创业板指涨3.95%报1487.35点。两市成交5655亿元,创三周新高。
重点要说说聪明钱——是日北向资金共计流入69.45亿,连续6日净流入,其中,沪股通净流入37.74亿,资金流入最多的是贵州茅台,净流入6.01亿,其次为中国平安、三一重工、三安光电、中信证券。资金流出最多的是海螺水泥,净流出1.6亿。深股通净流入31.71亿
(2018-06-20 16:33)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出台。
OK。如果你从来不靠工资生活,那么此文请忽略。但若非如此,请认真看下去,说不定对你有蛮大的帮助。
明天高考。
高考的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人才。而它也确实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没有之一!
关于高考,它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隋唐时期。
一部《世说新语》,便能看清:在那之前,中华民族族群之中“上品”与“下品”之间横亘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好在自唐代始,中国有了科举。
从此以后,上与下之间有了一条通道,纵使拥挤,纵使不堪,可终究好过每一轮阶层流动,都需要经历一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血雨腥风。
从此以后,中国王朝的迭代速度逐步放缓,人民休养生息的时间得以延长。中华文明,亦有了独立于世界的传承方式。
可每到高考的时间节点,总有一些陈腐的争论沉渣泛起。尤其是总有人围绕着“公平”二字大做文章,总要说“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还会喊出“取消高考”的口号来。
这些人,要么是极度无知,要么是居心叵测。
有的话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高考是中国迄今为止
(2017-03-01 16:42)
看吧,今天的专栏文章不长。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已经开过会了,只要你还拿着本国护照,你就必须得知道个大概,否则只能吃土。对这一重要会议,XH社评论员的评论标题是《坚持稳中求进,抓好重点工作》。当然,这种振奋人心的口号还轮不到你我散户们来喊,喊了也没人听。可会议的内容是极有信息含量的。
先是房地产。定位是什么?定位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买房不能的Diao丝们先别激动,房子从来都是用来住的,但让你有房住和拥有住房根本就是两回事好不好?不论各路财经大咖们如何评价,对此我个人只有一个看法:土地的属性和户籍制度,决定了房地产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决定性地位。除非人口断层,否则不要指望它“崩盘”。既有的政策工具,是为了锁仓,把钱锁定在房地产里,而不是逼它们离开房地产。
再是“打僵尸”。僵尸企业由来已久,大把央国企守着落后产能拿着国家补贴和政府信用换来的银行低息贷款过日子。更有甚者,干脆做资金掮客,用央国企的面子问银行讨来低息信贷,再转手放高利贷给融资难
(2017-02-16 17:21)
已经很久没有对A股写过些什么了,今天,是时候重新开始了。
其实是在反思。为什么需要反思?因为去年第四季度个人对市场的判断是失误的。错在哪里?最大的错就在于对次新股板块的执念。
为什么会偏好次新股?理由简单且充分:市场的资金是有限的,在大增量没指望的情形下,历史干净、流通盘有限、未来想象空间更大的次新股是最容易吸引存量资金关照的。至于高频IPO所带来的所谓“供过于求”——难道不是个伪命题吗?融资额有限的MINI次新股,少量资金就能完成接力推涨。而高频IPO,则可以为炒作资金提供更多的标的来完成接力,不对吗?
正是这种执念,使我被市场打了脸。
当然,散户在A股中生存,唯一的办法就是做个滑头,我亦不能免俗。去年底以来,轻仓一直是原则,谋定而后动也是原则。次新股板块曾经伴着IPO的开闸放水而失去了光环,如今,IPO的节奏似乎放缓了,次新股板块还会卷土重来吗?
在找答案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中国互联网已步入下半场——这一判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曾一度爆发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下简称“互金业”),更是率先体味到了“下半场”的压力。政策监管的大力介入,社会舆论的全力聚焦,放大了互金业原本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诸多先天缺陷,行业整体“污名化”严重。
悲观者称互金业恐怕来日无多,对此我不能苟同:行业整体低潮,但依旧暗潮澎湃,优质企业恰恰能利用大环境的艰难实现蜕变。譬如互金业老兵NONOBANK(诺诺镑客),便打出组合拳,试图抓住这一历史转折点所带来的机遇。从依靠用户数量增长的粗放模式进化为以用户为导向的“合伙人”模式,用技术提升效率,谋求一段更加精彩的“下半场”。
调整产品结构拥抱监管
刚刚过去的“双11”,NONOBANK(诺诺镑客)通过“聚财节”活动吸引了超过2亿元的投资额,这一结果与其提前响应监管要求密不可分。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细则出台之初,NONOBANK(诺诺镑客)便对自身业务做了全面梳理;针对合规需要,产品线进行了有序调整;银行存管已经开始和相关单位进
(2016-10-25 15:52)
(2016-10-25 13:46)
自08年乳制品事件发生后,人们谈乳色变。可就在昨晚,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有网媒报道指:上海嘉外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后称嘉外贸易有限公司)前负责人刘某利用职务之便,在今年年初将公司库存过期的新西兰产烘焙用乳制品,通过南通华源饲料公司销售给其亲戚尚某设在松江的姜迪公司。姜迪公司又将其中部分乳制品销售给上海榕顺食品有限公司等下游经销商,经销商将过期烘焙用乳制品加工成小包装进行销售。
在全国消费者对乳制品安全极其关注的今天,刘某和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径实属恶劣。然而天网恢恢,上海警方不仅抓获了相关涉案犯罪嫌疑人,还查扣了姜迪公司库存的涉案产品。
犯罪嫌疑人刘某被法律制裁无可厚非,毕竟犯了法,人赃俱获。但有些媒体在报道里居然也把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集团和新希望给扯了进来。其逻辑
(2016-08-02 16:39)
全天震荡盘整,尾盘发力冲高。
截至2日收盘,沪指报2971.28点,涨幅0.61%,深成指报10250.55点,涨幅0.64%,创业板报2113.21点,涨幅0.67%。成交量方面,沪市成交1293亿元,深市成交1933亿元,两市今日共成交3226亿元,成交量明显缩小。
显然,伟大还不属于A股,好在它没有持续的猥琐下去。
8月,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听的故事。但有一点我们应该相信——涨得不够高,跌得也就不会特别深。所以,个人对于目前的市场是抱有希望的,起码它相对安全。作为散户,没什么比安全更重要。既然趋势性的机会还远,那么我们就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折腾,用交易换收益。
买什么?一众大咖建议关注白马股,抓住业绩亮眼的公司,实现所谓“价值回归”。老实讲,在交易里,并不存在什么“价值回归”之说。交易就是图个价差,一切都要视作低买高卖的标的。标的就是标的,哪里有价差就去哪里,“价值”并不在考虑之列。换句话说,“价值回归”是个噱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