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跟随做老师的母亲在乡村的一个学校里面度过的。学校旁边就是一条河,河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这种芦苇是可以用来做粽子的,还可以做风车,芦哨,我最喜欢的是用芦叶做成各种各样的小船。
这种芦叶,我们老家叫〝箬子”,我们采下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游戏时三人一组,两人抬轿一人坐轿,抬轿的两人各自把左手掌握在右手腕上,然后两人手腕交叉握住变成井字轿座,坐轿者双脚各插进抬轿者双手形成的环圈中。两个轿夫抬着新娘,晃晃悠悠侧身同步前行,边走边唱着儿歌。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童年时期,小朋友们都玩过一种掷纸牌的游戏,很是有趣。游戏简单,规则也不复杂,纸牌也是自己做成的。掷纸牌会有瘾的,没上学之前的毛孩就会玩,玩得入迷了,饭也不记得吃了,家也不知道回了。
叠纸牌也很有讲究。所选用纸张,以柔韧性强为佳,经摔耐磨。小朋友们最喜欢用香烟壳纸做,又挺刮,又漂亮。有的小孩背着家长偷偷将作业本封面撕下折纸牌,但那顿揍肯是少不了的。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南京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陈耀的剪纸《跳格子》。
跳格子也叫跳房子,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相当普遍的儿童游戏,城里和乡村的小朋友都会玩的。由于它方法简单,趣味性、娱乐性极强,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在学校操场、游乐场、公园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六七十年代的乡村孩子,买玩具的人很少,都是千方百计的自己动手做出可爱的玩具。孩子们特别崇尚心灵手巧的小朋友,这个竹弓纸偶在当时就特别流行。
课间,教室外,一群小朋友围成一圈,静静地看着那个竹弓上的漂亮小人跳舞。只见他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南京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传承人陈耀的剪纸《打乒乓球》。
兵乓球,是中国国球。在我们童年的七八十年代,成为整个国家最为普及的运动。记得那个时候苏北的乡村学校,操场边都有一个砖头砌成的台子,中间两侧放上两块砖,加上一个竹竿儿。这就是乒乓球桌了。虽然条件差一些,但一点儿也不影响小朋友们打乒乓球的热情。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
标签:
文化图片 |
分类: 陈耀剪纸作品 |