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少平THU
马少平THU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1
  • 关注人气:1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标签:

杂谈

重读《三体》——宇宙社会学

科幻看的不多,《三体》是我喜欢的科幻之一。假期放松一下,又读了一遍《三体》,除了再次的被情节所震撼之外,结合当前的国际形势,对其中的宇宙社会学有了深刻的理解。

宇宙社会学包含两个基本的公理:

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二、文明不断增长和扩张,但宇宙中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

按照宇宙社会学给出的两个重要概念——猜疑链和技术爆炸,根据前面的两个公理,可以推出当一个更先进的文明发现另一个相对落后的文明存在之后,必首先将其摧毁之。

面对这样的结果,相对落后文明如何不被打击,生存下去?《三体》给出了三种可能的办法:

1,示弱,小说中叫安全声明。意思是说,我永不发展,自我限制科技发展,永远不会对先进文明造成伤害,从而获得自己的安全。这样的结果,虽然自己安全了,但是永远没有了发展的可能,只能委曲求全,龟缩地活着。

2,躲避,利用天然屏障,在遭受打击时,躲避起来,苟且偷生。然而即便如此也是不靠谱的,因为更先进的文明又有了新的攻击手段——降维打击,在被打击之后,整个太阳系变成了一张看似美丽,但已不存在的画卷。

3,发

(这篇博文是2016年3月写的,发表在《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第三期上,同时在学会微信公众号上发表,重新整理在这里,以便保留)

下棋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高智商游戏,从人工智能诞生的那一天开始,研究者就开始研究计算机如何下棋。著名人工智能研究者、图灵奖获得者约翰·麦卡锡在50年代就开始从事计算机下棋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著名的α-

20163

(2013-05-12 09:52)

清华校友相见时,第一个问题往往是“你几字班的?”这是清华一个独特的地方,常让外校朋友莫名其妙。
说起几字班,还要划分两个阶段,这一点一些年轻的“几字班”也许并不一定知道。
在文革前,几字班是以毕业年份说的,比如63年毕业的,就是3字班,60年毕业的就是0字班。以前清华六年制,后来改为五年制,造成了64年入学和65年入学的都是70年毕业,出现了两届0字班,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称呼:0字班和00字班,前者指64年入学,后者指65年入学的。近春园里有个“零零阁”,就是00字班同学赞助修建的。
而文革后(包括文革中。文革中间很多年没有招生,第一次招生是不是73年?没有具体考证),则是以入学年份称呼了,比如77年入学的同学称为7字班,92年入学的同学称为2字班。
说完了几字班再说说班级的编号。
如果一个年级一个专业只有一个班的话,则是“专业简称+入学年份最后一位”,比如我们77级,有计算机、程序和控制三个专业,每个专业各一个班级,则分别是计7、程7和控7。如果一个专业有多个班级,则是“专业简称+入学年份最后一位+序号”,比如计算机系后来不再划分具体专业
(2011-11-20 14:08)
标签:

杂谈

昨天,北京的天气实在给力,不忍心浪费这么好的天气,再次奔赴圆明园。这次去得是圆明园的福海。

站在福海边,真有大海的感觉,海天一片蓝,交界处是远处的群山和绿中泛黄的树木。

 

http://s6/middle/73040b824b2248e9508d5&690

蓝蓝的天,蓝蓝的水的福海


http://s4/middle/73040b824b2248e01c293&690
镜中景


http://s3/middle/73040b824b2248e216982&690
晒太阳的老人


(2011-10-20 20:52)
标签:

杂谈

滦县二中成立于1911年,期间几易其名、几易其地,今年刚好是她的百年华诞。10月14日,回母校滦县二中,参加了百年庆典。

 

这就是现在的滦县二中。

http://s4/middle/73040b82tafba7d9bc963&690

早上8点,云雾笼罩着校园,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

http://s8/middle/73040b82tedd492625207&690

http://s13/middle/73040b82tafba841a2f7c&690

教师们进入会场

(2011-03-19 18:54)
标签:

杂谈

    这几天日本地震,央视上经常有NHK的电视画面,其中的汉字,大概能看个明白。我就让老婆“翻译”是什么意思,大多数意思差不多,但也有一些啼笑皆非的地方。由此我想到了当年学习日语时,我写的一篇“戏说日语”。不过已经找不到原文了,凭印象简录如下。属于“野史”,不可当真,博大家一笑而已。

    当年,我大唐发达,日本派遣遣唐使来大唐学习,其中就有一个专门学习语言的小和尚,由于还不怎么会中文,由此引发了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日语中“手纸”是家书的意思,为什么用“手纸”作为家书呢?这来自于一次小和尚闹肚子。

    一天,正在坐禅的日本小和尚,突然内急,跑到茅房,一涌而出。爽快之际,发现未带手纸。尴尬之际,一和尚如厕,见日本小和尚遇难,身上一摸,刚好有家书带在身上。于是掏出家书,给小和尚用:“给,手纸”。好学的日本小和尚,万分感激,虽然尴尬,但也没有忘记学习。“啊,原来家书叫‘手纸’”。记录在案,以后日语中的家书就是“手纸”了。

    一天早上,正在打扫院子的日本小和尚,来了一对母女,小孩子非常可爱,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