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3:37)
法玛五因子定价模型
五因子模型直接捕捉了规模,价值,盈利能力,以及投资在平均股票回报方面强于三因子的回报率。五因子模型的主要问题是他没有捕捉到小市值股票(投资很多带式低盈利能力的小市值)的低回报率。模型表现对因子的组成方式并不敏感。再有了盈利能力以及投资之后,法玛三因子中的价值因子在描述样本平均回报率方面变得冗余。
1.介绍
有很多证据证明平均的股票收益率与公司账面/市值(B/M)比率相关。也有证据表明盈利能力以及投资对B/M所创造的组合平均收益率的描述有提升。我们可以使用现金流贴现模型解释为什么这些变量是与组合平均回报率有关系。模型认为股票的市值是由公司的未来现金流贴现定价的:
股票估值方法分为两大类:基本面估值法和相对估值法。Graham(1949)基本面估值法是以未来项目现金流或者公司未来预期盈利收入按对应的折现率折现这种的现金流折现法(DCF),相对估值法包括市盈率(P/E),市销率,市净率,PEG比率等通过比较同行业历史表现或者可比公司估值状况的方法。如Penman
(2016-06-20 14:48)
Project
finacne是与传统的公司金融区别很大(不但在组织上,还在金融结构上)的一种金融制度。通常项目融资都被用来做很大的项目,而且都是sponsor公司专门法律上创造出来的专门的组织来运作,管理以及融资这个项目。
一般来讲,这些独立的组织是举大量的负债(limited,non-recourse),也就意味着未来的项目还款依赖项目的现金流而不是项目的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或者母公司的信用。换句话说,项目融资就相当于parents公司造出来的一个纸壳子,去做项目。如果项目出问题了,母公司就不要这个纸壳子了。
而贷款的人为什么会大量借贷给这个纸壳子呢?因为这个项目未来可能带来很丰厚的现金流回报,所以可以charge更多的利息(15-20%)。因为特殊的non-recourse(不可追索性质),而且公司有大量的借贷,所以这种项目融资的组织通常会有60%-70%的负债/资产比例(高的甚至达到95%的比例)。
(2015-07-18 09:11)
投资哲学本质就关心两点:1.选择什么去投资;2.如何分配你的asset。
一些投资哲学是长线的,比如价值投资的代表巴菲特;另一些是短线或者中线的,比如索罗斯等对冲基金管理者。
选择什么去投资最重要的莫过于在risk 与
return之间选择一个适合你的trade-off。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风险偏好是啥,投资周期还有你的税务情况。另外你还要了解市场是怎么个情况。另外,长期投资并不一定会有更多回报,但是太率大些。
市场的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是interest
rate,也就是无风险利率。这是你可以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可以获得的最小投资回报。国内过去50年基本大家都把钱存在银行,得这个最小的回报。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满意利率打不多通胀,自己的储蓄在缩水。
利率是什么?
利率是使用资金的价格(成本)。你想从别人那里借钱,你就要给别人好处,否则别人不会把资金借给你用。利率的决定简单来说就是在资金市场上的资金的供给需求的均衡。这个图就不多说了,自己判断曲线移动如何影响利率就好了。
(2014-12-15 12:47)
在现代量化金融领域,金融资产的回报率会有一些很特殊的性质。金融工程一般认为金融时间序列的回报率有四大特点:
1. Leptokurtic.
这个词指的是描述金融时间序列中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分布的“尖峰厚尾”现象。换句话说,把所有的金融资产收益率放在一张统计图中,就会发现,这个分部不是标准正太的,而是中部比标准正太要尖(尖峰),两边比正太分布要宽(厚尾:左右尾都比正太分布要厚一些)。
McKinsey
1st Round:
1) We are back in the 80s, and Daewoo
wants to enter the Italian market. They approach you and say that
they want to sell 100,000 cars after one year. What do you tell
them?
2) A steel producing company wants to
cut costs. It currently operates 2 large mills at 75% capacity and
four small ones at 100% capacity. It is experiencing profitability
issues. What action would you recommend it takes?
3)&n
国际金融风险管理
本章重要概念
国际金融风险:是指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融资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参与主体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从而有蒙受损失和获得额外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大概是初中时知道的这句话,这句话的大意是说:要把别人的老人当做自己的老人,把别人的小孩当做自己的小孩。(这样之后,便达到了真正的和谐,真正的社会安宁了)现在想起这句话后,觉得老人和小孩是人类甚至是所有的物种里永远需要受到关心的永不暗淡的话题。而关心的主体,也就是去保护他们的人,就是从强壮年一直到成年的我们。
中国的古人,准确的说是具有儒家传统色彩影响过的古人,始终是向往着“黄发垂髫,并用怡然自乐”那样桃花源般的社会;西方的古人在很早的时候,便有了拥有教育与赡养的《理想国》的理念。也就是说,不同文化里,对老人的尊重以及对小孩的关爱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而有能力或者说有责任去做的人,就是介于已经不再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